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根据全市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61093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88371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0364万元,增长6.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2358万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为41.1:23.6:35.3,人均GDP实现51918元,比上年增长6.4%。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户数207886户,年末户籍总人口527518人,其中男性273422人,女性254096人;城镇人口118257人,乡村人口409261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2.42%。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常住总人口415172人,其中,城镇人口186973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04%。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1083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853087万元,增长5.6%;林业产值136495万元,增长16.6%;牧业产值349934万元,增长4.1%;渔业产值859万元,增长17.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708万元,增长5.2%。

农业产业化总量795313万元,产业化经营率为53.2%。龙头企业44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实现153990万元;中介服务组织1个,实现销售收入445万元;农产品生产基地4个,基地销售产值640878万元。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9165公顷(163.7万亩),增长0.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9499公顷(119.2万亩),增速为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666公顷(44.5万亩),增长2.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马铃薯41461公顷(62.2万亩),下降1.1%;玉米29822公顷(44.7万亩),增长3.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油料3834公顷,增长0.3%;药材2771公顷,增长15.8%;蔬菜16114公顷(24.2万亩),增长3.6%,其中设施菜1210公顷,增长36.4%。

粮食总产量485389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马铃薯总产量(折粮)304830吨,下降1.2%;玉米总产量149088吨,增长13.2%。油料总产量8772吨,增长2.8%。蔬菜总产量1079183吨,增长3.7%,其中胡萝卜386816吨,增长0.4%;大白菜334944吨,增长3.4%;卷心菜132631吨,增长6.4%。食用菌总产量2552吨,增长266.5%;设施蔬菜产量75223吨,增长18.7%;中草药总产量40128吨,增长11%;园林水果总产量249868吨,增长3.5%。

全年肉类总产量55706吨,比上年下降1.4%,其中:猪肉产量13792吨,下降1.6%;牛肉产量31917吨,下降0.9%;羊肉产量4394吨,下降5.1%;禽肉产量5603吨,下降0.4%。禽蛋产量29019吨,增长5.0%;奶类总产量27931吨,下降6.6%。牛饲养量46.4万头,增长0.9%,其中出栏19.62万头,下降0.4%,存栏26.78万头,增长1.8%。羊饲养量53.4万只,下降2.6%,其中出栏29.54万只,下降4.4%,存栏23.86万只,下降0.2%。猪饲养量32.44万头,增长1.4%,其中出栏18.41万头,增长0.1%,存栏14.03万头,增长3.2%。家禽饲养量666.38万只,增长5.3%,其中出栏342.37万只,增长0.5%,存栏324.01万只,增长10.9%。

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年造林面积9025公顷,增长269.4%;森林抚育面积23536公顷,增长47.1%;森林覆盖率60.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07705万元,比上年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

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501886万元,比上年增长3.7%。分行业看,风电企业实现产值332292万元,增长0.4%,占比66.2%;食品医药企业实现产值64445万元,增长22%,占比12.8%;土砂石开采企业实现产值24510万元,增长18.6%,占比4.9%;新型建材企业实现产值19397万元,下降13.5%,占比3.9%;其他企业实现产值61243万元,增长6.8%,占比12.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2770万元,下降10.2%;实现利税182197万元,下降16.8%,其中利润总额150843万元,下降17.6%。

全年实建筑业总产值191356万元,比上增长16%,实现增加值103702万元,增长11.5%。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0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1259平方米,增长127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0.7%。其中,城乡建设项目投资增长59%,在库项目11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28个。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3.1%,房地产业房屋施工面积204380平方米,下降46.7%;商品房屋销售面积95042平方米,增长26.2%。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55734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85040万元,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79430万元,增长1.8%;零售业实现销售额340240万元,增长9.3%;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2468万元,增长1.4%;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5293万元,增长6.1%。

全年进出口总额0.628亿元,增长81.5%。其中出口0.608亿元,增长77.3%;进口0.02亿元,增长566.7%。实际利用外资2942万美元,增长38.2%。

六、文化和旅游

2024年,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站 37个。公共图书馆总馆藏量达17.5万册。图书馆接待读者11万余人次,文化馆、站服务群众18万余人次。博物馆馆藏文物2690件,全年服务群众7.8万人次。组织文化惠民活动350场次。

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922.1万人次,旅游文化收入120.95亿元。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

全县拥有客运车量759辆,其中班车229辆,出租车530辆;拥有营运载货汽车2170辆;公交车165辆。

全年全县快递业务量297.25万件,比上年增长44.2%。邮政业务总收入2034.7万元,比上年增长15.2%;订销报纸累计403.1万份,比上年增长14.4%;订销杂志累计9.6万份,比上年下降12.6%。电信业务总收入(联通、电信、移动)2.72亿元,其中联通7243万元,电信6556万元,移动13400万元。移动电话用户50.7万户,其中中国移动23.0万户,中国联通15万户,中国电信12.7万户。互联网接入业务用户16.4万户,其中联通6.1万户,电信4.5万户,移动5.8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据财政快报统计,全年全部财政收入143151万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645万元,增长12.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6917万元,增长9%。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844202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住户存款3338425万元,增长9.6%;贷款余额2641800万元,增长11%,其中住户贷款1416653万元,增长9.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8家,认定复审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4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19亿元。全年争列市级以上科技计划专项13项,争取上级资金支持830万元。

2024年,全县有小学62所,初中13所,普通高中2所,幼儿园328所,特教学校1所,职教2所。幼儿园在校生8211人,小学在校生30147人,初中在校生21128人,高中在校生数10590人,特教学校在校生107人,职教在校生4298人。教职工5958人,其中专任教师5199人。

十、体育、卫生和健康

年末,全县拥有体育场馆3个,新型业余体校4所,体育俱乐部3个,体育协会12个。培育冰雪运动特色校5所,培训登记滑雪(冰)大众等级标准证书人员10950人,举办大众冰雪比赛39场次。2024年我县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35人。

年末实有卫生机构567个,其中医院1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5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实有床位3136张,卫生技术人员339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41人,注册护士1383人,药师210人。

十一、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34元,比上年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1元,增长7.6%。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33缩小至2.29。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386人,征缴基金26911万元,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8582万元,享受待遇人数10808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829人,征缴基金21692万元,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4789万元,享受待遇人数5572人;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为28460人,征缴基金1793万元,失业保险待遇支出863万元,享受待遇人数355人。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38406人,征缴基金2033万元,工伤保险待遇支出754万元,享受待遇人数171人。2024年全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县参保总人数为290714人;个人缴费收入3908 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21448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38069人,全年征缴基金17758万元,全年基金支出17530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387752人,全年征缴基金4071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5588万元,省5196万元,县5196万元,个人缴费收入14735万元,其中财政资助贫困人口参保缴费3025万元。

全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94户,人数87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945户,人数30664人;养老机构25个,床位1586张。

十二、生态保护

2024年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26,同比下降7.2%;优良天数达到310天,达标率93.4%。

注: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额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可比价速度,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现价速度。

4、本公报中五的部分数据及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中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