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河南强县、中原新城”奋斗目标,团结拼搏,务实重干,砥砺奋进,全力以赴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现代化虞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坚定扛稳了经济大县勇挑大梁的责任。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7.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4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30.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18.3:36.4:45.3。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5.1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9.0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7.0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91%,比上年末提高1.1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7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87%;死亡人口0.7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6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3%。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2亿元,下降8.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7.23亿元,增长0.8%,税占比为6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18亿元,增长5.9%。新增城镇就业651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2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83人、转移就业14128人。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21.75万亩,比上年减少0.44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15.63万亩,减少0.34万亩;玉米种植面积99.72万亩,减少0.32万亩。
全年全县粮食产量95.85万吨,比上年减少1.65万吨,减产1.69%。其中,夏粮产量58万吨,增产8.29%;秋粮产量37.85万吨,减产13.85%。小麦产量58万吨,增产8.29%;玉米产量36.30万吨,减产13.37%。
全年全县猪牛羊禽肉产量5.4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39万吨,牛肉产量0.84万吨,增长10.53%;羊肉产量0.51万吨,增长10.87%;禽肉产量2.68万吨,下降2.9%;禽蛋产量8.33万吨,下降4.58%;生牛奶产量6.84万吨,下降4.33%。年末生猪存栏16.02万头;全年生猪出栏21.36万头。
表1: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95.85 |
-1.69 |
#夏粮 |
58 |
8.29 |
秋粮 |
37.85 |
-13.85 |
油料 |
3.77 |
-2.29 |
#花生 |
3.43 |
-2.32 |
油菜籽 |
0.32 |
3.91 |
蔬菜及食用菌 |
149.89 |
2.62 |
水果 |
63.3 |
0.03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4.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4.0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食品制造业增长22.7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83%,纺织业下降22.2%,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2.2%,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6.73%。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54%。
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11%。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2.3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8.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9.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6.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6.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2%。工业投资增长76.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3%。民间投资增长7.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6.2%。
表2: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行 业 |
比上年增长(%) |
制造业 |
62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500.4 |
食品制造业 |
260.8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225.2 |
金属制品业 |
-36.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4.4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83.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76.9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61.1 |
房地产业 |
-9.7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89.9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9.7%。房屋施工面积148.35万平方米,增长3.56%。房屋新开工面积33.56万平方米,下降13.3%。商品销售面积下降11.6%。商品房销售额15.4亿元,下降14.8%。
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63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2.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亿元,同比增长6.2%。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3%。
从区域发展看,城镇发展好于乡村。随着消费市场稳定向好,市区促消费政策发挥作用,城镇市场发展好于乡村。全年,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9.4亿元,同比增长6.2%;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5亿元,同比增长5.9%,城镇增速高于乡村0.3个百分点。
六、对外贸易
2024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24.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出口17.14亿元,,增长3.2%;进口7.36亿元,增长3.2%。对共建“一路一带”国家进出口19.4亿元,增长11.5%。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5.8亿元,增长2.1%。
全县实有外贸出口资质企业325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超200家以上,其中:2024年自营进出口的企业达114家,占全市外贸主体的30%。自营出口和委托出口总规模在40亿元以上,其中:2024年自营进出口占全市外贸目标任务的30%。
全县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新设立3家。
七、交通
2024年,打通诚信大道、新建路等断头路5条,升级改造东明路、汉江路等道路4条,完成农村道路建设210公里,改造危旧桥梁12座,S208、S314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城乡路网持续完善。
八、金融
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5.49亿元,同比增长12.15%,贷款余额218.58亿元,同比增长5.96%。
九、文化
全年举办文化惠民活动180余场次,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460余场,田庙万亩梨园获评AAA级旅游景区,任家大院免费对外开放,文旅发展融合推进。
十、生态环境
全县PM2.5、PM10等指标持续改善,5个出境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均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安全稳定,生态环境更加优化。新增公共服务充电桩50个,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19座,新建改建公厕70座、口袋公园10个。新建城区输配水管网32.6公里,日增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57.2元,同比增长6.7%。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75.1 元,同比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3.1元,同比增长7.1%。
全年投入民生资金42.5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7亿元。4所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餐运行“以孝治家”大食堂153个。
注: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350.23亿元。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劳动就业、交通、对外经济、财政金融、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数据由相应部门提供;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畜产品产量、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虞城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