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承压奋进、克难求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速提质,滨河生态新城、现代美丽灵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初步测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7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1.3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比例为24.8:24.2:51。全年人均生产总值54779元,比上年增长5.1%。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51993人,比上年末增加33人,其中城镇人口124926人,农村人口227067人。全年出生人口3376人,人口出生率为9.6‰,比上年提高3.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600人,死亡率4.5‰,比上年提高1.5个千分点。
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311483人,比上年末增加500人。其
中,城镇常住人口149783人,比上年末增加147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8.09%,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47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26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80人。
二、农 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40亿元,增长3.1%;林业产值2.3亿元,增长37.2%;牧业产值17.7亿元,增长2.1%;渔业产值1.2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亿元,增长7.8%。
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9.4万亩,比上年增长0.48%;粮食总产量17.3万吨,增长1.69%。其中,夏粮产量6.7万吨,增长3.08%;秋粮产量10.6万吨,增长0.95%。全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0736亩,比上年增长0.83%;油料总产量4747吨,下降16.46%。全年蔬菜种植面积42213亩,比上年增长2.37%;蔬菜总产量23.8万吨,增长3.26%。食用菌总产量20.2万吨,比上年增长3.6%。
当年人工造林3.75万亩,年末实有果园面积1.5万亩,园林水果产量达到12172吨。
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3.7万吨,比上年下降14.9%。其中,猪肉产量2.6万吨,下降22.4%;牛肉产量0.4万吨,下降0.8%;羊肉产量0.1万吨,增长4.1%;禽肉产量0.5万吨,增长26.3%。禽蛋产量2.5万吨,增长15%。牛奶总产量8.8万吨,增长0.2%。生猪存栏22.7万头,增长10.7%;肉猪出栏36.9万头,下降5.5%。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 | 单位 | 2024年 | 比上年±% |
粮食 | 吨 | 172860 | 1.69 |
油料 | 吨 | 4747 | -16.46 |
蔬菜及食用菌 | 吨 | 440145 | 3.42 |
肉类总产量 | 吨 | 36730 | -14.9 |
其中:猪肉 | 吨 | 26124 | -22.4 |
牛肉 | 吨 | 4413 | -0.8 |
羊肉 | 吨 | 800 | 4.1 |
禽肉 | 吨 | 5392 | 26.3 |
禽蛋 | 吨 | 25079 | 15 |
牛奶 | 吨 | 88095 | 0.2 |
年末生猪存栏 | 万头 | 22.7 | 10.7 |
当年肉猪出栏 | 万头 | 36.9 | -5.5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0.9%;制造业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下降10.3%;实现利润0.6亿元。
分行业看,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1%,贵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6.0%,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下降8.0%,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增长6.6%,塑料制品业增长0.1%,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增长7.7%,耐火材料制品制造业增长9.6%,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9%,电力生产业增长1.9%,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下降26.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 单位 | 2024年 | 比上年±% |
人造板表面装饰板 | 平方米 | 2858922 | 29.9 |
布 | 万米 | 84.6 | 9.9 |
隔热、隔音人造矿物材料及其制品 | 吨 | 39307.6 | 5.2 |
铸铁件 | 吨 | 9156.6 | 3.4 |
水泥 | 吨 | 1642805.3 | -5.9 |
涂料 | 吨 | 132864.2 | -8.4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364555.1 | -50.0 |
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6%;房屋竣工面积13.5万平方米,增长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115个,本年新入库项目56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1%。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5.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9.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从投资构成看:建设项目103个,投资增长3.2%,建设项目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81%;房地产项目12个,投资增长44.6%,房地产项目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19%。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8亿元,比上年增长6.2%。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亿元,增长6.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亿元,增长5.4%。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6.4%;饮料类增长14.7%;烟酒类下降15.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1.8%;化妆品类下降22.6%;日用品类增长11.1%;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22.9%;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3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7.4%;通讯器材类增长7.6%;石油及制品类下降5.5%;汽车类增长124.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18.5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7亿吨公里,增长30.6%。公路旅客运输总量101.2万人次,下降6%;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4879.8万人公里,下降4.7%。
县内各类营运线路长度650公里,年客运总量8万人次。县城公交车37辆。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9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1.7%。邮政函件业务0.3万件,增长15%。快递业务量102.4万件,下降11%;快递业务收入325.5万元,下降9.1%。
全年售电量12.0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48%。全县共有变电站17座,其中,220kV站2座、110kV站6座、35kV站9座。电力线路总长度4663.6千米。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6万户,互联网接入用户9.8万户。
全县旅游景区(点)10个,全年共接待游客461.1万人次,旅游总花费43.5亿元。
七、财政和金融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8476万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增值税完成41544万元,下降14.01%;企业所得税完成9485万元,增长50.32%;个人所得税完成2020万元,增长39.9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492万元,比上年增长6.05%,其中,增值税完成14443万元,下降14.59%;企业所得税完成1897万元,增长50.32%;个人所得税完成606万元,增长39.9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0844万元,比上年增长0.11%,其中,教育支出61456万元,增长0.15%;农林水支出78112万元,增长33.47%;卫生健康支出17152万元,下降35.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225万元,增长4.16%。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8.4亿元,比年初增加13.85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1.6亿元,比年初增加15.21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4-2025学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300所(个),其中,独立设置幼儿园59所;小学65所,教学点155个;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初级中学9所;普通高中3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有在校生52978人,其中,在园幼儿6545人,小学生22975人、初中生14552人、高中生5898人、中职生2986人,特教学校学生22人。现有教职工4755人。
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7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任务4家。技术合同成交额1976.8万元。
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数达143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63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文化馆(群艺馆)1个,全年举办各类大型文艺活动12次,举办展览6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7.2万册。
全县共有调频广播电台2座,狗台海拔高度210米,秋山海拔高度960米,调频发射功率均为5KW,发射频率为92.4兆赫和101.8兆赫,全年播出时间20×365小时。电视发射台2座:狗台广播电视发射台和秋山电视差转台,分别转播中央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的18套节目及模拟中央第一套、第七套节目和河北卫视,石家庄电视台及灵寿自办节目。全县年末拥有地面数字电视1.2万用户。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3个(公立267个,民营86个),其中,医院10个(公立2个,民营8个),卫生院15个,妇幼保健院1个,村卫生所249个,个体诊所78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183张(公立1807张,民营376张)。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工作人员2302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098人。
全县举办各种运动会8次,参会运动员达2200人次。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47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66元,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88,比上年缩小0.08。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68218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9732人,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离退休人员1378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11071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86507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4564人。参加职工失业保险17436人。参加工伤保险29089人。参加职工生育保险16394人。
年末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7户177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220户8545人;城镇特困分散供养1户1人;农村特困分散供养1578户1589人;农村特困集中供养109户109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气象
年末县城道路总长度115.42公里,道路面积216.46万平方米,桥梁11座,排水管道长度99.69公里。县城有水厂2座,日产水能力2.4万立方米,供水主管长130公里,供水支管长378公里,全年城区供水量400.6万立方米。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太阳能发电量39749万千瓦时。
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6,空气优良天数244天。
年末建成区面积10.7公顷,人口8.86万,建成区绿地率40.04%,绿化覆盖率44.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8平方米。县城环卫人数335人,年清扫面积179.31万平方米,清运生活垃圾2.7万吨。农村环卫人数960人,清运农村生活垃圾5.3万吨。
全年总降水量443.7毫米,比上年减少329.8毫米。平均气温14.4℃,较上年提高0.2℃。日照时数2322.9小时,比上年减少160.5小时。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主要为初步统计数。由于单位换算、四舍五入等原因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县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数据进行了修订。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6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4.部分指标因口径变化,与上年公报数据不衔接。
5.人口、就业、财政、金融、邮电、通信、旅游、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卫生、体育、居民消费、社会保障、交通、资源、环境和气象等指标均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