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迁西县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24年5月10日)

2024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迎难而上,逆境图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企稳回升、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16099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58万元,下降2.7%;第二产业增加值2020693万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1175548万元,增长4.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6.4:59.2:34.4。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24458万元,比上年下降2.0%。其中,农业产值190588万元,增长2.1%;林业产值6906万元,增长12.8%;牧业产值87581万元,下降12.4%;渔业产值24103万元,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280万元,下降1.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485公顷,比上年增长0.1%。粮食总产量69988吨,下降0.7%;油料总产量4930吨,增长18.9%;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87490吨,增长0.8%;园林水果产量38457吨,增长0.6%;食用坚果产量79051吨,增长2.0%。

年末肉类总产量产量20123吨,比上年下降2.0%。其中,猪肉产量14581吨,下降0.8%;牛肉产量2174吨,下降1.4%;羊肉产量1794吨,下降10.7%;禽蛋产量10493吨,下降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903809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1%。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其中年内新建投产企业2家。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9.3%,制造业增长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2 %。分行业看,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9.2 %,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5.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8%。

2024年,铁矿石成品矿产量201万吨,比上年下降15.0%,生铁产量602万吨,下降5.7%;粗钢产量632万吨,下降3.6%;钢材产量828万吨,增长10.8%,其中H型钢产量486万吨,增长10.9%,钢带产量342万吨,增长10.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完成5068197万元,比上年下降12.5%;其中,采矿业258518万元,下降6.6%;制造业4779574万元,下降1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0105万元,增长10.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亏损19888万元。其中,采矿业亏损3572万元;制造业亏损24760万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8444万元,增长18.5%。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0146万元,比上年下降7.4%。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29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8.6万平方米,下降9.0%;房屋竣工面积10.8万平方米,增长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21.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年建设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26.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0%,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60.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5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9.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4.2:34.1:61.7。工业投资下降57.0%,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88.9%。在工业投资中,采矿业投资下降52.9%,制造业投资下降8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增长68.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80.0%,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下降70.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1.9%,民间投资下降18.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2.1%。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97个,比上年下降8.5%,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1个,比上年下降34.0%。在施工项目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2个,比上年下降8.6%。本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个,下降50.0%,完成投资额下降69.4%。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677.3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3.912公里,国道通车里程61.242公里,省道通车里程119.782公里,县道通车里程90.39公里,乡道通车里程386.813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019.15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26728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465 万元,下降26.4%;电信业务收入23263万元,增长8.8%。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8.2万户,电视用户12.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5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87476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全年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36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年进出口总额559110万元,比上年下降32.9%。其中,出口额38185万元,增长42.4 %;进口额520925万元,下降35.4%。

实际使用外资3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2.3%。

七、财政、税收、金融

全年全部预算收入完成199599万元,比上年下降18.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6484万元,下降0.9%。公共预算支出348324万元,下降4.1%。

全年税收收入115418万元,比上年下降35.6 %。

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5577698万元,比年初增加41190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791999万元,比年初增加653022万元。

八、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2024年末绿地面积达725.3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2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4.78%。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8.6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63.2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97%。天然气管线总里程215.8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9.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941,比上年下降4.02%。优良天数296天,比上年增加37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增长3.1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下降3.28%。

九、科技、教育、文化、广播、卫生

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7家,其中本年新增2家。拥有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全年专利授权228项,发明专利97件。

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13所,在校生64380人,各类学校专职教师5102人。

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8个,基层文化服务业中心427个,图书馆 1个,总藏书53.8万册。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5%。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医疗机构623个。其中,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17个,农村卫生室402个。卫生技术人员330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64人,注册护士1498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75.8万人次。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909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12元,比上年增长5.8%。

年末全县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5.9万人,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1.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20.3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34.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5.5万人,城乡居民参保28.9万人。生育保险覆盖人数3.7万人。失业保险覆盖人数4.1万人。工伤保险覆盖人5.7万人。

十一、人 口

全县年末常住人口36.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4万人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34% ,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2144人,人口出生率为5.5‰;全年死亡人口2823人,人口死亡率为7.24‰;自然增长人口减少 679人,自然增长率为-1.74‰。

注:

1、本公报2024年数据为快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量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公报中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