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统计局
2023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生产供给持续好转,市场需求稳步扩大,物价保持总体稳定,全县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回升向好的总体态势,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00.7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00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0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78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21.8:29.8:48.4。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4928元,比上年增长7%。
图1 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8.80万人,比上年减少0.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45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75%,比上年末提高1.22百分点。
新兴产业加速生长。全县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2%,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4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4.8%、24.5。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95%。其中,高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领域增长较快,分别增长60.47%、3.32%。
民营经济增加值61.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2%。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2.0亿元,比上年下降1.43%。分行业看,全县农业产值27.30亿元,下降1.94%;林业产值0.21亿元,下降73.42%;牧业产值10.05亿元,增长1.62%;渔业产值0.01亿元,和上年持平;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43亿元,增长8.58%。
粮食播种面积86.53万亩,和去年略增。粮食总产量32.93万吨,比上年增长0.49%。其中夏粮总产17.19万吨,增长1.23%;秋粮总产15.73万吨,下降0.31%。
图2 2019-2023年粮食产量
蔬菜播种面积6.78万亩,比上年下降3.86%,总产量29.47万吨,下降1.0%;油料播种面积2.548万亩,增长140.58%,总产量0.3812万吨,增长117.02%;棉花播种面积0.2559万亩,下降70.88%,总产量0.1643万吨,下降71.17%;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036万亩,下降56.56%,总产量0.0020万吨,增长26.53%;瓜果类播种面积7.427万亩,下降6.91%,总产量31.6864万吨,下降7.30%。
园林水果总产量达到4.5121万吨,比上年下降3.73%。其中,苹果、梨、桃和葡萄的产量分别为0.1509万吨、3.3762万吨、0.6128万吨和0.3192万吨,分别下降2.76%、下降1.16%、11.28%和9.23%。
猪出栏14.78万头,比上年增长3.86%。牛出栏0.87万头,增长11.53%。羊出栏23.20万只,下降2.77%。家禽出栏220.84万只,增长3.76%。禽蛋产量2.67万吨,增长2.3%。奶类总产量0.1329万吨,下降47.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21.8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4.10%。分行业看,全县1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6个行业增速超全县平均水平。其中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4.8%、45.1%、37.8%、36.2%、24.5%、16.0%。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9%,拉动全县规上工业生产增速3.9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17%,拉动全县规上工业生产增速8.2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全市在统的7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有2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增长面为29%。其中,钢结构、气体分离及液化设备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5.1%、47.4%。
表1 2023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 ||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产量 |
小麦粉 | 吨 | 2011 |
梭织服装 | 万件 | 1933.5 |
家具 | 件 | 94530 |
塑料制品 | 吨 | 6111 |
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平方米 | 4961291 |
钢结构 | 吨 | 20197 |
气体分离及液化设备 | 台 | 230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实现利润总额0.52亿元,下降32.72%。分门类看,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0.38亿元,下降38.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0.14亿元,下降8.59%。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5家,签订合同额110281万元,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01623万元。
-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19亿元,比上年增长6.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27亿元,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67亿元,增长8.2%;金融业增加值6.52亿元,增长9.4%;房地产业增加值4.80亿元,增长6.7%;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86亿元,增长16.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9.24亿元,增长14.2%。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492.04公里。其中,普通干线(国道、省道)103.10公里,农村公路里程1370.7公里。全县年末机动车保有量6.99万辆,比上年增长6.30%。
全年邮政寄递业务量216.61万件,同比增长11.5%,快递业务量194.37万件,同比增长0.025%,全县邮政行业业务收入915.35万元(不含邮政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3306.46万元,增长率12.78%,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184.25万元,增长率156.52%。
阜城移动公司2023年末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92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92万户。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3.57万户,同比增长7.4%,比上年末净增户0.25万户。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市场零售额19.94亿元,增长8.6%;乡村市场零售额6.82亿元,增长21.5%。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下降67.9%,饮料类增长27.7%,烟酒类下降3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9%,化妆品类下降9.1%,金银珠宝类增长15.9%,日用品类增长18.2%,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0.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10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31%,家具类增长7.7%,通讯器材类增长39.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7%,汽车类下降2.3%。
图3 2019-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0.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0.7%,技改投资增长22.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0.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7.4%。民间投资增长24.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0.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5.5%。
表2 2023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 |
单位:% | |
指标名称 | 增长% |
农林牧渔业 | -34.2 |
制造业 | 102.8 |
其中: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454.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2 |
金属制品业 | 0.2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74.3 |
汽车制造业 | -52.5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50.9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8.7 |
房地产业 | -12.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52.2 |
教育 | 4.6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00.0 |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36.9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7.04%。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2.85万平方米,增长4.29%。房屋施工面积98.3万平方米,增长10.3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94万平方米,增长10%。房屋竣工面积13.76万平方米,增长549.0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2万平方米,增长621.37%。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7.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7%。其中,出口6.94亿元,增长24.33%;进口0.08亿元,增长67.02%。
实际利用外资5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6.9%。
八、财政金融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亿元,比上年下降3.4%。其中,税收收入3.0亿元,增长1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亿元,增长5.5%;教育支出4.8亿元,增长4.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1亿元,增长2.8%;卫生健康支出2.3亿元,下降3.1%;农林水支出7.9亿元,增长28.3%。
图4 2019-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7.3亿元,同比增加37.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91.7亿元,同比增加35.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4.8亿元,同比增加21.9亿元。
-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033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579元,增长7.7%。
图5 2019-2023年一般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
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1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8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4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6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642人。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中学14所,全县小学57所;普通中学在校生2.48万人,增长3.77%;小学在校生2.40万人,下降7.34%。
全县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2.3%。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有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不可移动文物点9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接待国内游客332.4万人次。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17个,其中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1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88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85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30张。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年完成造林2286.5 亩。同比下降35.04个百分点。
全县发电量为2.6亿千瓦时,比上年上升47.94%。
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263天,其中一级天数59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
注释:
1.本公报所列2023年部分统计数据为快报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4.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5.公报中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