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坚持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市政府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 合
2024年末,全州县土地面积3978.84平方公里,现辖15镇3乡,全县户籍总人口82.53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6.06‰,死亡率6.56‰,自然增长率-0.5‰,人口机械增长率-4.63‰。常住人口56.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8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0.45%。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11.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9.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5.23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86.70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7.1%、11.9%和4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2%、35.8%和29.0%。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3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城镇失业再就业人数169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236人。
全年组织财政收入9.64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税收收入5.9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61亿元。
全年新登记内资企业794户,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16.44亿元。
二、农 业
全县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初步统计,202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130.60亿元,比上年增长3.9%;林业产值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牧业产值21.25亿元,比上年增长4.4%;渔业产值3.4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5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8.50万千瓦,增长0.6%。农用化肥使用量(按实物量计)11.43万吨,下降0.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04.06吨,下降1.7%。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94万亩,增长0.0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22.11万亩,增长2.6%。全年粮食总产量38.90万吨,增长0.3%。水果总产量108.8万吨,增长5.5%;蔬菜产量89.06万吨,增长4.0%。
全年肉类总产量8.64万吨,比上年增长3.5%;生猪出栏89.46万头,增长7.4%;家禽出栏951.25万羽,下降7.1%;水产品产量2.47万吨,增长3.5%。
表1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 产品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38.9 | 0.3 |
#夏粮 | 17.49 | 0.3 |
秋粮 | 21.11 | 0.4 |
#稻谷 | 32.3 | 0.2 |
玉米 | 4.07 | 0.7 |
豆类 | 0.95 | -1.5 |
薯类(折粮) | 1.24 | 3.9 |
油料 | 1.60 | 7.0 |
#花生 | 1.26 | 2.8 |
糖类(甘蔗) | 3.16 | -6.3 |
水果产量 | 108.8 | 5.5 |
#柑桔 | 90.91 | 5.1 |
蔬菜产量 | 89.06 | 4.0 |
肉类总产量 | 8.65 | 3.5 |
#猪肉 | 6.93 | 6.34 |
牛肉 | 0.26 | -5.2 |
羊肉 | 0.03 | -2.5 |
水产品产量 | 2.47 | 3.5 |
禽蛋产量 | 0.38 | -1.7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6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全部工业增加值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增加值0.4亿元,比上年下降2.3%;制造业增加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67.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6.6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5.6%,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9.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6.7%,食品制造业下降9.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3.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3.3%,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28.4%,医药制造业下降2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7.7%,汽车制造业下降2.0%,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264.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6.0%。
表2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代码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2024年 | 比上年增长(%) |
1011010 | 石灰石 | 吨 | 1305896 | 52.6 |
1012010 | 建筑用天然石料 | 立方米 | 20424 | 2.5 |
1310030 | 大米 | 吨 | 45076 | -39.7 |
1371010 | 冷冻蔬菜 | 吨 | - | - |
1431020 | 米制半成品 | 吨 | - | - |
1490010 | 营养、保健食品 | 吨 | - | - |
1510020 | 饮料酒 | 千升 | 5603 | -2.9 |
1512010 | 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 | 千升 | 2535 | -2.8 |
1950010 | 鞋 | 万双 | 625 | 10.4 |
1952010 | 皮革鞋靴 | 万双 | 625 | 10.4 |
2011010 | 锯材 | 立方米 | - | - |
2020010 | 人造板 | 立方米 | 116258 | 14.0 |
2021010 | 其中:胶合板 | 立方米 | 116258 | 14.0 |
2221010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吨 | 9338 | 18.5 |
2221060 | 其中:包装用纸及纸板 | 吨 | 9338 | 18.5 |
2221070 | 其中:箱纸板 | 吨 | 9338 | 18.5 |
2663020 | 松香 | 吨 | - | - |
2740010 | 中成药 | 吨 | 1560 | 1.4 |
3011030 | 水泥 | 吨 | 115046 | -6.6 |
3021010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38491 | -48.9 |
3140710 | 铁合金 | 吨 | 71526 | -26.2 |
3140740 | 锰硅合金 | 吨 | - | - |
4610010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1156 | -0.9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8.0%。资质建筑业总产值11.73亿元,按现价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63亿元,比上年下降1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15亿元,下降57.5%;第二产业投资9.23亿元,下降43.2%,其中工业投资9.23亿元,下降43.2%;第三产业投资36.25亿元,增长10.3%。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4.56亿元,增长63.0%,房地产开发投资4.34亿元,下降34.0%。
表3 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
指标名称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 |
合计(万元) | 476271 | 536795 | -11.3 |
农、林、牧、渔业 | 25576 | 64602 | -60.4 |
采矿业 | 1400 | 994 | 40.8 |
制造业 | 45637 | 27992 | 63.0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5310 | 128814 | -64.8 |
批发和零售业 | 1120 | 350 | 220.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48347 | 149078 | 66.6 |
住宿和餐饮业 | - | - |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 | - | - |
金融业 | 1500 | 6148 | -75.6 |
房地产业 | 47516 | 69132 | -31.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8396 | 3405 | 440.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6732 | 54289 | -32.3 |
教育 | 905 | 1450 | -37.6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041 | 4435 | -76.5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30 | 22332 | -99.0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2561 | 3774 | -32.1 |
全年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101.42万平方米,下降1.6%。其中,年内新开工面积11.64万平方米,增长21.0%。商品房销售面积14.63万平方米,下降16.1%;其中住宅14.31万平方米,下降14.3%。商品房销售额5.88亿元,下降9.3%;其中住宅5.67亿元,下降7.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9.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0%;其中住宅8.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亿元,比上年下降1.4%。
全县批发业销售额14.34亿元,增长2.1%;零售业销售额38.65亿元,增长9.1%;住宿业营业额1.1亿元,增长11.8%;餐饮业营业额5.15亿元,增长6.6%。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5.79亿元,增长1.8%;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3.64亿元,增长28.9%;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0.7亿元,增长10.8%;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0.57亿元,增长10.2%。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
2024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2881.32公里,其中,新增公路里程110.71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为288辆,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2902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车营运车辆数为45辆。
表4 2024年客货车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位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全社会货运总量 | 万吨 | 754 | 4.0 |
#公路 | 万吨 | 754 | 4.0 |
全社会客运总量 | 万人次 | 135 | 1.9 |
#公路 | 万人次 | 135 | 1.9 |
全县有3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6个。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03.18万人次,增长11.8%。其中,国内游客803.18万人次,增长11.8%;入境过夜游客32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84.37亿元,增长11.3%,其中,国内旅游总消费84.37亿元,增长11.3%;国际旅游(外汇)消费1.2万美元。
七、金融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0.93亿元,增长10.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49.34亿元,增长9.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9.34亿元,增长9.4%。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有普通中学32所,招生人数14463人,专任教师3237人,在校生44896人,毕业生15062人。其中,普通高中7所,招生人数5374人,专任教师1126人,在校生16605人,毕业生5805人。有普通小学271所,招生人数5696人,专任教师2822人,在校生41628人,毕业生8697人。全县小学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初中比例100%,初中毕业升普高比例62.4%。有幼儿园183所,招生人数5207人,专任教师901人,在园幼儿12463人。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招生人数8人,专任教师40人,在校学生184人,毕业生32人。年末县级以上科学技术研究机构1个。科技三项费用27万元,科技活动人员22人。组织实施科技项目5项,其中,自治区级1项,市级4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3.9万册。文化馆及艺术馆1个。
全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602所。其中,医院6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乡镇卫生院19所,村卫生室496所。卫生机构床位2945张,其中,医院1885张。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871人,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333人,注册护士(师)1856人。
全县体育场馆8个。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93元,比上年增长5.2%(名义增长,下同)。按地域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43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7元,比上年增长6.5%。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8.1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99万人,其中,参保离退休人员3.42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4.06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3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0万人;领取失业保险人数749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5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8万人。
年底全县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3.94万人,其中,城镇居民0.34万人,农村居民3.60人。全县有养老服务机构23个,床位数1288张。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水资源总量29.23亿立方米,全年全县用水总量5.00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5.2%。污水处理厂1个,污水集中日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日,全年污水集中处理量938万吨,污水处理率99.6%。生活垃圾处理厂1个,全年处理生活垃圾8.35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6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7.2%。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02亿千瓦时,工业用电4.35亿千瓦时。
全年全县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比例94.8%,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9μg/m³。全县森林覆盖率56.0%。更新造林面积1086.67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86.67万公顷。
全年火灾事故170起,火灾事故伤亡人数4人,其中死亡人数1人,火灾事故直接财产损失825.3万元;发生交通事故7492起,交通事故伤亡人数215人,其中死亡人数33人,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26.09万元。
注释:
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指在全州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全州、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4.户籍人口由县公安局提供,邮电业务数据由市统计局反馈;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全州调查队提供;财政数据由县财政局提供;市场主体数据由县市场监管局提供;交通数据由县交通局、广西全州公路养护中心提供;金融数据由中国人民银行全州县支行提供;教育数据由县教育局;科技数据由县科技局提供;体育、文化、旅游数据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提供;卫生数据由县卫生健康局提供;就业、社会保障数据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医保局提供;用电情况数据由县电力公司提供;用水量数据由县水利局提供;森林覆盖率数据由县林业提供;空气质量数据由桂林市全州生态环境局提供;火灾事故数据、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由县消防救援大队和县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