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统计局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15.47亿元,同比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6.25亿元,同比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66.42亿元,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112.81亿元,同比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8:30.8:52.4。
二、农业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5.1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可比价)。其中:农业产值41.51亿元,林业产值6.62亿元,牧业产值14亿元,渔业产值0.27亿元。
粮食播种面积31.23千公顷,粮食总产量13.45万吨,油料总产量1.44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5.26万吨。猪肉产量31369吨,牛肉产量1250吨,羊肉产量1565吨,水产品产量1303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上工业企业126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工业用电量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全县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法人企业实现总产值22.09亿元。房屋施工面积41.06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6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0.7%。按产业划分,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0.85%。全县在建施工项目304个,新开工项目149个。
五、贸易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1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4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75%。
出口总额13545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通讯
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到4901.56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
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68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59万户。
七、财税收入
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7.5%;税收收入达到8.7亿元,同比增长19.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4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专任教师827人,在校学生8902人。小学70所,其中完小25所,教学点45所,专任教师835人,在校学生12031人。
全年专利授权124件,科技特派员90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9人。
九、文化和卫生
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6.8万册;体育场馆2个,体育场地数253个,其中:足球场地数28个,篮球场地数197个,排球场地数10个。
全县共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2099张,卫生工作人员166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00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5.53万人,9.92万户,其中:城镇人口10.15万人,乡村人口15.38万人。新出生人口1162人,死亡人口3916人。常住人口22.2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5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00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86元,比上年增长6.7%。
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18个,机构床位数2056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9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29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5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4万人。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0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498人。
注:1、本公报中数据为上级统计部门反馈数据及各相关主管部门提供。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