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6119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9668万元,同比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07731万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2763795万元,同比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2:44.4:46.4调整为8.3:44.5:47.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7%。人均生产总值达91724元,比上年增加9665元。
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全县生产总值 | 5861194 | 6.1 |
第一产业 | 489668 | 2.0 |
第二产业 | 2607731 | 7.3 |
工业 | 2034439 | 7.4 |
建筑业 | 584694 | 8.6 |
第三产业 | 2763795 | 5.7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44396 | 8.7 |
批发和零售业 | 628571 | 9.1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398106 | 2.1 |
住宿和餐饮业 | 123836 | 3.9 |
金融业 | 180371 | 9.5 |
房地产业 | 159902 | -2.3 |
其他服务业 | 1217212 | 5.3 |
注:工业中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业增加值部分属于第三产业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1.09万亩,同比增长0.1%,其中:稻谷播种面积94.42万亩,小麦播种面积94.61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6.81万亩,蔬菜播种面积5.44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860506吨,同比增长1.1%。油料产量36455吨,同比增长3.6%;蔬菜产量129037吨,同比增长2.5%;瓜果产量20960吨,同比增长2.4%;园林水果产量36774吨,同比增长2.4%。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860506 | 1.1 |
其中:稻谷 | 411604 | 1.8 |
小麦 | 378199 | 0.9 |
油料 | 36455 | 3.6 |
蔬菜 | 129037 | 2.5 |
瓜果 | 20960 | 2.4 |
园林水果 | 36774 | 2.4 |
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63200头,同比下降1.1% ;出栏324923头,同比下降10.98%。全年肉类总产量48987吨,同比下降9.08%;禽蛋产量35000吨,同比增长20.07%;水产品产量61869吨,同比增长2.86%。
全年当年造林面积110.7公顷,零星植树19万株。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674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4065万元,同比增长2.5%。其中,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4396万元,占全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8.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24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35.6万千瓦,同比增长2.3%;综合机械化水平(主要农作物)为9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县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54890吨,农用柴油使用量7798吨,地膜使用量346吨。
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有效灌溉面积61.06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45.16千公顷,已建成水库138座,总库容31096万立方米。堤防总长度222.58公里,保护人口13万人。水利工程年供水量28859万立方米,其中用于农业灌溉的达22011万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
企业规模明显壮大,产值超亿元企业成为全县工业增长的主力军。202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达66户,占全县24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总量的85.9%。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15户;产值在5-10亿元企业5户;产值在1-5亿元企业46户。亿元企业的快速增长,有力地带动了全县工业的较快增长。
2024年,全县28个行业中类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4%。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3.2%。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小麦粉下降7.1%,大米下降2.3%,水泥上升4.4%,水泥熟料下降37%,日用玻璃制品上升21.3%,平板玻璃下降30.7%。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
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 8.8 |
其中: 股份制企业 | 8.4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5.3 |
其他 | -13.2 |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4.9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单位:%
产 品 名 称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小麦粉 | 吨 | 89891 | -7.1 |
大 米 | 吨 | 145760 | -2.3 |
水 泥 | 吨 | 6229167 | 4.4 |
水泥熟料 | 吨 | 1567912 | -37 |
日用玻璃制品 | 吨 | 362481 | 21.3 |
平板玻璃 | 重箱 | 5597720 | -30.7 |
近六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位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126.9 | 128.5 | 147.1 | 161.1 | 181.3 | 203.4 |
增 速 | % | 11.1 | 3.8 | 10.1 | 6.8 | 18.1 | 7.4 |
#规模以上 | 亿元 | ||||||
增 速 | % | 12.0 | 4.2 | 10.2 | 9.5 | 23.4 | 8.8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现价)584694万元,同比增长8.6%(可比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22户,全年共完成总产值9628832千元,同比增加10.5%;实现利润总额259638千元,比上年减少30241千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2.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7.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6.5%;房地产投资完成210272万元,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6.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3.7%(全部为工业项目),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9.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8.8%。从投资主体看,民营经济(含房地产投资)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8.4%,总量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4.4%。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1%;商品房销售额245986万元,同比下降6.6%。全年亿元以上项目82个,当年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4.6%。
近六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位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固定资产投 资 | 亿元 | ||||||
增 速 | % | 14.6 | 13.8 | 17.8 | 18 | 10.7 | 13.5 |
五、国内贸易
2024年,我县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8232.7万元,同比增长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11486.3万元,同比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96746.3万元,同比增长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424233万元,同比增长4%;餐饮收入383999.7万元,同比增长3.9%。按企业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06250.6万元,同比下降0.8%,限额以上大个体户(产活)零售额202930.7万元,同比增长1.5%。
近六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位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89 | 183.6 | 238.6 | 249 | 270 | 281 |
增 速 | % | 14.4 | 4.1 | 30 | 4.3 | 8.5 | 4 |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24年,全县进出口总额40578万美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出口39594万美元,增长17.7%,进口984万美元,下降48.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26万美元,同比增长660%。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7亿元,同比下降26.5%,省外境内资金220.1亿元,同比增长3.2%。
全年共接待游客560万人次,同比增长14.3%;门票收入5520万元,同比增长6.7%;旅游总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3.7%。年末全县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12处,其中4A级4处,3A级5处。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98106万元,同比增长2.1%。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8.6万辆,同比下降0.9%,其中私人汽车7.3万辆,下降0.6%;其中私人轿车6.4万辆,同比下降0.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9833万元,同比增长30.3%。电信业务总量11755万元,同比增长8.8%;邮政业务量18078万元,同比增长49.6%。
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2.7万户; 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6.3万户。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104万元,同比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255535万元,同比增长1.4%,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1.1%。其中,增值税下降4.8%,企业所得税增长9.1%。
全年财政支出787931万元,同比增长17.5%。其中,民生支出667723万元,同比增长17.4%。从重点支出项目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1.3%;教育支出增长0.0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5%;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下降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333%;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3.9%;交通运输支出下降41.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6%。
近六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位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20.9 | 23.2 | 27.9 | 40.5 | 45 | 50 |
增 速 | % | 5.1 | 11.2 | 20.2 | 45.1 | 11.1 | 11.1 |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5495392万元,比上年增长14.4%,比年初增加695149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100095万元,增长13.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957129万元,增长27.1%。金融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096272万元,增长11.5%,比年初增加52538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534771万元,增长18.9%;中长期贷款3420965万元,增长9.3%,中长期贷款中住户贷款931947万元,增长8.3%。
202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指 标 | 年末数
(万元) |
增速
(%) |
一、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5495392 | 14.4 |
其中:住户存款 | 4100095 | 13.7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957129 | 27.1 |
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5096272 | 11.5 |
住户贷款 | 1630185 | 12.8 |
短期贷款 | 698238 | 19.4 |
中长期贷款 | 931947 | 8.3 |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 3464632 | 10.8 |
短期贷款 | 836533 | 18.5 |
中长期贷款 | 2489017 | 9.7 |
票据融资 | 139082 | -8.55 |
九、教育、卫生、科学技术和文化
教育事业巩固发展。学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38所,其中初级中学28所,普通高中10所,初级中学在校生数21661人,毕业生7789人,专任教师1691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2738人,毕业生3941人,专任教师936人。全县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3571人,毕业生1786人,专任教师155人。全县小学36所,在校学生44246人,毕业生7364人,专任教师2404人;幼儿园104所,在园幼儿16450人,教职工2216人。
全县公立综合医院1家、公立中医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15家,村卫生室218家。全县卫生技术人员4953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1935人,注册护士2469人。全县卫生机构床位3950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415.61万人次。
年末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316人,同比增长1.34%。科研机构134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32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2961人。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9家。全年专利授权量1321件,同比增长11.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7件,同比下降23.5%;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1018件,同比增长32.9%;外观设计专利制授权量166件,同比下降30%。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0万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凤阳县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中,铁矿储量1415.2万吨、铅矿储量(铅金属量)6476.8万吨、锌矿储量(锌金属量)5671万吨、金矿储量(金金属量)2856.4千克、银矿储量(银金属量)213.1吨;非金属矿中,玻璃用石英岩储量29855.7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储量(矿石)4983.4万立方米、水泥用灰岩10891.4万吨、冶金用石英岩4526.2万吨。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全县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1%。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15.2%,氮氧化物排放量增长17.8%,烟(粉)尘排放量下降0.2%。年末森林面积41.9千公顷,当年造林面积110.7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576.3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318.5万立方米。
全年能源消费量306.0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上升39.45%。电力消费量增长9.98%。单位GDP能耗上升31.47%。
淮河干流凤阳段水质以Ⅲ类为主,总体水质优。主要支流总体水质良好。全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年末,共有污水处理厂(站)86座,其中万吨以上的3座,万吨以下千吨以上的8座。
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死亡3人,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增加1人,增长50%。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起,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死亡1人,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减少1人,下降50%。工矿商贸企业事故2起,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2起,死亡2人,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增加2人。未发生火灾等其他行业亡人事故,同比持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
全县年末总户数212613户,年末户籍总人口792263人,其中男性421615人,女性370648人。全县年末常住人口63.9万人。
全年全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00元,同比增长5.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64元,同比增长4.8%。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3元,同比增长5.9%。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4万人,增长14.9%;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8万人,增长4.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4.4万人,增长0.6%;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4.88万人,增长0.6%;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3.8万人,下降0.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6.6万人,下降3.9%。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35人,增长21.7%;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881人,减少56.8%。
年末全县共有2475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295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4153人。全年民政部门直接救助1143人。
注:[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地区生产总值历年数据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进行了修正。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2011年及以后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口径2011年及以后为500万元以上项目和房地产投资。
[6]从2014年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凤阳调查队反馈数据,其统计范围和方案与原有的有较大调整。
[7]从2014年起,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换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采用国家统计局凤阳调查队反馈数据。
[8]公报中部门指标由各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