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县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松潘县统计局
2023年,我县经济复苏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拓展“一城两心三地”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四片”发展布局,加快推进“五个松潘”建设,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搞建设、用心用情惠民生,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呈现持续恢复、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综合
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855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7.0%,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205万元,增长11.1%;
第二产业增加值30403万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218946万元,增长6.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7%、6.2%和60.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36个百分点、0.43个百分点和4.2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333元,增长6.7%;三次产业比重为21.7:9.6:68.7。与2022年相比,第一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20660万元,增长7.7%,占GDP的比重为37.9%,与上年持平。
年末全县民营经济主体达6693户,比上年增长12.7%,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0%;其中:私营企业实有数量达到995户,增长16.2%,个体经营户5698户,增长12.1%。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706万元,增长12.0%。其中:农业产值44844万元,增长0.8%;林业产值15196万元,增长23.9%;畜牧业产值65591万元,增长19.2%;渔业产值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070万元,增长4.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2726万元,增长10.7%。
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210公顷、总产量13545吨,分别增长0.5%和0.4%。经济作物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67.6公顷、产量466吨,分别增长2.9%和4.1%;中药材播种面积925.3公顷,增长2.4%;蔬菜播种面积2301.2公顷,增长0.9%,蔬菜产量达91048吨(包括食用菌1554吨),增长1.0%;水果类种植面积193.6公顷,产量2183吨,分别增长-3.9%和10.9%。 畜牧业 全年各类牲畜存栏数276871头,同比增长3.3%;全年肉猪出栏19000头,同比增长4.3%;牛出栏47372头,增长6.1%;羊出栏36358只,下降1.3%;家禽出栏43900只,增长6.0%;兔出栏530只,增长2.3%。肉类总产量7701.6吨,增长0.9%;奶类总产量8720.9吨,增长4.1%;羊毛产量57吨,和上年同期持平;禽蛋产量160.4吨,增长4.0%;天然蜂蜜产量216吨,增长0.2%。
|
林业 2023年末,全县森林面积341.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7.25%。年末共有3个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进校园科普”“全民自然教育‘润泽天府 我是江源源小卫士’”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共计发放宣传手册3500余份、宣传图报2000份、宣传环保袋2000余个、纸杯2000余个、宣传书包200个,悬挂横幅200幅。签订湿地管护员160人,管护湿地9.33万亩,还湿0.5万亩。有效的保护了原有湿地面积,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提升。聘请监测巡护人员33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松潘片区开展42条固定样线巡护工作,巡护时间累计长达200余天,行程达2000余公里,覆盖面积达85%。在园区内安装的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大熊猫、绿尾虹雉、金丝猴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在多家上级主流媒体报道播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398万元,增长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37%,拉动经济增长0.03个百分点。
年末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6.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8.6%,重工业增长2.9%。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4.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8.4%。分行业看,工业支柱行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增长5.9%,砂石开采下降20%,屠宰及肉类加工下降100.0%,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下降58.3%,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增长100%,其他农副食品加工增长18.6%。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7%,同比下降2.6%。实现营业收入41382万元,同比增长5.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385万元,同比增长818.9%。资产负债率为52.7%,较上年下降5.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发电量82034万千瓦小时,增长20.8%;生产商品混凝土5186立方米,下降66.7%;生产铁合金4960.5吨,增长8.9%。
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0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年末具有资质登记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6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增长6.2%。从投资构成看:基础设施下降14.2%;产业投资增长331%;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139%;其他投资下降100%。从行业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增长100%;第二产业增长757.6%,第三产业下降11.3%。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3.1∶43∶54。
五、国内贸易、招商引资及旅游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6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55511万元,增长10.6%;乡村实现零售额22174万元,增长12.2%。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零售额5343万元,增长11.2%;零售业零售额52769万元,增长10.5%;住宿业零售额8795万元,增长12.0%;餐饮业零售额10778万元,增长13.0%。
招商引资 续约及新建招商引资项目12个,我县全年实际完成招商引资4.9亿元。在第十九届西博会和州庆上签约4个项目分别是松潘县俄寨村乡村振兴文旅项目、80万只蛋鸡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剑科电站水光互补项目、牦牛绒加工项目,4个项目投资金额15.7亿元。目前小分队招商活动共计12次,其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6次,分别赴成都、上海、桐乡等地开展招商活动。
旅游业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27.08万人次,增长44.3%;旅游总收入78.63亿元,增长48.2%。景区门票收入22956.8万元,增长399.98%。2023年我县新创建A级景区9处,截止年底我县共有景区景点19处;其中A级景区17处,红色旅游景区3处。
六、交通、通信和邮电
交通 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989.99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72.503公里。全年公路客货运周转量40336.3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1%;客运周转量3668.8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71.4%;货运周转量39969.4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6.5%。九寨-黄龙机场进出港航班3256架次,同比增长180.4%,进港1688架次,出港1568架次。进港120230人次,出港119690人次。进出港人数达4.76万人次,同比下降68.3%。
邮政通信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670.57万元,同比增长47.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354户,移动电话用户70420户,互联网用户35186户,分别较上年增长12.5%、-9.0%和7.4%。
七、财政、税收和金融业
财政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244万元,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6487万元,增长36.2%(其中:增值税增长128.3%,企业所得税增长279.8%,个人所得税增长155.6%);非税收入:5757万元,下降12.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6671万元,增长4.6%。
税收 全县税务部门完成各级税收收入19925万元,增长86.1%。
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41087万元,比上年增加3115万元,增长10.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4547万元,比上年增加23534万元,增长24.2%。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77916万元,比上年增加65108万元,增长20.8%。
保险 年末共有保险机构5家,保费收入8477.95万元,同比增长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 年末全县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25所,其中:高级完全中学1所、完全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及乡中心校13所、幼儿园4所。年末在校学生8823人,其中:高中生547人、初中生1717人、小学生4415人、在园幼儿198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20.8%,高中毛入学率82%。全县共有教职工1040人,其中:高中58人,初中216人,小学573人,幼儿园193人;专任教师939人,其中:高中58人,初中207人,小学512人,幼儿园161人。
科技 全年共完成专利申请3件,专利授权3件。组织技术专家、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采取“面对面”的方式,对老百姓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累计发放各类科技惠农实用技术宣传资料2000余册、宣传物品500余份;现场解答技术咨询群众500余人次。全年共录入100余名县级专家,录入了信息员220余人,夯实了专家及信息员队伍建设;完成在线咨询2000余条,发布了羌活栽培技术、当归栽培技术等实用种植技术信息40余条。指导岷江源湿地公园、松潘县进安小学等3家科普示范基地申报涉藏赋能科普示范基地;指导岷江源湿地公园申报四川省第十五批省级科普基地。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 年末全县拥有图书馆1个总馆、17个分馆,村级服务网点基本全覆盖,年末图书馆总藏数50780册,其中图书种类13种,期刊8种,报纸6种。文化馆1家,档案馆1个,电影院、剧院4个,乡镇文化站17个,村文化室122个,体育馆1座和体育健身场所125个。开展黄龙庙会、羌族多声部毕曼歌节民俗文化活动,举办2023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子活动暨松潘县第七届古城花灯节和岷江源音乐季;参加阿坝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松潘县获“阿坝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荣誉;展“书香浸润 畅享阅读”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10场次;开展“壮丽辉煌70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书香松潘 全民阅读”诵读活动;参加庆祝阿坝州建州70周年“书香阿坝·全民阅读”诵读活动,获得三等奖;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结合松潘县实际,撰写完善《“文化松潘”建设实施方案》,打造松州十大文化品牌。
体育 举办2023年首届“荣耀松州”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承办“瑶池黄龙 聚美松潘”山地户外系列赛2023第四届黄龙极限耐力赛;承办松潘2023首届岷山雪宝顶冰雪登山节;组队参加“萌芽杯、希望杯”中小学生篮球、足球、排球比赛,并取得一金四银两铜的成绩(所有队伍均获得奖牌);组队参加阿坝州第十六届运动会并获得首枚田径项目金牌。
卫生 持续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接种165551人次,核酸检测3185704份。截止目前辖区常住人口数为67000,建立档案66345人,建立电子档案65314份。糖尿病规范管理401人,高血压规范管理2205人,辖区老年人已建立档案7041人,中医药健康管理2526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117人。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46人。共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314项,其中:行政许可13项、行政处罚282项、行政强制8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给付2项、行政检查3项、行政奖励2项、其他3项。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 全县有垃圾处理厂1个,污水处理场3个(污水处理站29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出境断面位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达标率均为10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100.0%;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因土壤污染引发的环境事件。
安全生产 2023年,全县共发生火灾事故和火情29起,死亡0人;交通事故3起,死亡3人;发生高位垮塌地质灾害1起,因事前预防得当、事后应急处置到位,未造成人员伤亡;连续102个月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连续36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事故,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4648户、72355人。其中:男性37306人,女性35049人;乡村人口55349人,城镇人口17006人;其中:藏族32756人、羌族8082人、回族11037人、汉族20376人、其他民族104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5.2%、11.2%、15.3%、28.2%、0.1%。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74万人,城镇化率为38.13%,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8%。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2%,两年年均增长0.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4%,两年年均增长0.5%。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2%。
十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民政事业
劳动就业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5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28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联合各部门开发各类安置公益性岗位2269人(脱贫劳动力1335人);安置青年就业见习9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4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92亿元。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场,推送省内外就业岗位1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2023年,转移输送218名城乡劳动力(其中:脱贫劳动力65人)赴浙江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3期,培训1465人(脱贫劳动力139人)。通过考试、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0人;安置退役士兵2人。
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6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7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职职工参保0.7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0.5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04万人。完成困难群体代缴0.22万人21.75万元;发放退休人员养老待遇5412人、2.1亿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待遇8.62万人次1405万元。工伤供养亲属5人,发放工伤保险待遇209.96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94人、236.01万元,失业补助金24人、5.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55128人,城镇职工参保人数9816人;完成“两病”门诊办理1446人,其中:办理高血压1441人次,糖尿病5人次。
民政事业 2023年,截至目前共确定农村低保1904户3131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877.83万元;共确定城镇低保1176户1655人,发放城镇低保资金784.75万元;新增农村低保641户、759人,城镇低保66户、76人。临时救助困难群众477人次,发放救助金额87.0131万元。全县共有困难残疾人356人,共发放补贴42.16万元。全县有特困供养人员280人(其中城乡分散特困供养262人、集中供养18人),发放生活补助194.26万元、发放护理补贴26.96万元、发放特困供养人员丧葬费22人16.55万元、发放特困供养人员临时医疗救助37人次,发放救助金9.71万元。有困难残疾人993人,发放生活补贴56.8万元;重度残疾人共1106人,共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99.87万元。
投资118万元完成新建7个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县共有80-89周岁1321人,发放资金110.49万元;90-99周岁107人,发放资金18.78万元;100周岁以上3人,发放资金1.12万元。接收捐赠款449.5万元,物资价值1116.22万元。在春节开展“福利院入住老年人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1.152万元;发放州级福彩圆梦助学金2名,资金1万元;举行西部企业家共建公益基金联合高原之宝向松潘县捐赠奶粉活动。接受捐赠“高原之宝婴幼儿牦牛奶粉”总计1000罐,市场价值49.8万元;接受先科公司无偿捐赠医用口罩3000个医用口罩;浙江桐乡市爱心企业捐赠杯子、衣物共计折价1066.43万元;为符合条件的1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0.5万元。共有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59个,年检32家、注销登记2家。持证社工人才8人;完成17个乡镇社工站挂牌建设工作。成立志愿服务队伍27个,注册志愿者11920名,
注: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松潘统计年鉴—2024》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其分行业总产值、增加值指标按照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农业、林业、畜牧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商业贸易、财政、税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人口计生、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县级各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