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承压奋进,有效落实各项政策举措,经济运行逐季向好、结构向新向优,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777229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0062万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529124万元,增长7.9%,其中工业增加值3971031万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2803105万元,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为5.7:58.3:36.0。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1%。人均生产总值126791元(折合17804美元),比上年增加12278元。
2024年天长生产总值
指 标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7772291 |
7.0 |
第一产业 |
440062 |
2.9 |
第二产业 |
4529124 |
7.9 |
工业 |
3971031 |
8.2 |
建筑业 |
559368 |
5.7 |
第三产业 |
2803105 |
6.3 |
批发和零售业 |
703746 |
10.8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00964 |
7.7 |
住宿和餐饮业 |
138199 |
7.2 |
金融业 |
243973 |
1.7 |
房地产业 |
224135 |
-6.1 |
营利性服务业 |
597642 |
13.8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556353 |
1.2 |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43480公顷,比上年增加7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253公顷,比上年增加25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203公顷,比上年增加133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882109吨,增长1.7%;油料产量5838吨,增长13.0%。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减% |
粮食(吨) | 882109 | 1.7 |
其中:夏粮 | 385192 | 2.0 |
秋粮 | 496917 | 1.5 |
油料(吨) | 5838 | 13.0 |
其中:花生 | 358 | 6.7 |
油菜籽 | 5382 | 13.4 |
茶叶(吨) | 14 | 0 |
蔬菜(吨) | 170455 | 2.6 |
家禽出栏(万只) | 603 | -4.1 |
生猪出栏(头) | 87900 | -18.7 |
全年造林面积13.3公顷,其中合格面积13.3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19991吨,比上年减少7.2%;禽蛋产量32300吨,下降9.6%;水产品产量84210吨,增长2.7%。
2024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2.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农用拖拉机53821台,比上年减少1659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3421吨,比上年下降0.1%。有效灌溉面积83000公顷,同比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747家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1%(快报数据,下同)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企业总产值增长15.3%,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增长6.0%,其他企业总产值下降3.8%。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比上年增长41.4%,塑料制品增长27.3%,玻璃纤维布增长28.3 %,光缆增长48.1%,锂离子电池增长25.1%,印制电路板增长46.4%。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数量 |
比上年增减% |
服装 |
万件 |
497 |
41.4 |
手提包(袋)、背包 |
万个 |
630 |
143.2 |
人造板 |
立方米 |
342398 |
5.2 |
多色印刷品 |
对开色令 |
47362 |
62.5 |
初级形态塑料 |
吨 |
143000 |
239.1 |
合成橡胶 |
吨 |
17815 |
73.9 |
化学纤维 |
吨 |
101406 |
43.7 |
塑料制品 |
吨 |
769813 |
27.3 |
砖 |
万块 |
18144 |
197.6 |
中空玻璃 |
平方米 |
475485 |
28.8 |
玻璃纤维布 |
米 |
10865854 |
28.3 |
钢结构 |
吨 |
121589 |
5.8 |
钢丝 |
吨 |
101907 |
22.9 |
光缆 |
芯千米 |
1662283 |
48.1 |
锂离子电池 |
只(自然只) |
8170516 |
25.1 |
印制电路板 |
平方米 |
768138 |
46.4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59368万元,比上年增长5.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23234万元,增长2.8%,实现利润总额21016万元,下降1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7万平方米,增长14.5%;房屋竣工面积376万平方米,增长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68.6%,第二产业增长1.5%,第三产业增长18.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2005万元,下降49.4%。商品房销售额452642万元,下降39.6%。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2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8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93449万元,增长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0551万元,增长5.6%;分规模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4%,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368782万元,增长4.5%;餐饮收入455218万元,增长7.2%。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增长16.7%,烟酒类增长11.1%,服装类增长24.7%,化妆品类增长24.4%,日用品类增长15.9%,中西药品类增长20.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7%,汽车类增长34.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26394万美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出口116456万美元,增长15.7%。出口按经营主体分,生产企业出口84880万美元,增长14.7%;外商企业出口31576万美元,增长18.3%。在出口商品中,无缝钢管出口10845万美元,增长20.8%;电子元件出口33351万美元,增长10.9%;光伏组件出口21879万美元,增长27.1%;医疗用品出口13286万美元,增长16.3%;玩具出口8570万美元,增长20.5%。以上五种商品累计完成出口87931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5.5%。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23万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36亿元。
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51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9亿元。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00964万元,比上年增长7.7%。
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14296万元,比上年增长3.6%。
全年电信、移动、联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47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5474万元,增长13.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5.6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宽带)32.5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完成768882万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79766万元,下降1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2620万元,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增长0.9%,企业所得税增长0.3%,个人所得税下降11.0%,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3.3%。出口货物退增值税65911万元,增长31.4%。全年财政支出795924万元,增长4.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296万元,下降17.2%;公共安全支出29326万元,下降34.6%;教育支出160879万元,增长4.6%;科学技术支出45751万元,增长1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9492万元,增长9.3%;节能环保支出10015万元,下降39.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2469万元,增长68.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77756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935440万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647813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817403万元,增长14.4%;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61503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166640万元,增长15.7%。
全年人寿、财产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6027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人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9897万元,增长11.2%;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0383万元,增长16.4%。各项赔款23116万元,下降3.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4年末,全市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2024学年招生1980人,在校生5123人,毕业生1496人。普通高中7所,招生2537人,在校生7701人,毕业生2620人。普通初中33所(初级中学13所,九年制初中部20所),招生5886人,在校生15479人,毕业生4581人。小学28所,招生6218人,在校生36484人,毕业生582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45人,在校生202人。幼儿园87所(含民办幼儿园44所),入园4166人,在园幼儿数15326人,离园656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小学阶段毛入学率为100%。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281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65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4.6亿元,同比增长18.0%。授权发明专利397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8件。共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579项。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41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场馆5个,其中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少儿馆1个,文化馆1个,抗大八分校纪念馆1个;公共图书藏量84.4万册,其中电子图书45万册,纸质图书39.4万册。2024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卫星收转站1座,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79121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0852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为 100 %。
2024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95个,其中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天长市中心血库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各类诊所(门诊部、卫生所、医务室) 108个,其他卫生健康机构1个(天长上药依升血液透析中心),乡村卫生室156个。全市医院、卫生院床位4343张、卫生技术人员(含诊所、卫生所室、村卫生室等)503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54人、注册护士2463人。村卫生室拥有乡村医生207人、执业(助理)医师218人、注册护士22人。
承办安徽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五个组别的比赛。承办滁州市第二届青少年游泳锦标赛、滁州市第三届小学生田径锦标赛、滁州市第四届小学生趣味田径运动会。先后举办全市小学生乒乓球赛、手球比赛、校园足球赛、篮球比赛、趣味田径运动会,初中生校园足球赛、篮球赛、初中生排球赛,高中生校园足球赛等9项传统比赛,新增小学生、中学生匹克球和中学生手球等3项比赛。全年获得省团体一等奖1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3个。获得滁州市团体一等奖18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9个,个人第一名4个,第二名4个。
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21次,其中百人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56次,参加活动人数近20万人次。2024年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点105个,体育彩票发行额2.9亿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2.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1.3万人,与上年末常住人口持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25%,比上年提高0.69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66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8元,比上年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6088元,比上年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1797元,比上年增长7.0%。
2024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0.95万人,其中参保的在职职工7.81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3.14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为1.83万人,其中参保的在职职工1.09万人,参保的退休人员0.7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33.8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8.47万人,其中参保的在职职工6.24万人,参保的退休人员2.2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为49.04万人。2024年参加城镇失业保险的人数为6.22万人,全年为1216名失业人员发放了1424万元的失业保险金待遇。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9.85万人。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64899万元,总支出1679119万元。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963人。
全年有1008户、1477名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低保金1489万元;有5847户、9625名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金7321万元。全年城市居民低保对象减少314人;农村居民低保对象减少585人。
全年医保部门医疗救助待遇享受61489人次,救助资金2483万元。
2024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收养类单位25家,床位数4236张,在院人数2110人。其中城市养老服务单位9个,床位2357张,在院人数926人。救助站床位60张;农村分散五保供养1611人。
2024年,全市共发生火灾392起,直接财产损失712万元。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接处警共30207起,比去年同期上升39.0%。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16773起,比去年同期上升24.1%。
十二、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数据解读机关:天长市统计局
数据解读人:邵波
数据解读咨询电话:0550-7770881。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部分指标总量和分项之和有微小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