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来栖调研要求,乘着烟台迈入万亿级城市的东风奔赴新征程,以超常举措承压而上,用拼搏实干逆势前行,凭接续奋斗难中求成,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调结构、固根本、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利好因素增多、呈现积极变化。
一、综 合
2024年栖霞市生产总值(GDP)为3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16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0.58亿元,同比增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9.79亿元,同比增长6.5%。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1.89%、22.02%和56.09%。人均生产总值75729元,同比增长5.9%。
二、农 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8.03万吨;花生总产量4.96万吨;水果总产量240.6万吨,其中:苹果229.3万吨。
年末生猪存栏21.57万头;肉牛存栏0.17万头,羊存栏1.89万只,家禽存栏226.55万只。全年猪、牛、羊和家禽分别出栏36.24万头、0.59万头、6.11万只、1018.09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4.53万吨。禽蛋产量达到1.47万吨。
淡水水产养殖面积1401公顷,水产品产量达2360吨。
全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8.9万千瓦。全市农用拖拉机3.4万台;排灌动力机械3.0万台;节水灌溉类机械2050台(套)。
三、工 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4.9亿元,增长6.8%;实现营业收入81.3亿元,下降6.1%;实现利润4.1亿元,增长8.3%。完成出口交货值7亿元。产品销售率达95.1%。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年下降3.2%。
全年房地产投资5.9亿元,比上年下降16.8%;房地产销售面积58500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27.3%。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下降-49.4%。
五、运输、邮电、旅游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98.56公里。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171.85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3.0%;固定电话拥有量2.5万部、移动电话43.5万户。
2024年,全市7个A级景区、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等旅游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1022万人次,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1.1%。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3亿元,同比增长2.2%。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经济环境下,住房、汽车、旅游、信息服务、餐饮等仍然是消费热点。全市已建成超千万元的万家购物城、家家悦超市、振华商厦等商贸城3处,果品批发市场10个。其中城镇零售额123.8亿元,增长2.7%;农村零售额39.5亿元,增长0.6%。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185187万元,同比下降25.4%,其中:进口总额8099万元,同比增长6.9%;出口总额177088万元,同比下降26.5%。实际使用外资1622万美元,同比下降12.5%。期末实有外资企业63家。
八、财政、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338万元,同比下降24.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2153万元,同比下降2.4%。
保险费收入45378.44万元,总赔付17750.96万元,总赔付率39.1%。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项,立项10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家;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52%。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投资体制,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栖霞新一中即将建成。目前,全市有各类中小学校35所,在校生22105人。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3651人;普通初中12所,在校生8044人;小学20所,在校生10410人。
有专业艺术表演团1个,公共图书馆1处,文化馆1处。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率100%。
拥有医院6个,卫生院11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560张,专业卫生人数2672人。
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9枚,其中:金牌15枚。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0.0%,生态宜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城区绿化覆盖面积703.26公顷,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29.3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8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48平方米,市区道路长度103.45公里,道路面积255.65万平方米,市民的居住、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整体形象不断提高。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3吨,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为86.75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31.98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42.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2.37‰,人口死亡率11.60‰,人口自然增长率-9.23‰。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053元,增长5.3%,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894元,增长5.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89元,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652元,增长3.7%。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53元,增长7.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806元,增长7.8%。
全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3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9.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7.3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