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1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6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02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年回落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53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7∶34.0∶47.3。

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502.06公顷,其中:青稞种植面积8694.66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494.39公顷,油菜种植面积769.6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41.55公顷,饲草种植面积3689.09公顷。
农作物产量:粮食总产量65150.55吨,其中:小麦15238.12吨,青稞49912.43吨。油料作物产量1437.68吨,蔬菜产量26878.34吨,饲草25412.49吨。
畜产品产量:年末牲畜存栏数23.6万头(只、匹),同比增长4.0%,其中:大牲畜存栏20.38万头,同比增长4.3%。肉类产量4178.71吨,同比增长3.8% ,奶产量26048.95吨,同比增长7.3%。
工业总产值完成67250.33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970.70万元,同比下降14.4%,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3279.63万元,同比增长17.5%。


旅游全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同比增长19.5%;旅游收入2845.76万元,同比增长15.6%。


金融: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3171万元,比年初下降8.5%。其中:对公存款43042万元(包含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比年初下降38.0%;居民存款80129万元,比年初增长23.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8736万元,比年初增长16.5%。其中:短期贷款18149万元,比年初增长60.5%;中长期贷款200587万元,比年初增长13.7%。
卫生: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4个,其中:二级乙等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9个、疾控中心1个、村级卫生室37个、诊所6个。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35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8人,医疗机构床位数75张。
人民生活: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2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回落了0.8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0361元,同比增长4.6%;经营性净收入7959元,同比增长4.6%;财产性净收入808元,同比增长19.5%;转移性收入4934元、同比增长27.7%。

社会保障: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1个,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床位数233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1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84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99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791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798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73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581人。
邮电: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84.32万元,同比下降11.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0万元,同比增长4.3%。电信业务总量3844.32万元,同比下降12.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39591户,同比增长8.9%。年末宽带用户数18311户,同比增长21.9%。
注:1、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财政、金融、文化、旅游、民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人口、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交通邮电等方面的数据均由相关部门提供。3、因国家投资统计制度改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具有可比性,故不公布投资完成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