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穆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工作,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4.3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82.6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为22.6:22.7:5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8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49.47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水稻产量为3.39万吨,同比下降0.15%;玉米产量为34.33万吨,同比增长3.94%;大豆产量为11.45万吨,同比下降9.3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3.2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1万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0.6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1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5.9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7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6.4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6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016万公顷。食用菌产量(干鲜混合)2.42万吨,与上年持平。

全市年末生猪存栏8.92万头,同比下降2.1%;牛存栏5.55万头,同比下降6.3%;羊存栏5.48万只,同比下降2.4%;家禽存栏86.40万只,同比下降3.4%。全年肉类总产量2.30万吨,其中猪肉1.27万吨,同比增长9.0%;牛肉0.65万吨,同比下降1.2%;羊肉0.12万吨,同比增长3.3%;禽肉产量0.25万吨,同比下降0.6%。禽蛋产量0.80万吨,同比下降0.6%。

全市营造林面积666.6公顷,其中退化林修复面积666.6公顷。

全市水产品产量0.36万吨,同比增长0.14%。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6.37万千瓦,同比增长11.8%;拥有农用拖拉机1.59万台,同比增长6.4%。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17万吨,同比下降0.5%;农药使用量346.15吨,同比下降1.3%;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012.54吨,同比下降1.9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为1.3%。分门类看,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1.2%,采矿业产值同比增长25.8%,电力热力供应业产值同比下降0.1%。

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阀门产量2262.5吨,同比上升32.9%;家具产量37万件,同比增长12.5%;刨花板产量1.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87.1%;石墨及碳素制品产量14.3万吨,同比增长9.1%;复合木地板产量4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塑料制品产量4.6万吨,同比下降4.6%;商品混凝土产量2.3万立方米,同比下降48.7%;鲜冷藏肉产量1438.1吨,同比下降60.7%;亚麻布产量415万米,同比增长3.8%;亚麻纱产量7230吨,同比增长6%;实木木地板产量5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

截止2024年末,全市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1户,实现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19.8%。完成建筑业总产值0.28亿元,同比下降45.0%;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339平方米,同比增长6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9.2亿元,同比下降18.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投资完成18.9亿元,同下降1.0%;民间投资10.4亿元,同比下降3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1元,同比增长141.0%;第二产业投资15.4亿元,同比下降24.9%;第三产业投资7.7亿元,同比下降40.2%。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25.3亿元,同比下降22.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3.1亿元,同比增长7.3%。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81万元,同比下降78.6%。房屋施工面积2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其中住宅2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新开工面积1.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9%,其中,住宅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4%。商品房销售额0.6亿元,与去年持平%,其中住宅0.4亿元,同比下降20.0%。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6.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3.6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5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1%。商品零售额实现,42.1亿元,同比增长2.6%;餐饮业收入实现3.9亿元,同比增长1.8%。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8%,饮料类增长10.4%,烟酒类增长0.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1%,化妆品类下降1.1%,日用品类下降7.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2.4%,中西药品类增长7.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7%。

六、招商引资

实际利用内资50.4亿元,同比增长35.4%。

七、邮电

固定电话用户2.3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9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3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亿元,同比下降22.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9亿元,同比增长22.1%。

全年完成税收总额4.0亿元,同比增长12.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8.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9.5亿元。

九、社会事业

现有各类学校46所,教职工2088人,其中专任教师1658人。普通高中4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招生1235人,在校生3459人,毕业1416人。普通初中9所,招生1427人,在校生4685人,毕业1794人。普通小学11所,招生801人,在校学生6195人,毕业1313人。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166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数23人,在校生数86人,毕业29人。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3个,其中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8个、门诊63个、村卫生室17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841张,其中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89张。卫生技术人员124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4人,注册护士411人。

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体育场馆3个,图书馆1所,藏书2.3万册,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开放档案目录案卷级0.27万条、文件级5.1万条。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截止到年末,总人口2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6万人,乡村人口11.8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50.5:49.5。出生人口655人,出生率2.7‰;死亡4624人,死亡率18.9‰,人口自然增长率-16.2‰。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12元,同比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3元,同比增长6.4%。

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9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02万人,同比增长107.7%。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68人,同比下降7.0%,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173人,同比下降4.9%。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7个,床位1018张。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10人,城镇新就业405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35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41人。

十一、环境保护

全年城市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以上达标天数为351天,达标率97.5%。功能区环境噪声57.7分贝,达到国家标准。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