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口市美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海口市美兰区统计局 2025年4月
2024年,美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全区经济发展稳定向上、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福祉不断向优。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31.1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77.2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509.80亿元,增长5.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0:12.5:82.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17.7%和79.7%。
人口。年末公安部门统计人口户数20.76万户,户籍人口数71.87万人,其中男性35.42万人,女性36.45万人;城镇户籍人口57.06万人,乡村户籍人口14.81人。
表1 2024年末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区户籍人口 | 71.87 | - |
其中:城镇 | 57.06 | 79.4 |
乡村 | 14.81 | 20.6 |
其中:男性 | 35.42 | 49.3 |
女性 | 36.45 | 50.7 |
年末常住人口89.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4.52%,提高0.1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9.61‰,比上年减少0.49个千分点;死亡率5.26‰,比上年提高0.56个千分点。从年龄构成看,0-14岁人口14.09万人,15-64岁人口66.36万人,65岁以上9.55万人。
表2 2024年末美兰区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区常住人口 | 89.99 | - |
其中:城镇 | 76.06 | 84.52 |
乡村 | 13.93 | 15.48 |
其中:0-14岁 | 14.09 | 15.65 |
15-64岁 | 66.36 | 73.74 |
#16-59岁 | 60.62 | 67.36 |
60岁及以上 | 14.33 | 15.92 |
#65岁及以上 | 9.55 | 10.61 |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种植业产值20.12亿元,比上年增长0.3%;林业产值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3%;牧业产值9.16亿元,比上年下降4.1%;渔业产值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78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主要农产品产量详见表3。
表3 2024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蔬菜 | 万吨 | 7.91 | 6.8 |
水果 | 万吨 | 4.23 | 7.2 |
其中:菠萝 | 万吨 | 1.47 | 78.2 |
香蕉 | 万吨 | 0.53 | -29.2 |
荔枝 | 万吨 | 0.35 | 2.0 |
柑橘橙柚 | 万吨 | 0.32 | -18.2 |
莲雾 | 万吨 | 0.49 | -6.9 |
火龙果 | 万吨 | 0.32 | -1.6 |
菠萝蜜 | 万吨 | 0.16 | -4.9 |
猪肉 | 万吨 | 1.35 | -8.9 |
肉鸡 | 万吨 | 0.43 | -9.1 |
肉鸽 | 万吨 | 0.06 | 48.4 |
禽蛋产量 | 万吨 | 0.58 | -2.6 |
-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7.5%。其中,轻工业总产值下降10.1%;重工业产值增长143.6%。在八大工业重点行业中,医药制造业下降17.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3.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65.9%,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增长21.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0.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9%,食品制造业下降2.3%。
表4 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其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 | 47.5 |
按轻重工业分 | |||
轻工业 | 亿元 | - | -10.1 |
重工业 | 亿元 | - | 143.6 |
主要产品产量 | |||
软饮料 | 万吨 | 6.6 | -7.2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281.9 | 39.3 |
建筑业。全年全区建安工程投资比上年下降11.8%。建筑业47.92亿元,比上年下降0.6%。全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90家,全年签订合同额52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149.60亿元,比上年增长28.0%。
四、服务业
全年全区批发业和零售业增加值6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55亿元,比上年下降7.6%;金融业增加值78.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房地产业增加值95.99亿元,比上年下降2.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85.44亿元,比上年增长3.6%。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91亿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6亿元,比上年下降0.8%。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57.26亿元,比上年增长4.9%;乡村零售额107.90亿元,比上年下降3.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54.93亿元,比上年下降0.2%;餐饮收入10.23亿元,比上年下降9.0%。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下降1.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1.2%,汽车类增长6.3%,通讯器材类增长137.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1.9%,化妆品类下降22.4%,金银珠宝类下降22.1%,日用品类下降10.3%,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8.2%。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8.4%,非房地产投资增长1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05:3.10:96.86。从投资主体看,政府投资增长5.4%,民间投资增长8.4%。
表5 2024年全区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桂林洋)
指标名称 | 比上年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5.8 |
第一产业 | -79.9 |
第二产业 | 22.2 |
第三产业 | 5.6 |
房地产业。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11.09亿元,比上年下降18.4%,其中住宅投资90.79亿元,比上年下降15.1%;办公楼投资2.42亿元,比上年下降68.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57亿元,比上年下降14.9%。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625.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5%,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75.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7%。商品房销售面积96.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销售额118.04亿元,比上年下降27.9%。
七、财政
全区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38亿元,同口径(下同)比上年下降11.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3亿元,下降16.2%。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24.74亿元,下降13.6%,其中国内增值税8.69亿元,下降12.9%;企业所得税3.81亿元,增长1.3%;个人所得税1.84亿元,增长6.1%;土地增值税2.95亿元,下降46.0%。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03亿元,下降5.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7亿元,下降16.7%;教育支出8.04亿元,增长1.5%;科学技术支出0.03亿元,下降20.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23亿元,增长21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7亿元,下降0.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61亿元,下降8.9%;节能环保支出0.005亿元,下降91.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7亿元,下降44.4%;农林水事务支出3.82亿元,增长1.5%;交通运输支出0.01亿元,下降72.6%;住房保障支出2.72亿元,增长18.5%。
表6 2024年财政收支及其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情况 | 亿元 | 比上年增减% | 财政支出情况 | 亿元 | 比上年增减% |
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02.38 | -11.1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32.03 | -5.8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26.23 | -16.2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2.17 | -16.9 |
地方税收收入 | 24.74 | -13.6 | 教育支出 | 8.04 | 1.5 |
增值税 | 8.69 | -12.9 | 科学技术支出 | 0.03 | -20.1 |
企业所得税 | 3.81 | 1.3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0.23 | 214.0 |
个人所得税 | 1.84 | 6.1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7.97 | -0.4 |
土地增值税 | 2.95 | -46.0 | 医疗卫生支出 | 3.61 | -8.9 |
节能环保支出 | 0.005 | -91.1 | |||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 2.27 | -44.4 | |||
农林水事务支出 | 3.82 | 1.5 | |||
交通运输支出 | 0.01 | -72.6 | |||
住房保障支出 | 2.72 | 18.5 |
八、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全年全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27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18元,比上年增长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40元,比上年增长6.3%。
社会保障。全年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共计72255人,比上年增加3412人,参保率达98.6%,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发放人数共计25424人,比上年增加277人,发放率达100%。
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010人,比上年增加84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31人,比上年增加411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85人,比上年减少27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88人,比上年增加297人。城乡居民月人均领取养老金金额357.03元,比上年增加53.56元。
社会救助。全区城市低保951户1599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 1170.47 万元;农村低保772户1701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168.03万元;城乡特困494户494人,累计发放金额539.49万元;低保边缘家庭311户1081人(按规定仅享受政策救助,不享受资金救助),刚性支出困难家庭26户113 人。累计审批临时救助328户956人148.77万元;台风期间为2028户低保,分散供养特困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米、油等生活物资,金额32.5万。足额发放各项临时补贴,其中发放春节慰问金102户5.1万元,发放济困帮扶补贴 2738 户99.46万元。
法律援助。全年全区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83宗,增长18.4%。其中民事1292宗,增长14.1%;刑事590宗,增长28.8%;行政1宗,与上年持平;非诉讼调解0宗。接待来电1204人次,下降3.5%;接待来访1840人次,下降1.4%。
-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全年新增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7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精英行动“种子企业”11家;培育2024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2家。辖区共有江东电子商务产业园、海南数据谷、海南海商智谷智慧产业园、海口宾馆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21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众创空间1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家、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总运营面积超6.5万平方米,累计注册企业超6000家,累计孵化企业2000余家。
教育。全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60所,其中初级中学13所,与上年度持平;小学47所,比上年减少5所。幼儿园144所,比上年减少15所。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65635人(含民办),其中中学生15627人,比上年增加311人;小学生50008人,比上年减少698人。在园幼儿26749人,比上年减少553人。全年招生13588人,比上年减少168人。
区属初级中学教职工数1673人,比上年增加13人;小学教职工数 3727人,比上年减少55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补助资金 6340.9万元,增长32.1%。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文化旅游。全年全区接待游客839.76万人次,同比增长7.73%;游客总花费139.88亿元,同比增长4.92%。策划春节、五一、国庆等节点活动,推出“东坡庙会”“年俗庙会”“北港赶海音乐会”等非遗文化体验项目,吸引大量游客。指导景区景点举办“新春文艺季”“亲子嘉年华”“898生活艺术节”等特色活动,提升人气。组织海南八音、公仔戏等文艺团体进入商圈,开展18场活动,带动5个商街新增客流2.97万人次。指导东寨港红树林景区申创4A级国家景区,北港岛获评四椰级乡村旅游点,898艺术村、耕读农庄评为三椰级乡村旅游点。
卫生。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2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8个,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44个,门诊部6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67个,疾控预防控制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34张,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3张,乡镇卫生院床位115张,门诊部31张。卫生技术人员268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61人,注册护士1066人,药师130人。乡村医生中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为52.7%。
体育。全区共有体育场地1856个,其中足球场地62个,篮球场地406个,排球场地209个。成功举办“海口杯”乡村排球联赛、“海口杯”青少年三人篮球联赛美兰站等体育赛事,在乡村排球联赛总决赛中荣获冠军。组织队伍参加“海口杯”端午龙舟邀请赛,并荣获亚军。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空气质量。全年全区空气质量情况总体优良,其中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一、二级标准(优良)天数为34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AQI≤ 100 的天数)为96.2%。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浓度细颗粒物(PM2.5)1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30微克/立方米,臭氧(O3)13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1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为 0.7 微克/立方米。
水环境。全区全年城镇内河(湖)水质均值达标,水质达标率100%;南渡江儒房和演州河河口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监测分别为Ⅱ类水质和Ⅲ类水质,均达到国控断面水质国家考核目标,达标率为100%。
卫生环境。全区共有垃圾处理站14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生活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率100%,公厕共151座,其中城区85座,乡镇66座。
安全生产。全年全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7人,上一年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8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12.5%,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海口统计年鉴(2025)》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三次产业进行划分;
3.本公报中部分指标合计数与分项数有出入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作机械调整。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收支数据来自区财政局,旅游业、文化和体育等数据来自区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资料来自区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区社会救助和福利中心,法律援助数据来自区司法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城市环境卫生数据来自区环卫局,水环境数据、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美兰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