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稳增长,凝心聚力促发展,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供给需求同步改善,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5.2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03.1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309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4.1:39.9:46调整为12.5:34.7:52.8。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8.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万人;人均GDP为49422元,比上年增加6517元。单位GDP能耗0.259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0.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2%,衣着类上涨1.5%,居住类上涨0.3%。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1-12月累计 同比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5851605 6.4
  其中:第一产业 731090 3.7
        第二产业 2030815 9.4
        第三产业 3089700 5.2
  其中:农林牧渔业 819913 3.9
        工  业 1515233 9.3
        建筑业 516493 9.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10810 3.2
        批发和零售业 567833 10.0
        住宿和餐饮业 178420 7.7
        金融业 269006 2.9
        房地产业 386200 0.1
        营业性服务业 528671 13.1
        非营业性服务业 559027 0.7
注:增长幅度按2020年可比价格计算。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3.9%。完成总产值14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64.2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6.5亿元,下降26.5%;牧业产值49.9亿元,增长8.4%;渔业产值10.2亿元,增长2.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产值17.4亿元,增长6.5 %;实现增加值8.9亿元,增长6.4%。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0.7万亩,比上年增加1578.8亩。油料种植面积7.8万亩,比上年扩大1219亩。棉花种植面积52.5亩,比上年减少487.9亩。蔬菜种植面积27.2万亩,比上年扩大9625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101.3万吨,比上年增产0.5万吨,其中,夏粮产量59.7万吨,增长1.1%;秋粮产量41.6万吨,下降0.2%。油料产量10304吨,增长2.9%。棉花产量2.7吨,下降90.3%。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3.4万吨,增长9.8%;生猪出栏114.3万头,增长16.2%;牛出栏3.8万头,增长1.3%;羊出栏36.6万只,下降17.9%;家禽出栏1489.7万只,增长8.7%;禽蛋产量4.5万吨,增长15.1%。年末牛存栏6万头,下降5.1%;生猪存栏78.9万头,增长5.4%;羊存栏18.3万只,下降12.2%。全年水产品产量5.5万吨,增长3%。养殖面积1万公顷,增长0.4%,养殖产量5万吨,增长3.3%。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含农用运输车)129万千瓦时,增长0.9%,农用拖拉机46470台,增长0.6%,其中,大中型拖拉机9069台,增长4.9%;小型拖拉机37401台,下降0.4%。

三、工业、建筑业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
    单位:%
指  标 12月当月 1-12月累计
工业增加值 15.0 11.1
股份制企业 15.3 12.3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 36.1 40.2
       其他 6.7 23.0
    国有控股企业 20.3 13.0
    大中型工业企业 15.8 11.7
工业总产值 9.6 4.9
    股份制企业 10.1 4.1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 372.8 102.5
      其他 -28.3 -2.5
    国有控股企业 11.2 9.4
    大中型工业企业 9.7 4.8
注: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9%。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同比下降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制造业同比增长12.7%,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4.9%。分行业看,全县21个工业大类有12个行业保持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15%,金属制品同比增长19.6%,纺织业同比增长23.2%,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1.5%。

全年部分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其中,金属紧固件、铜合金、纱、家具、钢结构分别增长79.7%、70.1%、18%、33.5%、22.6%。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3%,占全市高技术工业增加值的23.9%。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1-12月累计 同比变动(%)
大米 261145 8.8
鲜、冷藏肉 4082 -25.6
糖果 152 11.8
复合木地板 平方米 75745 -53.4
金属紧固件 4365 79.7
铜合金 5807 70.1
钢结构 475201 22.6
太阳能电池 万千瓦 123 48.4
10800 18
家具 197041 33.5
化学试剂 178162 10.1
水泥 2326715 -1.3
电子元件 亿只 1128 11.1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4.2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总额27.1亿元,同比增长29.5%;平均用工人数20287人,同比下降5.8%;应交增值税6.5亿元,同比增长1.2%。

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1.6亿元,同比增长9.5%。资质以上建筑企业72家,期末从业人员5526人,实现总产值24.9亿元,同比增长1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25个,本年新开工91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4个,占全部投资项目的23%;亿元以上项目30个,占全部投资项目的15.7%。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0.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3%;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5.5%;技改投资同比下降25.5%;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8.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2%,第二产业占全部投资43%,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5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3%,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4%,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5%,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1.3%。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
指标名称 1-12月累计 同比变动(%)
一、项目个数(个) 225 -
      #本年新开工(个) 91 -
二、固定资产投资 - 0.5
 房地产开发投资 - 15.3
工业投资 - -15.5
技改投资 - -25.5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 - 15.3
施工面积 - -14
竣工面积 - -
销售面积 - -24.5
待售面积 - -
   商品房销售额 - -21.3

五、商贸、餐饮、外经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6亿元,同比增长4.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2%。                           其中,12月全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68.7亿元,同比增长3.9%;乡村实现零售额108.9亿元,同比增长6.0%。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4.3亿元,同比增长1.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8亿元,同比增长4.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亿元,同比增长9.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1.4亿元,同比增长8.0%。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1-12月累计 同比变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75838 4.7
   按销售地区分    
      城镇 1686633 3.9
      乡村 1089205 6.0
   按行业分    
      批发业 542772 1.6
        #限额以上 39465 27.2
         限额以下 503308 0.1
      零售业 1780288 4.9
        #限额以上 260008 19.4
         限额以下 1520281 2.8
      住宿业 40071 9.5
        #限额以上 937 8.9
         限额以下 39134 9.5
      餐饮业 413707 8.0
        #限额以上 40442 0.1
         限额以下 373266 8.9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4.3%,饮料类增长5.4%,烟酒类增长28%,化妆品类增长36.6%,金银珠宝类下降1.7%,日用品类增长22.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4.2%,石油及制品类11.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2.3%。

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1个,总投资224.5亿元,完成年度签约任务的103.4%;开工项目45个,开工率73.8%;已纳统项目39个,纳统率86.7%;已投产项目29个,投产率64.4%。

六、交通、邮电、旅游

全年全县完成客运量72万人次,同比下降4%;客运周转量为12005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3.1%;全年完成货运量2087万吨,同比增长2.6%;货运周转量为38090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3%。。

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1万户,比去年减少0.5万户;累计移动电话用户112.7万户,比上年增加4.1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57.1万户,比上年增加3万户。

全年全县接待游客超770万人次,同比增长9.1%;旅游总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8.2%。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3.2亿元,同比下降12.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4亿元,同比下降12.4%。税收收入17亿元,同比下降24.8%,其中,增值税收入7.9亿元,同比下降22.4%。非税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4亿元,同比下降1.9%。重点项目支出中,教育支出同比增长0.3%,农林水事务支出同比下降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7.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10.8%。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25.4亿元,同比增长8.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31.4亿元,同比增长11.3%;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为87%,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65元,增长4.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65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90元,增长6.5%。

全年参加失业保险4.4万人,基金收入2802.1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8万人,基金收入1820.2万元;参加职工养老保险8.6万人, 基金收入55064万元;生育保险参保4.4万人;基本医保参保140.8万,其中,职工医保参保6.5万人,居民医保参保134.3万人。

全年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1232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22120万元。特困供养对象9514人,累计发放资金12278.9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保障人数24794人,其中,一、二级困难残疾人13439人;三、四级困难残疾人11355人,累计发放保障资金2539.5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人数23682人,累计发放保障资金2429.2万元。办理结婚登记6186件,办理离婚登记2887件。

年末新增就业634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1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07人。

九、教育、科学技术、文化

全年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当年招生2797人,在校生10105人。普通中学65所,在校生88747人,其中,高中8所,在校生25933人;初中57所,在校生62814人;小学149所,在校生101778人;幼儿园148所,在园儿童2615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0%。

年末,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9家,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26家。全年专利授权数633件,发明专利授权50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73件,外观设计专利110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87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3件。

全县有体育馆1个,乡镇全民健康中心24个,乡镇多功能运动场24个,村级文体服务中心343个。

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1家,其中,民营院团119个,国有院团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少儿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3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十、卫生、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96个,其中,医院1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7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9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2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村卫生室31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801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099人,注册护士3700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8208张,其中,医院床位4560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259张。

年末有环境监测站1个,污水处理厂3个。全县PM2.5均值40微克/立方米,PM10均值59.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80天,优良率76.7%。目前全县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1.8万公顷。累计造林面积1195.6亩。

全年共发生火灾990起,过火面积1.0万平方米,受灾户446户,直接经济财产损失502.4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   投资。

[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统计范围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

[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