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统计局
2024年5月16日
2024年,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一
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锚定“临港新城”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突出念好“山海经”,做强“土特产”文章,加快构建“一城一廊一海湾”饶平发展新格局。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向好,稳中提质”的态势。
一、综 合
经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县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77.94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98亿元,同比增长5.1%,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9.8%;第二产业增加值124.62亿元,增长5.7%,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9.0%;第三产业增加值156.34亿元,增长3.4%,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1.2%。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1.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5.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6%,金融业增长8.5%,房地产业增幅持平。全县人均GDP为46217元,增长4.6%,约为全省的40.6%,比2023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为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84.9%,比2023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为25.6:33.0:41.4。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1.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5万人,增长0.16‰,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0.4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41%,比上年末提高0.25个百分点。户籍人口103.32万人(公安口径)。人口政策生育率(计生口径) 96.25 %;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生口径)3.33 ‰;人口出生率(计生口径)9.56 ‰;人口死亡率(计生口径)6.23‰,比去年同期提高0.15‰
表1:2024年末全县人口及其构成 | ||
指标 | 年末人口数(万人) | 比重(%) |
年末常住人口 | 81.80 | |
其中:城镇 | 40.42 | 49.41 |
乡村 | 41.38 | 50.59 |
年末户籍人口 | 103.32 | |
其中:男性 | 53.70 | 51.97 |
女性 | 49.62 | 48.03 |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8亿元,增长9.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90亿元,增长8.6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9亿元,增长6.02%;教育支出16.41亿元,增长0.10%;科学技术支出0.15亿元,下降14.4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94亿元,增长3.83%;卫生健康支出8.62亿元,下降1.93%;节能环保支出0.33亿元,增长114.1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4亿元,下降7.50%;交通运输支出2.04亿元,增长2.76%。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16.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86亿元,增长5.34%。全县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99.1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57%,贷款余额175.67亿元,增长15.56%。
2024年全县各类专技人员数10823人,中级职称以上666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1360人。
二、农 业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6.13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农业产值89.89亿元,增长7.1%;林业产值1.28亿元,增长21.2%;牧业产值17.47亿元,下降2%;渔业产值46.97亿元,增长6.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0.52亿元,增长24.1%。
2024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4.74万亩,同比增长0.6%。粮食播种面积36.43万亩,基本持平,其中水稻面积 27.92万亩、番薯5.80万亩,其他粮食作物面积2.71万亩。粮食总产量15.35万吨,增长1.0%,其中水稻产量12.73万吨、番薯产量(5折1)1.79万吨,其他粮食作物0.83万吨;2024年全县水田垦造 980 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3200 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4700 亩。
蔬菜种植面积 14.21万亩,增长0.3%,总产量33.70万吨,增长1.4%;茶叶种植面积15.64万亩,增长0.5%;总产量2.32万吨,增长11.5%;水果种植面积15.51万亩,总产量16.43万吨。
全年生猪饲养量42.76万头,其中出栏27.86万头,存栏 14.90万头。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0.47万吨,增长6.0%,其中海水产品17.47万吨,增长6.3%;淡水产品3.00万吨,增长4.1%。累计清拆传统木质渔排约 1.1 万格、建造新型环保塑胶网箱 5512 格、投放重力式深水网箱 347 口,海鮸鱼预制菜出口欧洲实现“零”的突破。
表2:2024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与总产量情况表 | ||||
农作物名称 | 面积(万亩) | 比增(%) | 总产量
(万吨) |
比增(%) |
粮食 | 36.43 | 0.0 | 15.35 | 1.0 |
蔬菜 | 14.21 | 0.3 | 33.70 | 1.4 |
茶叶 | 15.56 | 0.5 | 2.32 | 11.5 |
水果 | 15.51 | 0.6 | 16.43 | 1.7 |
新圩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汫洲镇入选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2 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 113.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6.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51亿元,增长7.1%。
在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8.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下降27.7%。规上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25.05亿元,下降8.9%。
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317.51亿元,增长2.9%。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35家,比上年增加3家。分行业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五大支柱行业88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1.32亿元,同比增长6.3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5.45%。
表3: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业产值完成情况 | ||||
指标名称 | 企业数 | 全年产值
(亿元) |
现价增长(%) | 占比重(%) |
支柱产业合计 | 88 | 271.32 | 6.35 | 85.45 |
电力生产 | 4 | 85.56 | 0.59 | 26.95 |
陶瓷、玻璃制品制造 | 28 | 7.35 | -14.52 | 2.31 |
食品制造、加工业 | 47 | 98.57 | 23.25 | 31.05 |
其中:水产品加工 | 14 | 15.95 | -16.21 | 5.0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2 | 57.85 | 1.09 | 18.22 |
水族机电制造业 | 7 | 21.98 | -9.32 | 6.92 |
其中:水族制造业 | 5 | 14.73 | -11.09 | 4.64 |
鼓励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05个工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57.05亿元,增长17.3%;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6.42亿元,增长219.1%,均排名全市各县区首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4 家、博士工作站 5 个,16 家企业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称号。“潮州 LNG 接收站建成投产”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益海嘉里粮油基地全面投产,总投资达 84 亿元的大唐电厂“风光火储”项目开工建设,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
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8.25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9.58亿元,同比增长21.7%;民间投资36.13亿元,同比下降37.4%;房地产开发投资11.2亿元,同比增长35.5%。从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2.38亿元,同比增长1.8%;第二产业投资57.05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6.42亿元,同比增长219.1%;第三产业投资48.81亿元,同比下降13.5%。
2024年饶平县资质上建筑业企业共15家,建筑业总产值合计6.06亿元,同比增长1.8%
五、服务业
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73亿元,同比增长3.1%。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总额19.82亿元,同比下降5.9%,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9.28亿元,同比增长12.3%。限上住宿业营业额3501.9万元,同比增长145.1%,限上餐饮业营业额853万元,同比增长3.2%。
2024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7.55亿元,增长5.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57亿元,下降1.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5.6%;金融业增加值8.79亿元,增长8.5%;房地产业增加值24.41亿元,增幅持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54.92 亿元,下降0.3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下降6.6%。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14.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0%,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4.0%。
六、对外贸易
2024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93101.15万美元(业务口径),同比增长11.4%。其中,进口总额67762.81万美元,同比增长17.8%;出口总额25338.34万美元,同比下降2.8%。主要五大类出口产品呈现“二降三增”态势。其中,水产食品类出口总额9726.83万美元,同比下降20.2%;其它食品类出口总额821.89万美元,同比下降14.1%;陶瓷产品类出口总额6443.13万美元,同比增长15.8%;机电产品类出口总额4116.13万美元,同比增长22.5%;其它产品类出口总额4230.36万美元,同比增长5.9%。
表4:2024年主要产品出口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出口总额(万美元) | 比上年增长(%) |
水产食品类 | 9726.83 | -20.2 |
其它食品类 | 821.89 | -14.1 |
陶瓷产品类 | 6443.13 | 15.8 |
机电产品类 | 4116.13 | 22.5 |
其它产品类 | 4230.36 | 5.9 |
七、交通、旅游
2024年全县境内公路路线长度2750.5公里,其中:境内高速公路里程114.5公里。境内公路基础设施投入资金0.53亿元,改造路段33.5公里,新铺设水泥路面33.5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 88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 102万人次。民用汽车保有量90865辆,交通事故件数261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65人,交通受伤人数200人。全县三大通信运营商业务总量6.28亿元,通信业务总收入6.01亿元,年末移动电话总户数 708480 户,年末固定电话总户数83747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47201户。5G 信号实现中心城区连续覆盖,建成充电桩 143 台,成功入选全省首批 15 个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县。
2024年,全县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37.51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577.1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0.75亿元,增长29.5%。全县星际饭店数2个,星际饭店的客房总量276间。2024年我县获评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全国最大八角形土楼道韵楼完成修缮、对外开放,西澳岛风景区、青岚怪臼谷景区获评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新圩镇西山村入选 2025 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2 镇 4 村12入选省、市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新增金宿级、银宿级乡村民宿和银品级乡村酒店各 1 家。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4年末,我县有中小学校221所,其中普通中学学校数51所,小学学校数170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2所。在校学生总数为125192人,其中: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17619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3025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数2251人,小学学生数5516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100人。幼儿园120所,在校学生数19807人。全县中小学共有专任教师8618人(含民校),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76.1%,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数115人,普通中学教师数3697人,小学教师数3411人。幼儿园专任老师1375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 100%,近两年在广东省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韩山师范学院附属三饶中学揭牌成立,深圳实验学校托管帮扶饶平二中。
2024年末,全县专利授权数1296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末,全县现有文化站21个、剧团3个,县级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3.1万册,体育场馆数1个。文学作品获市以上奖励15篇,创作美术书法摄影作品1261个,音乐曲艺作品12个。年末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649个(包括个体、私营),其中等级医院5个,医院、卫生院26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934张,卫生机构人员数3725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396人,其中医生在编人员(包括执业和助理执业医生)1063人,注册护士在编人员973人。县中医医院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顺利晋级为三级综合医院,并成立饶平医疗系统首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24年度全县获国家赛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2枚,获省赛铜牌9枚。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61元,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5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3元,增长5.1%。
2024年全县离退休退职人员(含机关、企业)55014人,发放离退休、退职人员(含机关、企业)养老保险待遇总额179262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含机关、企业)7699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2163人。
2024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095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71人,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21个,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730张。县新殡仪馆建成投用。“三个三”集中清脏治乱全面铺开,累计拆除农村废弃构筑物面积超 27 万平方米,整治“三线”852 公里。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4年全县人工造林面积(含补植)2.214万亩,其中防护林0.15万亩,其他林2.064万亩;森林保存面积165.8万亩,比去年下降0.04%;森林覆盖率63.8%;迹地更新面积2.25万亩;当年木材增长量440932立方米;当年木材生长量519350立方米。林业产业持续壮大,新增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我县获评2024 年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及专业表现奖两项奖项。
2024年全县环评项目总投资36.3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0.40亿元。工业废水排放量96.7万吨。工业烟(粉)尘产生量5469吨,工业烟(粉)尘排放量405吨,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1441吨。县城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7%,农村污水治理率提升至 82.15%,凤江桥国考断面连续 10 年达到国考标准,黄冈河成功入选省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名单,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连续 4 年达到省考核要求,荣获全省生态系统“苦干实干、争先创优”典型案例。开工建设 2 个“光伏+建筑”试点项目和 13个新型农村集体光伏建设项目,成功入选“光伏+建筑”、“社村”合作等省级试点。
全年全县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2.91%,火灾事故142件,死亡人数3人,火灾损失金额207.4万元。全年民事案件发案数2057宗,犯罪人数656人,其中青少年人数(年龄25周岁及以下)98人。
注:
1.公报中2024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口径为在地统计。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公报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5、资料来源: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对外贸易数据、科技数据来自县工信局;旅游数据、文化数据、体育数据来自县文广旅体局及县文联;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税收数据来自县税务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县民政局;社保数据、人才数据来自县人社局、社保局;生产经营性事故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案件立案数据来自县人民法院;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饶平调查队;其余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