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全区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全区上下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大力提振有效需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区行政区域面积153.86平方公里。全区下辖9街3镇,28个村、67个社区。全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2户、房地产开发企业17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8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4户。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8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29.97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347.24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23.0:75.1调整为1.9:26.7:71.4 。三次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23.3%、75.9%。
2024年民营经济(不包括港澳台和外商经济)增加值248.2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GDP的比重为5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5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59.13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81.9亿元,增长8.0%。
202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83万亩,比上年增长0.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53万亩,增长0.8%;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21万亩,增长0.9%。
2024年粮食产量3.15万吨,比上年增长1.7%;油料产量0.81万吨,增长3.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17万吨,增长3.7%。
2024年猪牛羊禽肉产量0.60万吨,比上年下降3.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0.45万吨,下降2.4%。生猪出栏5.52万头,下降7.9%;牛出栏0.06万头,下降9.7%;羊出栏0.86万只,下降16.5%;家禽出栏99.1万只,下降8.2%。
2024年水产品产量0.45万吨,比上年增长4.8%。
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5.77亿元,比上年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8%;实现营业收入224.14亿元,增长15.0%;实现利润总额-2.43亿元,下降122.0%;实现利税总额2.51亿元,下降83.2%。
2024年建筑业增加值65.06亿元,比上年增长4.4%。
202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0%,其中民间投资增长0.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6.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2%。
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88.4%。商品房屋施工面积6.7万平方米,增长175.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2万平方米,增长75.3%。商品房销售面积7.3万平方米,增长64.6%。
202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4.8%。限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25亿元,同比下降12.8%。
202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7.22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额15.61亿元,同比增长10.2%;进口额11.61亿元,同比下降0.1%。
2024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7.24亿元,同比增长7.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5.15亿元,增长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77亿元,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06亿元,增长12.4%;金融业增加值37.24亿元,增长7.9%;房地产业增加值19.61亿元,下降14.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69.88亿元,增长11.2%。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0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亿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税收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0.3%。地方公共预算支出1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
2024年末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园)中小学41所,在校生1.9744万人,专任教师1544人。其中,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3305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117.07%;小学14所,在校学生11861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 %;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纯初中学校1所,在校初中生1687人,义务教育巩固率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2618人;中等职业学校0所,在校学生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73人(含80名特校中职学生)。
2024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属地市级部门)共计170个。其中,医院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中心)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村卫生室3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门诊部111个。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支队(大队)2个。
2024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289张。其中,医院床位5008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46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35张。全区共有卫生人员784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834人,其他技术人员359人。管理人员688人,工勤人员366人,乡村医生26人。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为454.58万人次。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0%,比上年增长8.6个百分点。
2024年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人数2人,受伤人数0人,与2023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33.33%,死亡人数增加50%,受伤人数下降100%。
202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7.6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15万人,城镇人口31.46万人。2024年出生人口1519人,出生率4.0‰;死亡人口3387人,死亡率为9.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常住人口47.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4.36%,比上年提升0.15个百分点。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654元,同比增长5.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79元,同比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12元,同比增长6.6%。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326元,同比增长5.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707元,同比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937元,增长6.8%。
2024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0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16万人,比上年增长4.4%。
2024年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6.35万人,比上年增长1.1%。
2024年末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36万人,增长18.8%。
2024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26万人,比上年下降2.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71万人,比上年增长1.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56万人,比上年下降2.7%。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1万人,比上年下降0.8%。
注 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自流井区统计年鉴-2025》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企业数量、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教育、卫生、安全生产版块数据为按经济单元划分后自流井区数据。
[4]进出口总额、财政、教育、卫生、环境和安全生产、人口、社会保障数据均来源于相关部门。
[5]由于2020年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后,全省城乡属性和统计口径发生了较大变化,2024年四川各市县居民收支数据按城乡属性变化后的新口径进行核算,并按可比口径计算与上年同比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