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东兴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市委“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服务大局、保持定力、城乡并进、共同富裕”为工作主线,聚焦“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发展路径,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56亿元,同比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6%和6.9%,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呈现健康发展良好态势。

一、综合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7.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60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68.47亿元,同比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180.49亿元,同比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占比调整为16.3:23.0:60.7,一产业占比较去年下降3.8个百分点,二产业占比较去年增长5.1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较去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185.08亿元,同比增长7.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2%。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8632.5公顷,同比增加145.8公顷;油料播种面积21096.8公顷,同比增加531.7公顷;蔬菜播种面积24907.9公顷,同比增加714.3公顷。

主要农产品产量列示如下:

品   名 2024年完成数 比2023年±%
粮食(吨) 379724 1.1
#稻谷(吨) 151008 0.5
玉米(吨) 128267 4.1
豆类(吨) 30259 -0.9
油料(吨) 51837

 

9.7
#油菜籽(吨) 39409 11.0
花生(吨) 12428 5.5
蔬菜(吨) 1052571 4.3
水果(吨) 45870 5.1

全年肉猪出栏594524头,同比下降7.6%;牛出栏5934头,同比下降9.5%;羊出栏112796只,同比下降15.8%;家禽出栏6784066只,同比下降6.8%。禽蛋产量10852吨,同比增长2.3%,奶产量同比下降63.1%。

主要畜产品列示如下:

品 名 2024年完成数 比2023年±%
肉类(吨) 60806 -2.2
#猪肉(吨) 46068 -1.9
禽肉(吨) 10141 -4.3
牛肉(吨) 789 -8.2
羊肉(吨) 1738 -10.3
出栏生猪(头) 594524 -7.6
生猪存栏(头) 315451 -5.6
年末羊存栏(只) 61543 -16.4

 

注:农业数据均包含高新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67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分行业看,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1%;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9%。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其中饮料同比增长181.2%;塑料制品同比增长4.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0.8%。

年末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2户,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9.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2.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6%。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7.8%,商品房销售面积18.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

五、贸易和旅游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33亿元,同比增长6.1%。按经营单位规模来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4.44亿元,同比增长18.9%;限额以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6.89亿元,同比增长0.6%。

实现外贸进出口19295.09万美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额19097.12万美元,同比下降1.5%;进口额197.97万美元,同比增长52.1%。

年末共有6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2个、2A级旅游景区2个。加强文旅品牌培塑和宣传推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特色县,新增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2A级旅游景区1个、四星级旅游饭店1家。组织拍摄东兴老街宣传片、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宣传片,开展“内江人文·老街新韵”文旅直播。加大文旅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成功培育2家规模(限额)以上文旅企业。以节日、节令为依托,举办“文旅促销嗨购周”、“东兴非遗陪你过五一”、内江玫瑰花海旅游季等文旅促消费活动。东兴文创产品多功能香插(带砚台)获评2024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及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暨2024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炫彩漆笔系列获评第五届天府文创大赛暨红色文创大赛优秀奖。

六、财政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4亿元,同比增长7.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08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农林水支出7.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16.5%)。

七、科技和教育

深入落实“双规范双减”,课后服务学生5.4万余人次、参与率97.95%。新建中小学、幼儿园5所,新增公办学位1890个。内江市东兴区牛牦山初级中学、东兴区外国语小学扩建及附属幼儿园投入使用。

2024年末东兴区有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13所(其中民办1所),小学35所(其中民办1所),幼儿园75所(其中民办幼儿园7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中1所,业余体校1所。有在园幼儿数14987人(其中公办8716人,民办6271人),小学在校生38172人(其中公办37442人,民办730人),初中在校生17387人(其中公办17254人,民办13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5227人,全日制中职在校生477人(其中公办0人,民办477人)。2024年幼儿入园率92.0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东兴区四所高中高考录取率为80.10%。全年建设校(园)舍总面积1.8万平方米。(含高新区)

八、文化、广电和体育事业

全区23个镇级综合文化站,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100%,均实现免费开放。12个综合文化站参加四川省第一批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申报工作。

打造内江市春晚小品《我要当网红》和歌伴舞节目《风说你曾回来》,打造第十二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博览会开幕式文艺节目《成就每一个梦想》《欢乐的家》,原创歌曲《风说你曾回来过》荣获四川省2024年家乡闪耀•一县一歌”选拔赛最佳歌曲奖以及最佳人气奖,新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沱江船工号子》参加四川省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百团汇演活动。

举办2024年春节戏剧惠民演出、“5•18国际博物馆日”暨“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活动、“天冬花开粽飘香”端午节系列民俗活动、戏剧进敬老院等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

确保了3745个自然村“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保障全区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正常运行,投入资金186万元,巩固农村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工程。(含高新区)

九、环境保护

全年实施减排项目1个,其中涉水项目0个,涉气项目1个;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6天,优良率85.7%。东兴城区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44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2%、下降15.7%;沱江干流内江脚仙村出境断面水质为Ⅱ类水质,大清流河李家偏和小河口大桥两个国控断面水质为Ⅲ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镇(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十、人口、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全区年末户籍总户数28.0万户,户籍总人口8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4万人,农村人口61.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8.1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7.2万,农村常住人口30.9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6%。

全区有医院和卫生院36个,实有床位6733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436人,执业(助理)医师2476人,注册护士2910人。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1.85‰。

2024年,全区出生人口3336人,人口出生率4.41‰(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数75.6万人计算);死亡人口6263人,人口死亡率8.47‰,人口自然增长率-3.87‰。(含高新区)

全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33359元、同比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37元、同比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53元、同比增长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支出22113元、同比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支出27748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支出16644元、同比增长6.0%;

2024年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累计保障3.33万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累计保障29.58万人次,临时困难救助3104人次(户次),发放救助金328.37万元,2024年全区投入资金70.4万元,对5所公办养老机构进行能力提升和适老化改造;投入资金51万元对全区510名特殊困难老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投入资金237万元,为全区948名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投入资金8.57万元,为全区公办敬老院购买了床位责任险。2024年累计保障特困供养对象6.63万人次,城乡特困供养对象(集中、分散)供养金标准为城镇:1025元/月 •人、农村:754元/月 •人。

注:1.2018年起,原东兴区划分为东兴区和高新区,各项经济数据无特别说明均为划分后东兴区数据;

2.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内江市东兴区统计年鉴——2024》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公报中林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旅游、财政、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广电、体育、环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