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西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生保障扎实有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经济总量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6071979万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916809万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4155170万元,增长3.6%。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1.6:68.4,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力分别为2.1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
二、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931万元,比上年下降3.7%。其中,税收收入86999万元,增长1.7%。
财政支出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918万元,比上年增长0.1%。全区用于社会保障、城乡社区、教育等民生方面的支出152404万元,增加0.3%,占全部支出的98.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696万元,下降10.4%;城乡社区支出16144万元,增长39.9%;教育支出43360万元,增长0.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455万元,增长175.5%。
三、工业
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3]企业共有1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3%。工业总产值4573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140333万元,增长22.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18239万元,增长46.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324955万元,增长19.8%;集体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10873万元,下降23.7%;私人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121548万元,增长3.1%。资产合计1574438万元,下降3.2%。营业收入471912万元,增长12.2%。利润总额-78244万元,增长17.8%。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建筑业 年末全区资质建筑业企业共有116户。全年完成总产值654594万元,比上年下降32.4%;竣工产值288852万元,增长66.8%,竣工率44.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6万平方米,下降29.8%。总产值中,建筑工程产值563508万元,占比86.1%,下降31.1%;安装工程产值75457万元,占比11.5%,下降37.7%;其他产值15629万元,占比2.4%,下降47.2%。
房地产开发 年末全区商品房销售项目共有7个。全年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3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3亿元,分别下降28.2%和10.2%。
五、固定资产投资
总量与结构 全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331985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7%。其中,房地产投资61316万元,占比18.5%,下降8.4%;建设项目投资270669万元,占比81.5%,下降45.8%。
重点经济项目 全年重点推进项目85个,总投资约41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5个,新开工项目5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
六、国内外经贸和旅游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0亿元,比上年增长5%。
国内招商 全年实际到位内资218.20亿元。签约项目省外亿元项目34个,落地亿元项目17个。
对外经贸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6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32亿美元。
旅游 年末全区拥有星级标准酒店8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5家。旅行社注册118家。
七、教育
教育资源 年末全区共有公办中小学32所,班级579个,在校学生22992人。其中,小学21所,在校学生14622人;初中9所,在校学生5917人;完全中学1所,在校学生1616人,高级中学1所,在校生837人。幼儿园40所(含6所停办),在园幼儿411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1.7%。民办学校9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0人。
教育投入 全年教育经费投入55571.44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2832.24万元,事业收入2595.90万元。为家庭困难的高中学生发放补助2.6万元、免学费资金0.6万元,为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补助16.56万元。
教师队伍 年末全区共有系统内教职工1936人。硕士研究生299人,占比15.4%;正高级教师11人,占比0.6%,高级教师815人,占比42.1%。十四五期间,省级骨干教师15人,市级骨干教师171 人,区级骨干教师403人,共589人,占比30.4%。2024年,招聘选聘新教师25人。
八、科技
科技产业 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9家,雏鹰企业1家,瞪羚企业1家。成功推荐1个项目申报市级“揭榜挂帅”项目、2个项目申报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推荐2个项目申报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1个项目被评为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家企业项目被评为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推荐大连大学—西岗科技园成功申报大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
品牌创新 全年成功申报1项市级“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项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4家企业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奖。2024年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5项产品进入辽宁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2家企业成功认定2024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企业项目成功参与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申报;西岗区成功获评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
科技成果转化 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54.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1.8%。
九、文化和体育
文化 全年举办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圈等特色非遗活动60场,举办下基层艺术和曲艺培训100场。举办展览20次,组织文艺活动145次,举办训练班206班次,训练班结业26256人次。
体育 全年高质量承办第22届亚洲壁球团体锦标赛、大连市民羽毛球健身大赛,举办“西岗杯”大连国际武术文化节、“区长杯”足球联赛等12项精品赛事活动,其中国际赛事1项、市级赛事5项、区级赛事6项。年末有业余体校1所,业余体校在校生428人,有专职教练员2人,兼职教练员20人。
居民健身 全年完成5个街道6套36件室外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更新修复355件室外健身设施,建设17个室外乒乓球场地、1处篮球场地、1处羽毛球场地。
十、卫生
卫生资源 年末全区共有医院24所,其中,综合医院8所、中医医院6所、专科医院7所、护理院3所,共有床位1484张。年末全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个,门诊部5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4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共有卫生从业人员566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544人,其他人员1116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976人、注册护士2212人、药剂人员19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59人。
十一、人口和就业
人口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70161人。其中,男性人口 128903人,女性人口141258人。
人口监测 全年共办理夫妻共同生育一孩生育登记单687张,二孩生育登记单137张,三孩生育登记单6张。兑现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1748.88万元、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采暖费补贴3.24万元、无工作单位退休人员独生子女父母补助费310.70万元、双方无工作单位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2.01万元。
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972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805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31人,扶持创业带头人201人。全年开展免费技能培训30期,累计培训人数1016人。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595个。全年累计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366.94万元,人才补贴资金312.91万元。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2场,提供用工岗位5952个。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
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9941元,同比增长4.9%。
社会救助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925元提高至972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月人均1850元提高至1940元。在保城市低保家庭568户、675人,保障面0.225%,年发放低保金914.99万元。城市特困人员167人,年发放特困供养费344.21万元。为550户困难家庭发放2023-2024年度采暖费70.67万元。
社会福利 年末全区常住老年人口8.9万,占总人口的29.2%,其中,低保老人186人,85-89周岁老年人口4829人,90-99周岁2987人,百岁以上56人。全年发放各种补贴1326.67万元,其中为85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313.21万元,为困难老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55人次4.44万元,为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发放生活补助经费139人次9.02万元。现有养老机构30所,养老床位1657张,入住1159名老年人。
社会事务 年末全区共有社区社会组织494个、社会团体1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17个。全年为4名孤儿、2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贴75.83万元,为254名符合减免殡葬服务费条件的人员减免费用37.24万元,为24名托管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及6名遗属发放退休金及遗属费共计276万元。
残疾人事业 全年为3名听力残疾儿童、6名言语残疾儿童、39名孤独症儿童、8名肢体残疾儿童、16名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为1名儿童提供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对1名低保贫困精神残疾人进行了住院康复治疗,为85 例白内障患者提供白内障手术治疗,为残疾人发放各类辅助器具200件。新办理残疾人证165个,换发残疾人证168个。办理集中托养30人,居家安养193人次。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4期,实名培训残疾人63人次。
市民服务 全年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受理各类诉求合计28943件,办结28817件,其中按时反馈率99.99%,办结率99.56% ,有效回访率98.72%,有效诉求满意率94.18%;综评分76.12,综评分在全市12个区市县中位居第1位。全年人民网“领导留言板”6个板块共受理转办诉求326件,同比下降11.89%。总体办结回复率100%,评价率85.28%,满意率97.48%,各板块的回复率、评价率及满意率均超出市级实绩考核指标。
十三、住房和城区建设
燃气和供热行业管理 全年累计抽查检查燃气用户2355户(次),完成隐患整改993处;解决6个未通气小区共计2202户居民通气问题;督促燃气企业改造市政燃气管网6.64公里。督促供热企业自筹资金1118万元,完成17台燃煤锅炉、11座换热站、0.69公里市政管网及2.14公里庭院管网的维修改造;针对辖区128户居民重复投诉供热问题开展靶向治疗;指导各供热企业完成2615块居民室温远程测温表安装。
房屋应急排险维修 全年投入专项资金523.5万元,对4个未改造老旧小区房屋危险点进行全面排查,逐一维修。开展“住无忧”专项维修工程36项,预计划拨794万,惠及居民6100余户。
公有住房出售 全区共有公有住房约1.3万套,其中,可出售套数约0.8万套,弃管房产及出售手续不全套数约0.5万套。截至年末,我区共完成出售公有住房0.7万套,其中,2024年共出售公有住房904套。
优化审批服务 全年共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36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27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18件,起重机械使用登记5件。
背街小巷环境治理 全年完成119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维修车行道11900余平方米,人行道14500余平方米,边石4638余米,维修窨井盖125处,新增绿地面积3000平方米,补植树木1480余棵,清理私设停车器(锥)1000余处。
市容环境 全年为整治辖区市容环境“脏、乱、差”问题共出动人员3.85万余人次,车辆1.17万余台次,规范整治各类占道经营1.77万余处,清理野广告564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1.59万余处。
绿化园林 全年完成鲜花摆放项目,累计在胜利路、中山路等4条路街悬挂吊篮395组三茬,在东北路、长春路、北京街3条路街447组护树池花箱栽植花卉三茬,在黄河路38组花箱内栽植应季花卉。对东快路两侧绿化景观进行提升,共补植乔灌木607株,各类造型球697株,栽植绿篱560平方米。对疏港路融创壹号院约2490平方米地块,进行地面平整、渣土清排,补植银杏200株,栽植冬青5000株;积极组织开展行道树修剪工作,累计修剪树木约4600株,出动人次2400人次。完成辖区花卉栽植和人民广场地摆工作,累计栽植14万株,补植模纹绿篱850平方米,草坪20000平方米,灌木2800株,乔木820株。
垃圾分类 全年共打造垃圾分类样板小区37个、生活垃圾“不落地”街区1个,建设垃圾分类标准化厢房25个,提升垃圾投放点位30个。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38%。
十四、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3,PM2.5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全年优良达标天数318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8.8%。辖区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辐射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各类环境安全风险平稳可控。
行政许可 全年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许可业务8件,网上备案建设项目379件。办理排污许可证许可业务34件。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许可业务45件。审批按时办结率100%。
十五、市场监督管理
登记注册和行政许可 年末全区企业总数20520户,个体工商户总数31889户。全年新设立企业2520户,比上年下降13.91%;新设立个体工商户6046户,比上年增长19.72%。
知识产权保护 年末全区各类经营主体、科研院校以及个人等有注册商标1.6万余件,专利拥有量近4400件,其中发明专利近1000件、外观设计近400件、实用新型近3000件。
食品安全监管 全年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326批次,有效排查食品安全风险。
注:
【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指标数据在年报时可能还有调整。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5】年末户籍人口情况为区公安分局统计口径。
【6】财政收支、国内外经贸旅游、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人口和就业、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市民服务、住房和城区建设、环境保护、市场监督管理等内容均使用部门统计数据。
红黑统计公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