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区经济承压奋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全区生产总值400.1亿元,增速5.5%,其中一产增加值0.9亿元,增速3%;二产增加值133.8亿元,增速3.4%;三产增加值265.4亿元,增速6.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2:33.5:66.3。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5.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98.47%。

二、农业

2024年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390.3公顷,同比增长0.3%,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74.0公顷,同比增长1.4%;油料种植面积127.5公顷,同比下降2.3%;蔬菜种植面积475.4公顷,同比下降1.4%。全年粮食总产量3737.0吨,同比增长2.3%;油料产量261.1吨,同比下降3.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3.9%,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占GDP比重为22.5%。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7.5%。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3.6亿元,增长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7.2亿元,增长4.4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3.1%;金融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5.5%;房地产业增加值23.9亿元,下降5.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2.2%。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3.8%,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5.8%。

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7.9%,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5.5 %。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02.2亿元,同比增长4.2%。限上批零住餐零售额累计完成53.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7%。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0%,烟酒类增长37.6%,化妆品类增长12.1%,汽车类增长9.3%,石油及制品类下降8.1%。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45.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86%。其中出口7.0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33%;进口38.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5%。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04万美元,实际利用市外内资124.6亿元。

、财政

全年全区实现全部一般预算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7.7 %。全区财政支出27.3亿元,同比增长4.9%。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971元,同比增长5.2%,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65元,同比增长7.1%。

202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735人,开展就业技能、岗前新录用、高级工以上技能提升等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9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57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开发岗位354个。城乡居民养老基本保险参保登记总人数17486人,其中待遇领取人员10945人,当年缴费人数为4286人;受理灵活就业人员退休申报手续1221人,办理参(续、停)保手续6777人/次。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4年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5所,其中小学34所、初中11所;在校学生41018人,其中小学28991人、初中12027人;教职工2446人,其中小学1419人、初中1027人;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67所,其中:公办园25所,公建民营及民办园42所,在园幼儿10931人。全区各类幼儿园教职工总数1742人,其中:公办园961人,民办园781人。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24年铜官区全年共安排义务教育段学校补助资金3210.05万元,免除学杂费和作业本费,直接惠及46所学校,其中义保公用经费3104.35万元,受益学生40427人次;免教科书费用37.09万元,受益学生40427人次;免除作业本费用2.78万元,受益学生1102人次。义务教育非寄宿生补助65.83万元,受益学生1960人次。

2024年全年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不含中科铜都粉体),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建有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1家,省级备案的众创空间1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全区拥有区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42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个农家书屋,全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32141.68平方米,全年两馆总进馆人次达22万人(次)。全年组织开展铜官乐大舞台群文活动60余场次,成功举办群众文化活动900余场次。开放维护12个行政村文化信息村基 层服务点,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12场。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146件,接受行政审批咨询约1800余人次,办结率达100%。

2024年全年完成5个镇办社区及5所学校的碘缺乏病监测项目,完成查螺400万平方米;药物灭螺50万平方米;血检查病1802人;粪检71人。全区免费婚检人数1090人,婚姻登记人数1188人,婚检率达91.75%;孕妇产前(唐氏)筛查2311人;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病种2623人,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2623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2623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B超筛查2518人,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筛查2412人,新生儿眼病筛查2098人,新生儿两种遗传代谢病筛查2623人,新生儿听力筛查2491人;孕前优生检查563对,生殖健康检查780人,宫颈癌筛查5819人,乳腺癌筛查5853人。2024年全区共出生1339 人,出生人口性别比120.03,出生率3.72‰。

全区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累计参与6.8万人次,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及科学健身指导1500人,培训11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8次,举办各类健身培训50次,参加培训人数达1.86万人。实施快乐健身行动,更新安装健身器材242件,完成6公里健身步道建设任务。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24年全区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34.7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上升5.6%。空气PM10平均浓度为59.4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上升4.8%。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2%,较去年同期下降2.2%。

2024年区管范围内发生3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人。非煤矿山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定检率100%、重大安全隐患整改销案率100%。

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