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和“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工作要求,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重大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紧扣县委“六条实践新路”,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经济发展保持平稳,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高。
一、综合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经济总量排全州第8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55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1.02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52.84亿元,增长1.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2%、20.7%和52.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3825元,比上年增加1885元。
二、农业
202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57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总产值36.3亿元,比上年增长4.6%;林业总产值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牧业总产值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渔业总产值0.33亿元,比上年增长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1.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35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81亿元,比上年增长5.2%。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6.59万亩,同比增长0.9%,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2.6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3.94万亩,同比增长1.6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4.58万亩,比上年下降1.3%;烤烟种植面积0.825万亩,比上年增长2.6%;蔬菜种植面积21.72万亩,比上年增长1.2%;中药材种植面积3.18万亩,采摘茶园面积18.53万亩,年末果园面积21.1万亩。
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97980.88吨,产量比上年增长1.4%。其中,秋粮产量84453.77吨,比上年增长2.1%。茶叶、水果、蔬菜及食用菌、中药材产量分别为7106.25吨、96063.79吨、374499.28吨和31840.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17.7%、8.5%和11.3%。
表12022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吨) | 15744.25 | 5.74 |
猪肉(吨) | 9265.38 | 8.03 |
牛肉(吨) | 2003.89 | -7.98 |
羊肉(吨) | 462.09 | -5.8 |
活牲畜(除猪、牛、羊外)(吨) | 364.28 | -5.22 |
禽肉 | 3648.61 | 3.98 |
蜂蜜(吨) | 17.75 | 1.84 |
禽蛋(吨) | 2369.8 | 11.84 |
牛出栏(头) | 15529 | -8.85 |
猪出栏(头) | 102626 | 7.55 |
羊出栏(只) | 27596 | -8.44 |
家禽出栏(只) | 2065658 | 4.65 |
全年水产品产量1025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919.03吨,比上年增长-6.3%。
三、工业、用电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1.13亿元,比上年下降10.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8%。
图3平塘县2017—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同比增速
图4平塘县2017—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从产品种类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生产工业产品17种,产销率95.3%。
表2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石灰石(万吨) | 322.26 | 7.1 |
精制茶(吨) | 206.67 | -45.6 |
人造板(万立方米) | 0.3 | -92.6 |
商品混凝土(万立方米) | 59.38 | -12.3 |
砖(亿块) | 4.73 | -66.9 |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万平方米) | 270.63 | -24.7 |
烟花鞭炮(吨) | 37723.27 | -12.6 |
自来水生产量(万立方米) | 4958 | 16.8 |
中成药(吨) | 1139.94 | 5.3 |
家具(万件) | 64.39 | -14.6 |
包装饮用水(万吨) | 8.65 | -51.6 |
水泥混凝土电杆(万根) | 0.41 | -94.5 |
建筑用天然石料(万立方米) | 7.78 | 267 |
蚕丝被(万条) | 1.26 | -95 |
服装(万件) | 29.62 | -43 |
鞋(万双) | 28 | -74.7 |
有机肥(吨) | 2.77 | 37.1 |
全年资质内建筑业共有16家联网直报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67亿元,同比增长36.3%。竣工产值4.39亿元,同比增长-34.8%。
图5平塘县2018—2022年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8%,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4.3%。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1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3.4%,其中,住宅投资2.9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0.7%;
表32022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万元) | 31427 | -73.4 |
#住宅 | 29219 | -70.7 |
土地购置费 | 2934 | -48.1 |
房屋施工面积(平方米) | 393200 | 3.9 |
#住宅 | 339384 | 4.6 |
商品房销售面积(平方米) | 152556 | -38 |
#住宅 | 149867 | -33.1 |
商品房销售额(万元) | 59967 | -37.2 |
#住宅 | 57097 | -32.6 |
土地购置面积(平方米) | 25899 | - |
图6平塘县2018—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五、消费市场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2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商品销售额(营业额)按行业类型分,批发业商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1%;零售业商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住宿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7%;餐饮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1.4%。
图7平塘县2018—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备注:2019年数据为第四次经济普查修订数
2022年,我县过夜游客数91.4469万人次,国内过夜游客数91.4094万人次,入境过夜游客数375人次。
六、财政和金融
202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52亿元,比上年增长0.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5亿元,比上年增长6.7%。税收收入3.31亿元,比上年下降12.6%,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36.3%。
表42022年财政收入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财政总收入 | 55243 | 0.9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33463 | 6.7 |
税收收入 | 33060 | -12.6 |
车辆购置税 | 1378 | -34.9 |
消费税 | 4200 | 23.4 |
增值税 | 13474 | -13.3 |
企业所得税 | 3108 | -34.2 |
个人所得税 | 1592 | 24.5 |
资源税 | 202 | -19.2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790 | -38.8 |
房产税 | 943 | 70.8 |
印花税 | 221 | -23 |
城镇土地使用税 | 280 | -2.8 |
环境保护税 | 30 | -45.5 |
土地增值税 | 840 | -83 |
车船税 | 719 | 8.1 |
烟叶税 | 604 | 25.6 |
耕地占用税 | 1063 | 11.2 |
契税 | 3613 | 265.6 |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教育支出6.77亿元,与上年持平;科学技术支出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节能保护支出1.52亿元,比上年下降21.3%;农林水事务支出7.38亿元,比上年下降1.8%。
表52022年财政支出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304758 | 1.7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27371 | -36.5 |
国防支出 | 277 | 1.8 |
公共安全支出 | 10124 | 3.7 |
教育支出 | 67676 | — |
科学技术支出 | 1620 | 14.9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5637 | 169.7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32233 | 33.8 |
卫生健康支出 | 24458 | 88.8 |
节能保护支出 | 15165 | -21.3 |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 6701 | -12.6 |
农林水事务支出 | 73788 | -1.8 |
交通运输支出 | 8188 | 5.3 |
资源探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 | 2883 | 221.1 |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 | 206 | 3 |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 5348 | 389.3 |
住房保障支出 | 11579 | -24.4 |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支出 | 668 | 131.9 |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 2095 | 3 |
其他支出 | 196 | -56.2 |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4.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7%。其中,住户存款65.52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为78%;非金融企业存款10.78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为12.8%;财政性存款1.55亿元,机关团体存款6.14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6.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3%。其中,住户贷款64.87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41.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91.51亿元,比重为58.5%。
表62022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万元) |
一、各项存款 | 840154 |
(一)境内存款 | 839931 |
1.住户存款 | 655197 |
(1)活期存款 | 316312 |
(2)定期及其他存款 | 338885 |
2.非金融企业存款 | 107797 |
(1)活期存款 | 67227 |
(2)定期及其他存款 | 40570 |
3.财政性存款 | 15526 |
4.机关团体存款 | 61412 |
5.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 — |
(二)境外存款 | 223 |
二、各项贷款 | 1563823 |
(一)境内贷款 | 1563797 |
1.住户贷款 | 648679 |
(1)短期贷款 | 226549 |
消费贷款 | 64115 |
经营贷款 | 162434 |
(2)中长期贷款 | 422129 |
消费贷款 | 232334 |
经营贷款 | 189795 |
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 915118 |
(1)短期贷款 | 61695 |
(2)中长期贷款 | 853423 |
(二)境外贷款 | 27 |
七、交通
2022年,全县境内公路线路总里程2672.83公里,高速公路65.69公里,养护里程103.03公里,公路里程达2504.11公里。
年末公交营运车辆达到51辆(其中18辆燃油公交车、33辆为新能源电动公交车),营运线路16条。年末有3家营运出租汽车公司,共投放营运出租汽车155辆(其中16辆燃油出租汽车、139辆为新能源电动出租汽车)。
2022年,全县公路营运客运量28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5万人/公里,公路营运货运量442万吨,货运周转量75033万吨/公里,总周转量增速较上年增长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2年,全县学校数113所,在校人数57796人。其中,小学学校数47所(其中教学点1所),小学在校学生25315人;普通中学学校数9所(其中九年一贯制1所),在校学生10906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5419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5352人(其中学历双提194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58人;幼儿园53所,入园儿童数10646人。小学入学率99.97%,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率96.5%。
全县教职工数4596人,其中在编3458人,专任教师3496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数1585人,在编教师648人,专任教师802人;小学教职工1396人,在编教师1373人,专任教师1281人;普通中学教职工1004人,在编教师898人,专任教师859人;普通高中教职工490人,在编教师421人,专任教师439人;县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98人,在编教师95人,专任教师92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23人,在编教师23人,专任教师23人。
全年教育支出67676万元,比上年增长0.03%。教育投入占 2022年GDP 的6.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2.2%。
九、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拥有乡镇宣传文化中心11所,公共图书馆 1 个,艺术馆(文化馆) 1 个,电影院1家,电视覆盖率98%,电视覆盖率98%,广播覆盖率77.18%(按覆盖到村来计算)以上。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计生机构153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9家(分别是:平塘县卫生健康指导中心、平塘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平塘县县卫生健康财务服务中心、平塘县老龄工作服务中心、平塘县120急救中心、平塘县人民医院、平塘县中医医院、平塘县妇幼保健院、平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家,村卫生室126家,民营医院8家,个体诊所10个。共有编制994人,现有在编人员838人。全县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39人(含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19人,副高级职称121人,中级职称206人,初级职称1064人。全县包括民营医院共有执业医师387人,执业助理医师227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1849张;执业护士1032人,全县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有村卫生室人员194人(全部为中专以上学历)。
十、人口与就业
全县户籍总人口33.30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9131万人,乡村人口25.393万人。户籍人口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7.5795万人,女性人口157266万人。全县常住人口23.1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0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53人。
表72022年人口数据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年末数(人) | 比重(%) |
年末户籍总人口 | 333061 | 100 |
按城乡分 | ||
城镇 | 79131 | 23.8 |
乡村 | 253930 | 76.2 |
按性别分 | ||
男性 | 175795 | 52.8 |
女性 | 157266 | 47.2 |
按年龄结构分 | ||
0—17岁 | 73427 | 22 |
18—34岁 | 87781 | 26.4 |
35—59岁 | 122437 | 36.8 |
60岁及以上 | 49416 | 14.8 |
十一、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35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91元,比上年增长6.7%。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8742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4625人,比上年增长0.0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9838人,比上年增长3.7%;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4279人,比上年增长11%。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7861人,同比下降0.28%;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1700人,同比下降0.42%;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143人,同比增长2.57%。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120人,比上年增长7.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738人,比上年增长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