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游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的一年。区人民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市委“五市战略”,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监督支持下,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防科技工业强区为战略牵引,以争创全国百强区为奋斗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2024年区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2.03亿元,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53亿元,增长2.7%,贡献率为3.1%;第二产业增加值169.92亿元,增长7.0%,贡献率为30.7%;第三产业增加值317.57亿元,增长7.9%,贡献率为66.2%。三次产业结构为6.6:32.6:60.8。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18.66亿元,增长7.7%,占全区GDP的比重为61.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24年区属人均GDP实现99795元,同比增长7.1%。

基本单位。2024年年末区属共有基本单位9525个,其中法人单位8763个,产业活动单位762个。“四上”企业法人单位62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个,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22个,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72个,房地产企业40个,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24个(以上数据均包含科学城)。

二、农  业

农产品产量。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0.96万亩,增长0.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9.31万亩,增长0.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1.65万亩,增长1.4%。全年粮食总产量24.71万吨,增长0.6%,单产416.5公斤/亩,增长0.3%。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8.95万吨,增长0.1%;小春粮食产量5.75万吨,增长2.5%。水稻产量12.45万吨,下降0.5%;小麦产量5.27万吨,增长3.2%;油料作物产量5.79万吨,增长1.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3.65万吨,增长4.7%。

畜牧业。全年生猪出栏18.93万头,下降6.7%。生猪存栏11.86万头,下降5.0%。猪肉产量1.44万吨,下降2.4%;禽蛋产量1.36万吨,下降2.5%;牛奶产量150吨,下降10.7%。

林业。年末实有森林管护面积达5457.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1.29%;区内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777公顷;全年零星植树45.4万株;2024年全区合计森林蓄积采伐量6147.7立方米(包括限额指标内采伐3484.8立方米、工程征占等不占限额指标采伐2662.9立方米)、折合木材出材量2576立方米,竹材产量725吨。

渔业。全区淡水养殖面积达2960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为15979吨,比上年增长5.2%。其中,淡水养殖15979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区属工业增加值141.7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3个,全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4.94亿元,增长7.6%;利润总额28.04亿元,下降24.2%。

建筑业。全年区属建筑业增加值28.2亿元,比上年增长7.3%。区属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16个(不含科学城)。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1万平方米,下降18.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1.2万平方米,增长51.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70万平米,增长10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增长22.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6.0%;其他费用投资下降3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7.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9%。

房地产。全年区属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0.3%。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11.4%;商品房竣工面积下降100%;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5.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全年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51亿元,增长8.1%。其中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55.33亿元,同比增长16.8%。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25.26亿元,增长8.2%;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9.25亿元,增长8.0%。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0.89亿元,增长8.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7.00亿元,增长8.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7.19亿元,增长8.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43亿元,增长8.2%。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2024年区属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5个,签约金额213.04亿元,5亿元及以上项目15个,签约金额198.3亿元。实现省外引进新增实际投资110.73亿元。

对外贸易。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2759万元,同比下降16%。其中:出口31795万元,进口40964万元。

七、交通和电信

交通。年末全区等级公路总里程为2122.9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9公里,一级公路52.57公里,二级公路5.65公里,三级公路90.81公里,四级公路1906.99公里。

电信业务。2024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5.85亿元,比上年下降8.8%,固定电话用户30.5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9.10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2.40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全年区属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53亿元,非税收入5.75亿元。

金融。202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77.64亿元,同比增长8.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1.82亿元,同比增长6.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24年年末全区有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数11740人,专任教师数827人;职业高中4所,在校学生数6079人,专任教师数435人;初中15所,在校学生数27120人,专任教师数1691人;小学28所,在校学生数36570人,专任教师数2101人;幼儿园82所,在校学生数13099人,专任教师数1014人。

科学技术。2024年全年科技部门共组织企业申报成功的省、市级科技项目33个,申报项目资金6096万元。全区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30家,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2024年全年专利授权149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9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16件。

十、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2024年末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美术馆1个,镇(场)综合文化站21个、街道综合文化站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172个。全区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城区数字电视转换率100%。

卫生。2024年底,全区医疗卫生机构363个。其中:医院1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医院中,公立医院6个,民营医院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中心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村卫生室136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18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全年PM2.5平均浓度31.0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42.4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91.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4。芙蓉溪仙鱼桥市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仙鹤湖水库)水源达标率100%。

安全生产。2024年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起,所有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共造成可估算直接经济损失251万元,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起,造成1人死亡;工矿商贸(物业保洁服务)事故1起,造成1人死亡)。

十二、人口

年末游仙辖区常住人口57.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90%,比上年末提高0.88个百分点。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7.18万人。2024年全区出生人口2690人,出生率为5.11‰;死亡人数2743人,死亡率5.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②。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支。辖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99元,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242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73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34元,增长7.2%。

就业和再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55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9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4%。全区有1031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24年失业保险金标准为1773元/月,2023年最低工资标准1970元/月。

社会保障。2024年末,游仙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8676人,同比增长2789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5030人,同比增加3714人,职工医保基金实际缴费收入34554.43万元,职工医保中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7554人,同比增长241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3646人,同比减少92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12479.60万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3496人(其中在职82838人,退休40658人),比上年末增加3719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80372人,减少3508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1595人,增加8704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824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城镇居民累计12069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623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农村居民累计84212人次。

注:

1.《公报》中使用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据,正式数据以《游仙统计年鉴2024》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林业、渔业、交通、邮政、电信、对外贸易、财政、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