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按照省、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在2023年迈入“千亿高新区”行列的基础上,鼓足干劲、奋勇向前,在助力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中挺膺担当、勇当尖兵。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综合
根据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仲恺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1071.75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3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724.10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36.81亿元,同比下降2.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7.6:3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944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8006美元),同比增长3.2%。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93亿元,增长3.2%;其中税收收入25.44亿元,增长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41亿元,增长0.5%。其中,教育支出9.47亿元,增长1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3亿元,增长6.5%;卫生健康支出4.67亿元,增长2.2%;节能环保支出4.12亿元,增长2.8%;城乡社区支出5.04亿元,增长0.5%;农林水支出2.29亿元,增长44.8%。
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3.93万人,城镇化率82.77%;户籍人口21.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58万人,乡村人口6.5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65‰,死亡率1.62‰,自然增长率8.0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537人,下岗再就业人员337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1人。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0万亩,同比增长2.5%;粮食总产量1.43万吨,同比增长2.9%。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37万亩,同比增长0.1%,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16.21万吨,同比增长1.4%。年末园林水果面积4.40万亩,同比增长12.0%;年末园林水果总产量0.63万吨,同比下降30.0%。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47万吨,同比增长8.1%。其中淡水养殖鱼类产量2.47万吨,同比增长8.1%,淡水养殖其他类产量0.003万吨,同比增长60.0%。
表1 主要特色农业产品生产情况
指标 | 产量(万吨) | 增长(%) |
蔬菜 | 15.68 | 0.7 |
玉米 | 1.09 | 3.1 |
荔枝 | 0.27 | -46.6 |
香蕉 | 0.08 | -33.4 |
三、工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
分行业看,电子行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5.5%;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增长33.5%;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下降30.7%。分企业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7.9%;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0.7%。
表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 |
指标 | 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0.7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7.9 |
民营企业 | 10.7 |
电子信息行业 | 15.5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8.3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7.3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3.5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30.7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0%,其中规模以上电子行业产值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增长10.0%,其中内销产值增长13.5%;出口交货值增长2.7%。内外销比例为69.8:30.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4%,实现利润总额增长59.6%。
表3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 |||
指标 | 单位 | 总量 | 增长%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3431.70 | 4.4 |
液晶(LCD)电视机 | 万台 | 3429.86 | 4.5 |
智能电视机 | 万台 | 2889.56 | 1.0 |
移动电话机 | 万部 | 7045.00 | 35.6 |
智能手机 | 万部 | 6913.19 | 36.5 |
锂离子电池 | 万只 | 97143.67 | 4.6 |
组合音响 | 万台 | 6254.19 | 22.2 |
激光音、视盘机 | 万台 | 95.84 | 45.0 |
电视接收机顶盒 | 万台 | 1559.55 | 18.9 |
液晶显示屏 | 万片 | 30006.97 | 11.7 |
液晶显示模组 | 万套 | 951.63 | 41.2 |
微型电子计算机 | 万台 | 35.85 | -53.2 |
电子元件◇ | 亿只 | 21.07 | 13.3 |
印制电路板 | 万平方米 | 735.14 | 5.6 |
工业机器人 | 套 | 346 | 0.9 |
塑料制品 | 万吨 | 8.61 | 9.0 |
涂料(油漆) | 万吨 | 0.20 | 8.7 |
初级形态塑料 | 万吨 | 0.49 | 51.1 |
水泥 | 万吨 | 50.26 | -48.8 |
服装 | 万件 | 41.30 | 1.5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万套 | 3275.40 | 23.7 |
家具 | 万件 | 384.56 | 7.4 |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5.4%。分行业看,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1.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1.0%。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下降73.1%;民间投资下降24.5%;港澳台投资下降7.5%。
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1.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下降30.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2.06亿元,下降37.3%;商品房施工面积1026.17万平方米,下降20.3%;商品房竣工面积74.26万平方米,增长6.0%;商品房销售面积153.73万平方米,下降29.9%;商品房销售金额121.03亿元,下降33.0%。
表4 商品房销售面积分类情况
指标 | 总量 | 占比 |
(万平方米) | (%) |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153.73 | 100.0 |
住宅 | 101.75 | 66.2 |
90平方米以下 | 12.60 | 8.2 |
144平方米以上 | 1.24 | 0.8 |
办公楼 | 1.80 | 1.2 |
商业营业用房 | 15.21 | 9.9 |
其他 | 34.97 | 22.7 |
五、国内贸易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7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同比下降10.0%;饮料类同比下降10.3%;烟酒类同比下降30.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同比下降23.7%;化妆品类商品同比下降29.0%;金银珠宝类商品同比增长4.6%;日用品类商品同比增长2.5%;五金、电料类商品同比下降1.1%;通讯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47.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同比增长485.0%;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21.5%;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同比增长7.5%;通讯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47.2%。
六、引用外资
全年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94宗,增长20.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6亿元,下降80.4%。
七、金融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50.00亿元,同比下降14.4%。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83.30亿元,同比增长6.5%。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37.30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36.11亿元,同比增长12.6%。
全区现有境内上市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0家。
八、科学技术
全年财政投入科技资金8.44亿元;年末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17家,比上年增加81家。年末共有国家级孵化器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
全年专利授权8002件,比上年增长8.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49件,增长11.5%;PCT专利申请517件,增长66.2%;有效发明专利919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72.42件。
表5 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指标 | 总量(件) | 增长(%) |
专利授权 | 8002 | 8.4 |
#发明专利授权 | 1349 | 11.5 |
PCT专利申请 | 517 | 66.2 |
有效发明专利 | 9197 | 10.7 |
九、教育
全区现有各类学校141所,其中普通中学29所,小学43所,幼儿园69所;普通中学在校人数33883人,小学在校人数59171人,幼儿园在校人数18787人。全年新增幼儿园2所,新增优质学位约1860个。参加当年高考被录取的学生人数1879人,普通高中招生3678人,普通初中招生9071人,小学招生972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群众文化事业馆(站)5个,歌舞娱乐场所30家,网吧80家。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91家(含村卫生室38家),其中医院、卫生院11家(乡镇卫生院3家);综合性医院6家,专科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家。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930张。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3616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62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40人,注册护士1710人,药师(士)37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20人。
年末全区共有区级体育馆1个;体育场地168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5平方米。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11元,增长3.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71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79元,增长5.8%。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包含离退休人员)35.09万人,比上年增长7.2%;参加失业保险34.29万人,增长7.0%;参加工伤保险35.30万人,增长7.1%。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6.31万人,增长7.4%。
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234张。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9.15亿千瓦·时,增长13.7%。其中工业用电70.34亿千瓦·时,增长15.4%。年末全区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站24座。其中,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19座。110千伏及以上主变容量743.60万千伏安。
全区环境空气良好,优良天数345天。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17ug/m³。
全年新增截污管道23公里。年末拥有城市污水处理厂1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40万立方米,全年城市污水处理量9915万立方米。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1宗,死亡7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6宗,死亡3人。全年发生火灾事故121起,直接经济损失412万元。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年末常住人口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修正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正数。
3、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标准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
5、先进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石油及化学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6、用电量数据包含全区两园五镇(街道)数据。
7、本公报中部门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8、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