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爱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爱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在爱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综合

经济总量。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6807万元,同比下降0.8%(按不变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19846万元,同比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21844万元,同比下降31.7%;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705117万元,同比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7:12.9:74.4。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2823万元,同比增长6.8 %。其中:农业产值164681万元,同比增长7.7%;林业产值27712万元,同比增长7.0%;牧业产值52620万元,同比增长3.4%;渔业产值6242万元,同比增长7.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567万元,同比增长10.2%。粮食总产9.42亿斤,同比增长1.15%。人工造林面积1599公顷,同比下降8.5%。年末生猪存栏27144头;牛存栏30878头,其中:肉牛存栏30487头;奶牛存栏391头;羊存栏21277只,其中:山羊2479只;绵羊18798只;禽存栏114473只。全年猪出栏51679头;牛出栏16353头;羊出栏13601只;禽出栏281334只。全年猪肉产量4164吨;牛肉产量2757吨;羊肉产量229吨。禽蛋产量1800吨;牛奶产量1697吨。渔业养殖水面5260公顷。各类水产品产量3450吨,同比增长4.6%,其中养殖产量3270吨,同比增长3.2%。

粮食作物生产情况

表一 单位:万亩、亿斤

指标 播种面积 产量
粮食作物 210.9705 9.4226
一 、谷物 73.4430 5.8531
1、稻谷 0.5127 0.0454
2、小麦 3.1240 0.1426
3、玉米 69.7972 5.6645
4、其他谷物 0.009 0.0006
其中:高粱 0.009 0.0006
二、豆类 137.1923 3.5512
1、大豆 136.8523 3.5441
2、杂豆 0.3401 0.0071
三、薯类 0.3352 0.0183
其中:马铃薯 0.3352 0.0183

经济作物生产情况

表二 单位:亩、吨

指标 播种面积 产量
经济作物 54426
一、油料 1865 233
二、棉花
三、生麻 4739 2030
四、糖类
五、烟叶
六、中草药材 40651
七、蔬菜、食用菌 4953 8433
八、瓜果类 521 872
九、其他农作物 1696
其中:青饲料 1378

农业农村。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50963吨,同比增长0.04%。全区89个行政村,2个农场。

农用机械拥有量

表三

 指 标 单位 2024年 2023年 同比增长%
农机总动力 万千瓦 51.29 48.77 5.17
大中型拖拉机 5366 5061 6.03
小型拖拉机 3765 3765 0.00
联合收割机 1176 1159 1.47
大中型配套农具 5103 4696 8.67
小型配套农具 3017 3208 -5.95

机械作业情况

表四

指标 单位 2024年 2023年 同比增长%
机械耕地面积 万亩 227.15 217.07 4.64
完成程度 % 100 100 0.00
机械播种面积 万亩 226.75 212.77 6.57
完成程度 % 100 100 0.00
机械中耕面积 万亩 222.57 213.17 4.41
完成程度 % 100 100 0.00
机械收获面积 万亩 226.74 214.67 5.62
完成程度 % 100 100 0.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8%。销售收入384305万元,同比下降28.6%。利润总额20737万元,比上年减少12988万元。税金14378万元,同比下降4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表四
产品名称 单位 2024年 2023年 同比增长%
原煤 万吨 144.9 320.3 -54.8
黄金 公斤 906.8 1023 -11.4
发电量 万千瓦时 56275 56844 -1

建筑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0家,建筑业总产值34792.5万元,同比下降2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本年施工项目个数121个,同比增长15.2%。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44个,同比增长6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7.1%。从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项目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44.5%、15.1%,第三产业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7.3%。从行业情况看,基础设施类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6.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限额以上贸易企业49家,大个体户4家,从行业看,批发业同比增长12.1%;零售业同比增长8.7%;住宿业同比增长8.1%;餐饮业同比增长12.7%。

六、旅游

旅游人数及收入。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68.91万人次,同比增长40.86%;旅游业总收入206700万元,同比增长78.19%。

七、交通

公路。完成2024年度桥梁建设1座20.44延长米,完成农村公路建设5条31.932公里,完成涵洞建设3座11延长米。

八、财政

财政收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352万元,同比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9197万元,同比增长6.3%。

九、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职工素质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职工1316人。其中:完全中学教职工184人;初中教职工331人,其中(初级中学23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97人);小学教职工801人。中小学专任教师1219人,其中:完全中学专任教师178人(高中104人,初中74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307人(其中:初级中学224人,九年一贯制初中专任教师83人);小学专任教师734人(其中:普通小学专任教师655人,九年一贯制小学专任教师79人)。职业高中教职工57人,专任教师55人。幼儿园(含民办)教职工478人,专任教师222人。

完全中学1所(第五中学),高中班数24个;招生396人;在校生1145人,减少11人;毕业生387人,减少1人。

职业高中1所,专业7个;招生46人,增加12人;在校生97人,减少69人;毕业生138人,增加49人。

初中10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班数63个,招生708人,增加38人;在校生2138人,增加36人;毕业生752人,增加55人。初中巩固率100%。

小学19所(含5个教学点,5个一贯制),班数225个,减少4个;招生1151人,减少141人;在校生7697人,减少268人;毕业生1361人,增加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36所,减少4所,在园幼儿2646人,减少396人。

十、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2024年图书(含期刊)增加8192册,总藏量:102420册 。(因2024年馆藏图书做剔旧处理,故馆藏图书数量比2023年度数量减少)。开展线上推送优秀书籍、讲座、授课等公共文化活动800余期。

村级文化广场89个,“蒲公英”文艺小分队32个,为8个乡镇三十多个村屯持续送文艺演出、非遗展示,为各村屯文艺培训1265余课时,线上课堂723余期。

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机构200所,其中:综合医院1所;中心卫生院4所;乡(镇)卫生院7所;妇幼保健站1所;农村疾病控制中心1所;农村卫生所73所;民营个体医疗机构108家;社区服务中心3个;农场医院2家。实有病床361张。卫生机构人员131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48人。

十一、人口、社会保障、居民收入

人口。据公安部门统计,2024年末全区总人口182491人,男女比例97.6:100,人口出生率3.69‰;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3.01‰。

养老保险。年末企业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0106人(爱辉区本级15316人,比上年增加1042人,农垦4790人)其中:本级企业职工4699人,增加978人;农垦企业职工2460人。本级个体10617人,增加64人,农垦个体2330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工人数5201人,比上年增加74人。失业保险:职工人数9779人,比上年增加6904人,其中本极参保7458人,农垦参保2321人。

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5705人,同比上年增加627人。城市医疗救助2216人次,救助金45.1719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40人次,救助金7.3649万元。

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128人,发放保障金2324.5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55人,发放保障金290.68万元。城市特困供养210人,发放供养资金301.25万元。农村特困供养304人,发放供养资金477.86万元。全区公办养老院1所,养老院面积10525平方米,供养人数104人。

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71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38元,同比增长6.7%。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产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数据使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衔接后数据。

4.2024年末人口数及结构数据为户籍人口数,统计口径含爱辉区、合作区、锦河农场、红色边疆农场人口。

5、本公报中林业生产数据、水产品产量数据、农业机械化数据、旅游数据、公共图书馆数据、财政数据、交通数据、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教育体育数据、卫生数据、社会保障数据、其他数据均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