2024年华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现将202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3.15亿元,同比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6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3.88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57.62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16.7:69.3。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1399元。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0.92亿元,占生产总值49.2%。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772万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156894万元,增长3.7%;林业产值3189万元,下降15.4%;牧业产值30316万元,增长1.4%;渔业产值4395万元,增长11.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9978万元,增长2.7%。

全年粮食总产量120467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夏粮产量55345吨,增长2.8%;秋粮产量65122吨,增长2.4%。瓜果产量63144吨,增长0.2%;油料产量1253吨,增长0.2%;蔬菜产量66672吨,增长4.2%。

园林水果总产量21340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葡萄产量13049吨,增长2.4%;桃产量3295吨,增长3.1%;柿子产量2338吨,增长4.3%,樱桃产量1500吨,增长0.7%。

全年肉类产量1937吨,下降10.8%;禽蛋产量3519吨,下降2.4%;牛奶产量26059吨,下降8.6%。水产品产量1600吨,与去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4.1%。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不涉及,制造业增加值5.29亿元,增长1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7.08亿元,下降8.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02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重工业产值50.45亿元,增长0.1%;轻工业产值7.57亿元,增长0.2%。

从三个主导行业看,能源工业实现产值21.55亿元,下降3.6%;医药工业实现产值7.96亿元,增长0.2%;黑色冶金工业实现产值22.26亿元,下降5.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9.67万吨标准煤,下降7.2%。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7.56亿度,下降7.9%。

建筑业: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2.99亿元,增长3.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6.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较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81.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9.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5.4%。

按投资类型分: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9.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03.7%;文化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74.1%;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0%。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1亿元,比上年下降66.2%;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01.30万平方米,下降13%;商品房销售面积10.28万平方米,下降16.2%。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公路交通旅客运输总量770.55万人,比上年增长9.7%;公路客运周转量14111.91万人公里,增长5.7%;货物运输总量175.01万吨,增长10.0%;公路货运周转量20681.48万吨公里,增长10.5%。

2024年华阴共拥有邮局、邮电所11个,邮运汽车6辆,邮路总长度103公里,其中城区邮路40公里,农村邮路63公里,全年邮政业务收入4392.73万元。

2024年全市网络通讯业务收入15643万元,其中,移动收入7556万元,电信收入6687万元,联通收入1400万元。全市网络宽带用户数共计9.75万户,其中移动3.71万户,电信4.90万户,联通0.14万户。全市共有电话用户17.84万人,其中,移动9.22万人,电信8.14万人,联通0.48万人。

六、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26亿元,增长13.4%。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9.02亿元,增长13.3%,乡村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24亿元,增长14.3%。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14亿元,同比增长20.5%;零售业销售额8.57亿元,同比增长21.7%;住宿业营业额1.24亿元,同比下降4.3%;餐饮业营业额2.17亿元,同比下降5.1%。

七、招商引资与旅游

招商引资:全年新签项目2个,当年合同引进金额10.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10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速度19%。

旅游: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710.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登山人数365.55万人次,增长14.4%。全年旅游收入29.72亿元,增长9.2%,其中门票收入3.98亿元,下降56.8%。

八、财政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税收收入1.73亿元,下降15.5%;非税收入1.38亿元,增长58.6%。全年财政预算内支出22.17亿元,比上年增支0.83亿元,增长3.9%。

保险: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11313.2万元,全市保险业赔付金额3937.5万元。

九、电力、科技、教育

电力:全年用电量50714.62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为7175.82万千瓦时;商业用电量9434.76万千瓦时;农业用电量3323.53万千瓦时;居民用电量23953.08万千瓦时,其它用电量6827.42万千瓦时。截至2024年末华阴市共有供电所6个,居民用电覆盖率100%,居民生活平均售电单价为0.4931元。

科技:本年专利授权量46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19件、外观设计专利13件。

教育: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91所,在校学生31533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3157人;初级中学7所,在校学生779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657人;小学31所,在校学生14677人;全市共有幼儿园50家,在园幼儿5228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站6个;电影院1个,图书馆1个,全年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51万册。全市“三馆一站”及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

体育:全市健身活动点个数40个,体育社会组织15个,全年组织各类体育事项共24场,共计参与人次16510人。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16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床位111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12人,执业医师数558人,注册护士数381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56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6人。全年“四苗”接种率96.9%,五岁以上儿童死亡率2.2‰,婴儿死亡率0.6‰。

十一、水利

水利系统全年完成有效(农田)灌溉面积12.33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9.16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6.16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34平方公里,堤防长度103.16公里。建有水库3座,总库容172.02万立方米。万亩以上灌区面积2.7万亩。

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7393.8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供水5424万立方米,工业供水207.4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558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量360万立方米,林牧渔畜供水量844.4万立方米。

十二、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2024年末华阴实有城市道路面积78.56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铺设长度99.65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09.52公顷,绿化覆盖率39.4%,园林绿地面积628.79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71.3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78平方米。

城市环境:2024年,全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8,优良天数为287天(优52天,良228天),达标率为78.4%。PM10浓度为60μg/m3;PM2.5浓度为36μg/m3。工业烟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达到100%。全市污水处理率97.5%,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三、人口

人口:年末户籍总人口233813人,其中,城镇人口104809人,乡村人口129004人。男女性别比为1.042:1。全年共有户数81575户,户平均规模约为2.87人/户,全年出生人口1374人,出生率6.86‰;死亡人口2652人,死亡率12.78‰,自然增长率-5.89‰。

根据2024年人口变动抽样数据,年末常住人口20.0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29万人,城镇化率56.33%。常住人口出生率6.26‰,死亡率7.89‰,自然增长率-1.63‰。

2024年末人口及构成
指标 年末人数(人) 比重(%)
常住人口 200400 100.00
按城乡分:城镇 112885 56.33
乡村 87515 43.67
户籍人口 233813 100.00
按城乡分:城镇 104809 44.83
乡村 129004 55.17
按性别分:男性 119314 51.03
女性 114499 48.97
按年龄组分:0-17岁 43409 18.57
18-34岁 45654 19.53
35-59岁 91311 39.05
60岁及以上 53439 22.86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22元,比上年增长4.4%。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884元,增长4.1%;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10元,比上年增长3.6%。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30209元,增长3.8%。

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23元,比上年增长7.0%。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10327元,增长4.9%。

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0:1,比上年缩小0.0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17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9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4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945人。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6.16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4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2.72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1.5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53万人。

2024年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8所,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453张,入住人数153人。幸福院85所,床位数582张。2024年年末纳入生活最低保障7716人,共计发放生活保障金3877.99万元,其中,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535人,发放保障金446.09万元;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181人,发放保障金3431.90万元。2024年年末特困供养532人,全年共发放特困人员补助金621.47万元。

2024年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起,安全生产伤亡事故死亡1人。2024年全市共发放冬春救助款8万元,未发放救灾粮或救灾物资。

附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农户投资和跨区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6.网络通讯业务是指包括电信、移动、联通公司所提供的电话通讯及网络服务。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来自市公安局;特色农业产品种植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客货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网络通讯数据来自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广电网络公司;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经合中心;旅游、文化、体育等数据来自市文旅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融媒中心、市广电网络公司;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人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电力数据来自市电力局;教育、科技数据来自市教育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于市市场监管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局;水利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市住建局;环保数据来自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华阴分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养老经办中心;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救灾数据来自于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