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仙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仙居县统计局
2025年3月28日
2024年,仙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以“赶超突进”为主题主线,加快打造“四个仙居”和现代化中国山水画城市。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优化、质态向好,交出了难中求成、进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一、综 合
地区生产总值。根据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9.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5.0%)、全省(5.5%)和全市(6.0%)2.5、2.0和1.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39.42亿元,增长10.6%,其中工业增加值118.0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89.51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8:39.9:54.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8051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306美元),比上年增长8.2%。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GDP核算制度规定,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326.37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07亿元、130.02亿元和177.29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5.8:39.8:54.3。
人口情况。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18105人,其中男性人口266955人,女性人口251150人,男女性别比为106.3:100。全年共出生3136人,死亡3209人,人口出生率6.05‰,死亡率6.19‰,人口自然增长率-0.14‰。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3.4万人,城镇化率为57.1%。
就业和再就业。全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698人,2246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366人。
财政收支。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48亿元,增长24.4%。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7.75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增值税6.64亿元,比上年下降20.9%;企业所得税2.88亿元,增长33.5%;个人所得税1.47亿元,下降7.9%。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63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教育支出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40亿元,增长43.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3亿元,增长2.1%;卫生健康支出4.93亿元,下降20.3%。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22.59亿元,比上年增长0.7%;林业产值2.18亿元,增长6.0%;牧业产值6.07亿元,增长23.4%;渔业产值1.04亿元,增长11.0%。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8%,总产量8.46万吨,增长2.4%。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5%。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13.92万吨,比上年下降1.3%;水果产量11.88万吨,增长0.2%,其中杨梅产量7.84万吨,增长2.5%;中草药材产量1.40万吨,增长0.5%。年末生猪存栏14.57万头,比上年增长21.0%,全年出栏16.14万头,增长27.8%;年末家禽存栏67.43万只,下降26.2%,全年出栏213.06万只,增长43.0%。猪牛羊等肉类产品总产量1.63万吨,比上年增长27.2%,其中,猪肉产量1.34万吨,增长25.1%。禽蛋产量1578吨,下降6.7%;牛奶产量590吨,增长8.5%。
农业产业。仙居杨梅、仙居鸡入选浙江省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仙居杨梅位列全国果品品牌声誉评价第9、杨梅类第1,入选省级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承办浙江土特产·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开发升级杨梅干、梅茶鸡蜂礼盒等20余款伴手礼产品,神仙大农实现营收增长105%。新增白术、元胡等中药材28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003亩、改造提升6465亩,扩面提质油茶2万亩。“神仙梅农”入选全省首批“浙农智富”品牌。
农村建设。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县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40%。创成省级未来乡村8个。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被评为浙江数字乡村省级试点十佳县。仙居(杨梅)共富产业园项目入选全省“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安岭乡光伏共富项目并网投产,新增共富工坊42家。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1.0%。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2024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8.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10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全县2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7.03亿元,增长12.7%。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27大行业中1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七大主要行业4增3降。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55亿元、6.56亿元、19.50亿元、3.81亿元,比上年增长68.7%、30.6%、30.3%、2.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02亿元、18.48亿元、3.32亿元,下降0.1%、4.4%、6.2%。产销衔接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2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产销率达97.7%。企业效益持续向好,实现利税总额3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利润总额28.48亿元,增长6.5%。
工业创新转型。连续两年捧回“浙江制造天工鼎”。浙江神洲药业有限公司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省生物医药产业领军型企业,新增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5家,浙江艾克电器有限公司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1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134.24亿元,比上年增长41.4%;新产品产值率40.8%,比上年增长7.7个百分点。新兴动能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6.08亿元、34.75亿元、67.12亿元,比上年增长64.1%、19.9%、19.4%。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达24.19万元/人,比上年提高9.6%。
建筑业。全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1.7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55家,完成建筑业产值9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省内建筑业产值84.94亿元,增长16.7%,省外建筑业产值10.20亿元,下降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0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4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5%(含金台铁路仙居段),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3.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9%。民间投资增长12.1%,其中民间项目投资下降2.3%。制造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39.6%,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32.2%,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激发仙居新质生产力蓬勃动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7%。重点项目建设有新突破,杭温高铁全线贯通,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按下达产“加速键”。
房地产开发。全年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85.2%。房屋施工面积221.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5%。商品房销售面积20.6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6.21万平方米,下降26.2%。商品房销售额21.13亿元,比上年下降38.0%。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019.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5.68公里。年末汽车拥有量121844辆,比上年增加5148辆,增长4.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14482辆,比上年增加4945辆,增长4.5%;新能源汽车拥有量15486辆,比上年增加6051辆,增长64.1%。
邮电通信。年末全县邮电局35所,其中邮政局19所。实现邮电业务收入6.9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电信、移动、联通等业务收入5.33亿元,增长6.6%。累计建成5G基站1827个。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8973户,比上年下降5.3%,移动电话用户557832户,增长5.6%,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355038户,增长25.3%。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3486户,比上年增长5.5%,手机上网用户484859户,增长1.2%。
全年全县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3654.27万件,比上年下降3.6%;完成业务收入3.44亿元,下降7.5%。
六、国内贸易、旅游
贸易业。202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95亿元,比上年增长5.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3.41亿元,比上年增长5.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53亿元,增长5.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餐饮收入12.78亿元,增长41.3%。全年全县网络零售额39.43亿元,比上年增长3.8%。
商品市场。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0个,全年实现成交总额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2个。
市场主体。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0888家,比上年下降16.3%。其中,新设企业2316家,新设个体工商户8512家。年末在册市场主体62656家,比上年增长9.4%,其中,企业13410家,个体工商户47328家。
旅游业。连续6年入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年接待游客626万人次,增长12.0%,其中过夜游323万人次,增长16.2%。环神仙居旅游公路获评全国“最具人气的路”称号。度假旅游发展案例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环杨丰山田园公路入选全国2024年度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神仙居旅游度假区列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推荐名单,温都水城酷塔水世界、仙山天空之城等4个文旅项目对外营业。全县共有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3个;共有旅行社17家,其中星级品质旅行社11家。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年全县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62.11亿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出口59.40亿元,下降5.0%;进口2.72亿元,下降30.5%。在出口企业中,生产企业出口40.32亿元,增长1.4%;三资企业出口8.61亿元,比上年下降14.9%;外贸企业出口10.47亿元,下降17.0%。在出口产品中,机械制造类1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橡塑制品类4.57亿元,增长11.8%;工艺美术品类16.59亿元,增长5.9%;医药化工类20.67亿元,下降12.8%;其他类出口4.09亿元,下降10.0%。从出口目的地看,出口东盟3.47亿元,增长5.6%;出口欧盟16.68亿元,下降1.5%;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71亿元,下降3.7%;出口美国13.02亿元,下降15.2%。累计新增出口实绩企业24家,新增浙江省出口名牌3家。建立全市首个“海外仙居”联络服务站。
累计培育省级公共海外仓4个、市级海外仓4个,数量居全市首位。
利用外资。2024年,全县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1个,比上年增长83.3%。合同利用外资735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
八、金融、保险
银行业。202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32.30亿元,比年初新增44.2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826.23亿元,比年初新增44.87亿元,增长5.7%。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559.45亿元,比年初新增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9.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19.70亿元,比年初新增12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919.45亿元,比年初新增124.47亿元,增长15.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比率为110.50%。
保险业。全年全县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人身险保费收入7.91亿元,增长17.1%。各类赔款和给付5.66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85亿元,比上年增长35.1%;人身险赔付支出1.82亿元,增长43.9%。
九、科技、教育
科技创新。创新浓度持续凝聚。2024年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4家,累计高新技术企业123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有效累计453家。新增省高企研发中心5家,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科技孵化器考核评价获优。2024年省级“尖兵领雁”重点研发项目3项。全年专利授权数905件,比上年下降2.3%,其中发明专利122件,增长3.4%,实用新型专利568件,增长6.2%,外观专利215件,下降21.2%。全县新增“品字标”企业3家,累计32家。
教育事业。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仙居学校开学,新增学位3240个。华师大附属仙居学校、横溪幼儿园投入使用,仙居县第一高级中学、下各幼儿园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2所,在校学生总数65481人,专任教师4837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9798人,专任教师992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3676人,专任教师201人;普通初中17所,在校学生14460人,专任教师1199人;小学32所,在校学生27568人,专任教师1626人;幼儿园55所,在园幼儿9794人,专任教师78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85人,专任教师35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建设。永安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对外开放。建成乡村艺校20家、新增和合书吧1家、文化驿站1家、旅游驿站2家。新增双庙乡根雕博物馆和朱溪杨丰山大米展示馆2家省级乡村博物馆,仙居生物多样性博物馆获评浙江省星级乡村博物馆。全县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100.40万册。送电影下乡3900场、送培训下乡1800余场、送展览下乡341场、送戏曲下乡120场、送综艺下乡30场。新发现9000年前的大型墓葬,为目前上山文化中规格最大、等级最高的墓葬。举办仙居下汤遗址发现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下汤遗址入选“2024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年末全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16项,市级36项,县级122项。
卫生事业。健康屏障越筑越牢。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人数14.7万人,家庭医生居民签约21.9万人。60岁以上老人流感免费接种37180人。45-70岁人群免费胃癌筛查6000名,40-70岁肺癌高危人群免费筛查1500名。新增急救站点1个,新增配置AED87台。年末全县卫生机构300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38个,村卫生室87个,门诊部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917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14人,注册护士1735人,分别增长2.1%和0.3%。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379张,比上年下降2.6%,其中,医院1848张,卫生院363张。全年全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42.4/10万。全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47‰,其中,婴儿死亡率2.73‰。全年全县有4911人次参加无偿献血。
体育事业。全民健身热潮奔涌,全年累计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105场(次),吸引了11800人次参与其中。全县新建21个基层体育场地设施,新增约1万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包括1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2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个城市百姓健身房、6个农村百姓健身房、5个国球“两进”(国球进公园、进社区)、6个球类场地。持续开展仙居县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累计完成1800人次监测服务并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共获得省级赛事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5枚,市级赛事金牌38枚、银牌28枚、铜牌12枚。2024年体彩销量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十一、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居民收支。2024年我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13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8356元和33138元,比上年增长5.2%和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76,比上年缩小0.03。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487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7912元和27808元,比上年增长7.7%和9.3%。
2024年末全县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63辆;计算机70台;移动电话260部;彩色电视机153台、电冰箱(柜)115台、洗衣机98台、空调160台、热水器102台。
社会保障。年末全县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3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5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9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0.9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6.75万人、13.19万人和10.8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330元/月,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提高50元。企业退休人员年人均养老金为2826元/月,比上年增长4.2%。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从1月开始提高至1809元/月,比上年增长9.2%。
年末低保在册人员8187人,其中城镇255人,农村7932人。全年低保资金(含低保老年人基本生活补助)支出9659.56万元,比上年增长5.4%。全县共有各类养老机构9个,床位1419张,年末在院老人622人。共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31家。全年共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724人,资助参保资金475万元,累计医疗救助17.89万人次,直接救助资金2791万元。全年发行各类福利彩票6678万元,比上年增长31.4%,筹集公益金246万元。
十二、生态建设、社会安全
生态建设。绿色底蕴深耕厚植。全年完成国家造林任务2055亩,占计划任务2000亩的102.8%,其中退化林修复2055亩。全面完成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14610亩,占计划任务11000亩的132.8%。生态家底成色更足。全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达99.2%,居全市第1、全省第4;PM2.5年均浓度为20.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7%。全县14个县控及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水质综合指数为2.38,居全市第1、全省第4。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7.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社会安全。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实现“平安仙居”二十连创。“永安盾”县域网络数智治理体系获评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全县刑事立案下降3.6%,其中电信网络诈骗刑事立案下降7.1%。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包括工矿商贸、道路运输、铁路交通)1起、死亡0人,事故起数比上年降66.7%,死亡人数比上年降100%。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核实数以《仙居统计年鉴—2024》公布的数据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警情发案数来自县公安局;新增城镇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金、抚恤金等数据来自县人力社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美丽乡村建设、“神仙大农”等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汽车拥有量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政业务、快递业务等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网络零售额、货物进出口、外商投资、利用外资等数据来自县商务局;商品交易实体市场和交易额、市场主体、专利、“品字标”企业等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管局;旅游、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数据来自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市人民银行;商业保险数据来自台州银保监分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高企研发中心、省级科技孵化器、省级“尖兵领雁”重点研发项目等数据来自县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体育、体育彩票等数据来自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困难群众参保、医疗救助等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低保、养老机构、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数据来自县民政局;造林面积、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等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仙居分局;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数据来自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各类生产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等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它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