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甘孜县统计局

2025年4月24日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奠定坚实基础

1、 综 合

全县辖21个乡镇,4个社区,194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6861.9平方公里。

根据州统计局统一核算,2024年甘孜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74686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13万元,比上年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2217万元,比上年增长-2.3%; 第三产业增加值191656万元,比上年增长7.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0.72%、-3.57%和92.85%;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6个、-0.2个和5.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23年23:15.4:61.6调整为22.1:8.1:69.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170元,比上年增长4.7%。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38916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6%,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692万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8757万元,增长0.4%;第三产业增加值59467万元,增长6.8%。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2.1:14.6:43.3调整为43.7:13.5:42.8。

三、法人单位数

全县共有法人单位1568家,其中:企业611家、事业单位266家、机关单位84家、社会团体2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家、其他组织机构46家、居委会4家、村委会194家、合作社339家;产业活动单位175家,其中:企业166家;事业单位6家;机关单位3家。

四、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53万亩,粮食总产量3.5万吨,其中:粮食亩产量214.9公斤,洋芋亩产量244公斤,豌豆亩产量196.5公斤,小麦亩产量203.9公斤,其他谷物亩产量212公斤,青稞亩产量212公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389亩。

畜牧业发展加快,长江禁渔以后渔业发展降低。年末主要牲畜存栏9.0650万只,其中牛存栏89093头、羊存栏1557只,猪存栏120头。全年出栏肉猪16头、羊出栏1345只;牛出栏39370头,奶产量6510吨,羊毛产量0.53吨,蜂蜜产量7吨。2024年肉类总产量达4673吨,其中猪肉产量1吨,羊肉产量24吨,牛肉产量4648吨。实现畜牧业可比价产值49044万元,比上年增长8145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50.4%。年末耕地面积11875.83公顷。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累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10公顷,年末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3.94%,高标准农田面积为6887.01公顷。

2024年实施苗圃新育苗7.65亩,4.2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栽植195051株(云杉、旱柳、杨树),人工造林14730亩、退化林修复0.5万亩。

五、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8079万元,比上年增长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6%;其中,采矿业增加值575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制造业增加值11740万元,比上年增长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5764万元,比上年增长-8.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

全县统计入库的建筑业企业2家,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251万元,比上年增长-11.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5.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4.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4.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民间投资增长132%。

七、交通、通信和邮电

截止2024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229.363公里,其中:国道92.822公里、省道110.886 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2025.655公里(县道230.51公里,乡道323.766公里,村道1471.379公里)。

全县货运量3220万吨公里,客运量2461万人公里。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806户,移动电话65091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285户,实现电信业务总量7140万元。

八、国内贸易及旅游

全县限额以上商贸单位23家。其中,企业10家,产业活动单位1家,个体户12家。批发零售业单位18家,住宿餐饮业单位5家。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135.7万元,比上年增长4.6%。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277万元,比上年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858.7万元,比上年增长4.8%。按行业分,批发业7742.1万元,比上年增长2.4%,零售额90118.1万元,比上年增长4.6%,住宿业5339.2万元,比上年增长2.8%,餐饮业22936.3万元,比上年增长5.9%。

2024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58.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8%,实现旅游收入1747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88万元, 比上年增长9.9%。其中,税收收入5185万元,比上年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193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教育支出41339万元,比上年增长42.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10万元,比上年增长27.3%;医疗卫生支出15438万元,比上年增长5.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655万元,比上年增长-6.9%;城乡社区公共设施支出8893万元,比上年增长-0.3%;节能环保支出8517万元,比上年增长-46.5%。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63亿元,增长0.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46亿元,增长15.1%。

十、教 育

现有小学26所,普通中学2所,小学在校学生总数8265人,专任教师数为51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数为5385人,专任教师数为429人。初等义务教育入学率、完成率、毕业率分别达100%、100%、100%。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入学率、完成率、毕业率分别达100%、100%和100%。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现有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藏量132千册,文化馆1个,体育场馆1个。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数166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06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480人、执业医师(含助理) 101人。

十二、人口

2024年末全县户籍户数为13548户,总人口为66037人,其中:城镇人口有8461人,乡村人口有57576人。年末常住人口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有2.41万人,乡村人口有4.99万人,出生人口953人,出生率14.4‰;死亡人口492人,死亡率为7.5‰;人口自然增长率7‰;城镇化率32.57%。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7元,比上年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601元,比上年增长4.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8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84元,比上年增长4.8%。2024年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县共有福利敬老院1个(中心),床位数150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9761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是56095人,其中职工参保7053人。全年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7458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64人,享受城乡特困供养601人,其中:农村579人,城市22人。

注:

1、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未作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关于民营经济类型统计划分的暂行规定,对民营经济增加值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5、2024年交通数据还未反馈,公报数据为2023年数据。

6、公报中财政、林业、邮政、电信、金融、旅游、教育、文化、卫生、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7、2018年起,计划总投资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由形象进度法更改为按财务支出法进行统计。2019年上半年起,投资总量不对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