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8:50.9:34.3,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9%,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7%,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13万公顷,增长1.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4万公顷,增长0.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29万公顷,增长3.9%。全年粮食产量41.54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水稻产量13.65万吨,增长0.6%。
表1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全年出栏生猪88.01万头,比上年减少7.1%;出栏牛0.34万头,减少9.8%;出栏羊4.03万只,减少14.2%;出栏家禽430.65万只,减少15.2%。猪肉产量6.72万吨,比上年减少1.2%;禽肉产量0.68万吨,减少19.4%;禽蛋产量2.08万吨,减少5.1%。年末生猪存栏44.17万头,比上年减少4.4%。全年水产养殖面积0.17万公顷,水产品产量1.9万吨,增长4.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9.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8%。
全年完成当年造林面积55公顷,全区森林面积达35222.2公顷,森林覆盖率31.7%。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9.06亿元,同比下降5.3%,其中: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42.34亿元,下降18.7%;天然气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产值40.91亿元,增长9.0%;汽车与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44.22亿元,增长28.5%;食品及特色消费品产业实现产值24.91亿元,增长19.2%。规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88.1%。实现营业收入202.8亿元,下降21.7%;实现利润总额22.55亿元,下降13.1%;实现利税总额27.84亿元,下降16.6%。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84亿元,同比增长11.2%,年末全区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6个,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4.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9.2%,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9.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1%。商品房施工面积96.3万平方米,下降26.9%;商品房销售面积21.11万平方米,增长2.6%。

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534万元,比上年下降73.9%。其中:出口10534万元,下降73.9%。
全年实现公路客运周转量11430.9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7.2%;货运周转量83845.2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4%。
年末有邮政支局(所)28所,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54亿标准量,增长16.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2.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9.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3.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7%。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实现总产值109.14亿元,同比下降34.5%,实现营业收入78.95亿元,同比下降50.3%。全年专利授权数242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实用新型专利176件,外观专利38件。
全区纳入统计的A级景区接待总人数为160万人次,年末有A级旅游景区3家。年末有星级饭店1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40间。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712个,其中医院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930张,卫生技术人员202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2人,注册护士967人。卫生防疫人员139人,传染病发病率1303.3(1/10万),新生婴儿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2.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5‰,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全年节能环保支出1.2亿元。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2.9%。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8.046%。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31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工资性收入15101元,增长3.1%;经营净收入10888元,增长5.1%;财产性收入2204元,增长6.9%;转移净收入10639元,增长5.4%。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27202元,增长4.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9.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4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工资性收入8279元,增长6.0%;家庭经营收入4337元,增长7.4%;财产性收入431元,下降4.0%;转移性收入7816元,增长7.6%。农民生活消费总支出15426元,增长6.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4.6%。
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14万人,比上年增加0.1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0.9万人,比上年减少0.73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8万人,比上年增加0.0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8.03万人,比上年减少0.64万人。
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985人,比上年减少200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12万人,累计发放城镇低保金651.4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0万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9686.63万元。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助水平分别为788元/月、580元/月。全区共有农村养老服务机构7个,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703张,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收养人数540人。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0起,比上年减少1起,经济损失0万元。全区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遂宁市安居区统计年鉴—2025》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保险、教育、体育、科技、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自然资源规划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交运局、金融办、文广体育旅游局、商务局、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教育局、经科局、卫健局、住建局、安居生态环境局、应急局、民政局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