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的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挑战,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316.80亿元,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2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82.96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81.58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5︰26.2︰57.3。人均生产总值 40476元。
2023年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生产总值296.8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7.5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8.9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9︰26.2︰56.9。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7.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20万人,城镇化率37.63%,比上年末提高1.2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57万人,出生率7.33‰;全年死亡人口0.66万人,死亡率8.49‰,自然增长率-1.16‰。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698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00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32万人。
全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15.17亿元,下降17.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68亿元,下降15.7%;税收收入完成6.20亿元,下降26.0%,占预算收入比重45.32%;非税收入完成7.48亿元,下降4.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6.34亿元,下降6.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40亿元,下降15.3%;科学技术支出3.96亿元,增长36.7%;教育支出11.44亿元,增长1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3亿元,下降6.4%;卫生健康支出4.86亿元,下降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3亿元,增长0.3%。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03亿元,增长3.6%,实现增加值55.86亿元,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59.19亿元,林业产值1.07亿元,牧业产值32.47亿元,渔业产值2.1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16亿元,增长15.1%。
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32.19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31.32万亩;玉米播种面积92.13万亩,增长6.3%;油料种植面积45.94万亩,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22.60万亩,增长4.1%。
全年粮食产量97.34万吨,增产4.4%。其中:夏粮产量58.86万吨,增产9.5%;秋粮产量38.48万吨,减产2.6%。玉米产量36.26万吨,减产2.8%;油料产量13.59万吨,增产3.1%;蔬菜产量65.87万吨,增产4.6%。(见表1)
年末生猪存栏42.97万头,下降9.8%;牛存栏4.69万头,下降5.3%;羊存栏17.23万只,下降10.3%;家禽存栏550.45万只,下降16.7%。全年生猪出栏68.15万头,下降10.6%;牛出栏4.09万头,下降11.4%;羊出栏26.15万只,下降15.9%;家禽出栏626.14万只,增长3.3%。全年猪肉产量5.43万吨,下降6.2%;牛肉产量0.67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羊肉产量0.39万吨,增长2.6%;禽肉产量0.74万吨,增长1.4%;禽蛋产量4.10万吨,下降3.1%;牛奶产量4.24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 147.32万千瓦,增长0.3%;农用拖拉机5.67万台,下降0.41%。
表1: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产(%) |
粮食 | 97.34 | 4.4 |
其中:夏粮 | 58.86 | 9.5 |
秋粮 | 38.48 | -2.6 |
棉花 | — | — |
油料 | 13.59 | 3.1 |
其中:花生 | 12.58 | 3.2 |
蔬菜及食用菌 | 65.87 | 4.6 |
水果(含果用瓜) | 2.65 | -6.7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2024年年报),其中新入库6家。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95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39.5%;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15亿元,去年同期44.61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利润2.65亿元,去年同期2.86亿元,下降7.34%。利税总额4.0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4%,下降1.1个百分点。
全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38.40亿元,增长6.43%,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79.8%。
全社会用电量14.11亿千瓦时,增长10.9%,其中工业用电量3.15亿千瓦时,增长11.1%。
全年全县共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4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88亿元,增长9%。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4.89万平方米,下降8.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06亿元,增长8.5%。其中:项目投资完成77.4亿元,增长21.5%。房地产投资完成16.66亿元,下降27.6%;民间投资增长2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71.4%;工业投资增长7.6%,占比39.3%;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6%。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42个,其中新开工104个。房屋施工面积完成93.04万平方米,下降42.3%。房屋竣工面积完成35.67万平方米,下降57.0%。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34.82万平方米,增长0.1%。
全年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4亿元,增长18.9%,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6.7%。其中,开发区制造业投资21.5亿元,增长9.1%。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7.90亿元,同比增长7.4%。分地区看,城镇120.97亿元,增长7.7%;乡村66.92亿元,增长8.3%。分行业看,批发业24.17亿元,增长2.1%;零售业132.71亿元,增长9.4%;住宿业营业额2.55亿元,增长7.5%;餐饮业营业额28.47亿元,增长6.5%。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进出口总值4.92亿元。其中:出口4.92亿元。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全市(含新蔡)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8.7%。年末全县民用汽车12.71万辆,比上年增长3.8%。民用汽车保有量12.6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7%,其中私人汽车12.59万辆,增长3.7%。
全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5.7%。电信业务量增长11.0%。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2.3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3.2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00.6万户(移动电话+宽带),宽带用户28.27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42.33亿元,增长10.3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1.78亿元,增长8.6%。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912万元,其中:人保财险支公司保费收入10394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9782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12万元);中国人寿支公司保费收入3518万元。全年赔款支出与给付7917万元,其中:人保财险支公司全年赔付6665万元(财产险赔付6563万元,人身险赔付102万元)中国人寿支公司各项赔付支出1252万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0.3元,增长6.1%。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7.6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97元,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34.9元,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509.6元,增长4.2%。
年末全县参加企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人数5.33万人(其中在职4.05万人,离退休1.28万人);年末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人数2.4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7.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93万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1.8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8.2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8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161.33万元(含价格临时补贴),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87万人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0442.22万元(含价格临时补贴),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50.9万人次。
十、教育、文化和体育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拥有职业高中2所,职业教育在校生3624人;普通高中10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高中教育在校学生30354人;初中50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9所),初中教育在校学生50833人;小学410所(其中158个教学点),小学教育在校学生80353人;幼儿园155所(另有附设幼儿班325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035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12人。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16347人,其中:中职261人,高中1618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104人,初级中学2245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009人,小学5944人,幼儿园2136人,特殊教育30人。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2700户。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8%。
十一、卫生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56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 5603 张。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5471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96人,注册护士2474人,乡(镇)卫生院 22个,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助理)医师 3.3人。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年全县共营造林136.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6.6公顷;林木绿化率9.4%。
全年全县PM10平均浓度58.6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4.8微克/立方米),低于全年目标值2.4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35.3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7.9微克/立方米),低于全年目标值1.7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78.1%,同比下降0.5%,低于全年目标1.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0天,同比减少14天,比全年目标少4天。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年全县地下水源集中式供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国控考核断面班台出境断面累计达到类III水质,地表水累计达标率100%,完成III类水质目标任务,水质同比改善幅度较大。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均以上年同期为基数。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城镇养老、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镇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来自县医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拖拉机数据来自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县交运局;户籍人口、民用汽车数据来自县公安局;电信业务数据包括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县通管办;金融数据来自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保费收入、全年赔付数据来自县人寿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有线电视用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数据来自县文广旅局;环境指标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分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来自县民政局;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新蔡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