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压奋进,攻坚克难,经济企稳向好展现强大韧劲,高质量发展有力推进。
一、综合
经海南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5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89.06亿元,比上年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33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3.7:16.2:60.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3、1.4、1.8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8652元,比上年增长3.3%。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0.8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71%。全年出生率9.2‰;死亡率7.11‰。从年龄结构看,1-14岁人口9.83万人,15-64岁人口33.54万人,65岁以上7.45万人。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30人,比上年下降3.8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30人,比上年下降4.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95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17人。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1.6%,林业产值增长27.1%,畜牧业产值下降9.7%,渔业产值增长5.6%。粮食总产量18.97万吨,比上年下降0.4%;蔬菜产量90.69万吨,比上年增长3.1%;水果产量45.26万吨,比上年下降5.2%;生猪出栏量41.10万头万头,比上年下降9.9%,猪肉量3.50万吨,比上年下降9.9%;禽类肉量4.98万吨,比上年下降12.5%;水产品产量11.74万吨,比上年增长4.1%。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
表1: 2024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同比增减% |
粮食 | 万吨 | 18.97 | - 0.4 |
蔬菜 | 万吨 | 90.69 | 3.1 |
水果 | 万吨 | 45.26 | -5.2 |
其中:香蕉 | 万吨 | 27.45 | -19.6 |
柑橘橙柚 | 万吨 | 4.01 | 4.8 |
菠萝 | 9.55 | 54.6 | |
莲雾 | 0.38 | 24.8 | |
橡胶 | 4.0 | 2.1 | |
槟榔 | 2.25 | 3.9 | |
总肉量 | 万吨 | 9.08 | -10.5 |
其中:猪肉 | 万吨 | 3.50 | -9.9 |
禽肉 | 万吨 | 4.98 | -12.5 |
水产品产量 | 万吨 | 11.74 | 4.1 |
其中:海水产品 | 万吨 | 6.22 | -1.8 |
淡水产品 | 万吨 | 5.52 | 11.8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56.48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6%。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0%。
分行业看,非金属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7.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11.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增长4.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8.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0.8%;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下降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2.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下降1.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下降14.0%;金属制品业增加值下降25.5%。
表3: 2024年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单 位 | 本年实际 | 比上年同期增减(%) |
累计 | 累计 | ||
纸制品 | 吨 | 22152 | -8.4 |
塑料制品 | 吨 | 1956 | 13.4 |
饮料 | 吨 | 652066 | 5.7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496463 | 14.8 |
饲料 | 吨 | 1552482 | -5.7 |
砖 | 万块 | 5328 | -33.6 |
非织造布(无纺布) | 吨 | 10794 | 2.9 |
冷冻水产品 | 吨 | 77114 | 13.2 |
食品添加剂 | 吨 | 377 | -13.9 |
平板玻璃 | 重量箱 | 8428296 | -26.5 |
钢化玻璃 | 平方米 | 294965 | 381.1 |
夹层玻璃 | 平方米 | 1830807 | 14.5 |
化学农药原药 | 吨 | 20514 | 1095.5 |
水泥 | 吨 | 4324867 | -17.6 |
饲料添加剂 | 吨 | 983 | 24.3 |
包装用纸及纸板 | 吨 | 24752 | -5.3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468412 | 4.2 |
电力电缆 | 千米 | 130369 | -20.8 |
原油 | 吨 | 350015. | 9.4 |
天然气 | 万立方米 | 10590 | 1.7 |
液化石油气 | 吨 | 8927 | -59.2 |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32.72亿元,比上年增长29.1%。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0.85亿元,比上年下降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42亿元,比上年下降1.7%;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房地产业增加值3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92.66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0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全年全县货物运输量331.456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 16936.35万吨公里。全年旅客运输总量84.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72%。旅客运输周转量5782.1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56亿元,比上年增长0.4%。分消费类型看,限上商品零售收入125.49亿元,比上年下降13.7%;限上餐饮收入1.02亿元,比上年下降7.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5.61亿元,比上年下降15.4%。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07.7%,烟酒类增长301.6%,汽车类增长541.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98.5%,化妆品类增长18.6%,家具类商品增长6.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9.4%,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5.7%,日用品类下降17.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下降24%,饮料类下降26.3%,通讯器材类商品下降29.2%,金银珠宝类下降58.3%。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2.1%,非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5%,产业投资增长20%,公共服务投资增长2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1%。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3.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2.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6%。
全年全县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624.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60.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4%。全县房屋销售面积47.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2%;销售额5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出口70.77亿元,比上年增长51.6%;进口43.04亿元,比上年下降20.2%。货物进出口顺差27.73亿元。全县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全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0.37亿美元。
八、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9.86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1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地方财政支出累计128.36亿元,比上年下降10.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59亿元,比上年下降15.1%。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0.5%,个人所得税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值税16.50亿元,比上年下降11.4%。
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期末余额406.1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住户存款248.20亿元,增长13.2%;非金融企业存款100.90亿元,下降12.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期末余额246.52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住户贷款83.67亿元,增长6.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62.84亿元,增长8.9%。
九、居民收支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9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47元,名义增长6.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3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52元,名义增长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93元,名义增长6.8%。全体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4692元,名义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879元,名义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15)元,名义增长9.6%。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0948人,比上年增长4.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4627人,比上年增长1.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7104人,比上年增长0%。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1472人,增长1.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563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5944人,增长3.4%。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0536人,增长0.9%。
年末全县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303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692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2333人。全年临时救助8086人次。2024年领取定期抚恤金、定期生活补助金优抚对象1511人。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9个,其中养老机构9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0个。民政服务床位856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856张。累计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个。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县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5家,同比增长66.7%,总数全省排名第三。共7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4家企业成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高企总数达150家,总数排名全省第三。7家规上工业企业备案设立研发机构,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累计达54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新增数排名全省第二;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9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有序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届科技科技活动月启动仪式,活动月期间组织开展科学技术进社区、进村、进校园等科普活动70场次。
全年登记技术合同61份,技术交易额达3.94亿元,全省排名第三,同比增长20%。
全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96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级中学13所,完全小学29所,教学点31个,特殊学校1所,民办学校10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113人,比上年增长4.4%;普通高中在校学生8995人,比上年增长8.7%;普通初中在校学生23231人,比上年增长5.8%;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3286人,比上年下降5.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9%。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艺术表演场馆1个。全县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建设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套、镇级应急广播前端3个、村(社区、居)应急广播前端89个、应急广播接收终端797套。
全年品牌体育赛事精彩纷呈,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5场次,举办县级赛事活动10场次。成功举办2024年澄迈县“迎春杯”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加乐文化节海南体育下乡男子九人排球邀请赛,第十二届桥头地瓜文化节健身骑行活动,2024年澄迈县“长寿杯”龙舟邀请赛,2024年澄迈首届飞盘公开赛,“劳动者杯”2024年中国职工乒乓球联赛(澄迈站),2024年澄迈半程马拉松等赛事。策划“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举办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新春系列活动、罗浮村“村晚”、桥头地瓜文化节等文化惠民活动。
全年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465.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游客总花费4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接待过夜游客247.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5%;过夜游客总花费3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接待一日游游客218.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一日游游客总花费6.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全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数410个,床位数达3061张,比上年增加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597人,比上年增长0.2%。其中,执业医师1221人,比上年增长1.3%;注册护士1575人,比上年下降3.6%;药剂人员177人,比上年7.3%;检验技师106,比上年增长0%。
十二、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县新增和改造城镇污水管网69公里,年末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0.13万立方米,城市(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治理率80.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全县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9个,城镇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500-550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全县新增5G基站405个,累计建设5G基站1713个;新增万兆PON端口522个,累计开通万兆PON端口8850个。4G基站、千兆光纤已实现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四级全覆盖,5G基站已覆盖各镇主城区、各园区和重点企业,自然村5G网络通达率达94.73%。
全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59天,其中空气质量指数为优级天数312天,良级天数47 天,无轻度污染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其中优级天数比例为86.91%,良级天数比例为3.09%,与去年同期相比优级天数比例上升0.6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有所改善。PM2.5浓度13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25微克/立方米,O3浓度102微克/立方米,SO2浓度4微克/立方米,NO2浓度6微克/立方米,CO浓度 0.6毫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要污染物 PM2.5、O3浓度分别下降1、3微克/立方米,CO浓度下降0.2毫克/立方米。NO2浓度持平,SO2、PM10浓度分别上升1、2微克/立方米。
全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4人,比上年下降20%。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人,商贸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1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人。
注 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为预估数,最终核实数以《澄迈统计年鉴2025》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T4754-2017)对三次产业进行划分。
3.本公报中部分指标合计数与分项数有出入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作机械调整。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行儋州分行,价格、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澄迈调查队,货物、旅客运输及周转量数据来县交运局,文化、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县旅文局,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口海关,城镇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水务局,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县环境卫生管理站,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县卫健委,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县民政局,科技数据来自县科工信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