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过去一年,全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办好“两件大事”,一体推进“六个工程”,进一步强举措、稳经济、扩内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8.7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32.85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为27.8624.3347.82,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21.9%、70.9%。   

图片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万人,乡村人口17.8万人。男性人口11.4万人,女性人口10.3万人。0-17岁人口2.5万人,18-34岁人口4.0万人,35-59岁人口8.4万人,60岁以上人口6.8万人。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2万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3.83公顷,减少41.09公顷;玉米播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65公顷;燕麦播种面积1194公顷,减少621公顷;大豆播种面积7985公顷,增加97万公顷;马铃薯播种面积1461公顷,减少216公顷;高粱播种面积9208公顷,增加1971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0.7万吨,增产0.8%。其中,小麦产量50.8吨,减产68%;玉米产量10.76万吨,增产3.4%;燕麦产量1640吨,减产45%;大豆产量9557吨,增产1.4%;马铃薯产量5223吨,0.5%;高粱产量3.73万吨,增产44%

图片

全年肉类总产量10265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猪肉产量1463吨,增长7.9%;牛肉产量2878吨,增长13.5%;羊肉产量5589吨,下降0.5%;禽肉产量171吨,下降8%。禽蛋产量2597吨,下降6.4%。牛奶产量12.5万吨,增长34.4%。年末生猪存栏1.4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4%;牛存栏4.06万头,增长4.6%;羊存栏27.2万只,增长1.3%;家禽存栏24.4万只,下降9.2%。

2024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增加值为14.8亿元,同比降低2.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分行业看,电力、热力暨燃气生产供应业降低2.02%,制造业降低3.93%(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6.5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加值增长46.0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0.02%;利润总额5.73亿元,增长195%。年末全6000千瓦以上电厂发电装机容量409.66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装机容量260万千瓦,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44.96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7万千瓦。

全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8.1%;住宿餐饮业增加值0.9亿元,增长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1%;金融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14%;房地产业增加值1.57亿元,下降1.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0.6亿元,增长39.5%。

全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1.3万件,比上年增长11%。全年订阅报纸201.7万份,订阅杂志6.5万份。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56个,其中5G基站47个。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2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1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2万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0 亿元,比上年增长2.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2亿元,增长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亿元,增长3.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0.17亿元,增长7.6%;餐饮收入1.7亿元,增长5.8%。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7.9%。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5.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2.7%。民间投资下降18.9%。年开复工项目26个,开复工率26%。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0.4%,其中住宅投资下降30.4%。商品房销售面积2714平方米,下降77.2%,商品房销售额832万元,下降79.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7546万元,比上年下降10.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在库单位数4家。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2亿元,增长37.1%;非税收入完成1.05亿元,下降34%。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亿,同比下降7.7%。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30元,比上年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73元,比上年增长7.2%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5元,比上年增长6%。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505元,比上年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959,增长4.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298元,增长4.8%。

图片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9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052万人,其中离退休领取待遇1.4997万人,增加0.007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5万人,增加0.09万人,其中,领取待遇4.6万人,增加0.1321万人。

2024年全县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4114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685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146429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21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0.8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69人。年末全县共有3588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2364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为725元/月,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516元/月。

年末全县运营的各类养老机构2个,其中鞍子山敬老院250床位,121人;永兴敬老院160个床位,107人,拥有幸福院34 处,入住户数 2936 户。

全县普通高中2所,招生574人,在校生1505人,毕业生479人。普通初中6所,招生605人,在校生1960人,毕业生478人。普通小学11所,招生478人,在校生3891人,毕业生81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30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4%。

年末全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其中,乌兰牧骑1个,组织开展演出活动138场次。现有文化馆1座,公共图书馆1座,博物馆1座。年末全广播、电视节目人口覆盖率均为99.48%。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50.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亿元。

年末全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7个,其中,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其他卫生机构55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50张,其中医院490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3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张;其他卫生机构0张。卫生技术人员71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00人,注册护士296人。

全年全体育健儿参加自治区比赛获得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0枚。

全年用水量0.5541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8%。其中,生活用水0.0395亿立方米,下降2.7%;工业用水0.0295亿立方米,下降9%;农业用水0.2275亿立方米,下降1.9%;人工生态环境补水0.2576亿立方米,下降11%。2024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降幅为23.6%,202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幅为42.03%。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3.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59亿千瓦时,增长15.7%;第二产业9.8亿千瓦时,下降2%,其中工业用电量9.79亿千瓦时,下降1.9%;第三产业1.99亿千瓦时,下降4.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6亿千瓦时,增长28.9%。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2.57万亩,其中新造林完成2.57万亩(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人工造林0.16万亩,地方重点区域绿化及义务植树基地建设0.01万亩,蚂蚁森林公益造林完成2.4万亩);营林完成13.618万亩,其中退化林修复7.5392万亩,森林抚育6.0788万亩。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修复4.86万亩,其中,退化草原改良2.68万亩,人工种草0.75万亩,围栏封育1.43万亩。

自然保护地共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地0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地1个,盟市级自然保护地0个。旗县及自然保护地1个。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8%。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