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统计局
2025年5月30日
2024 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关于毕节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固增势、提质效、补短板、守底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86.92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23亿元,比上年增长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15%;第二产业增加值31.38亿元,比上年增长9.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79%;第三产业增加值97.31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0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580元,比上年增长24.71%。
表1 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及其占比
指标名称 |
完成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占生产总值比重(%) |
地区生产总值 |
186.92 |
4.9 |
100 |
第一产业 |
58.23 |
3.6 |
31.15 |
第二产业 |
31.38 |
9.7 |
16.79 |
第三产业 |
97.31 |
4.4 |
52.06 |
全县年末常住人口59.1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7万人。
全县年末户籍人口898327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216162人,占户籍人口比重为24.1%;乡村户籍人口682165人,占户籍人口比重为75.9%。全年出生人口10389人,死亡人口4217人。
二、农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72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种植业产值64.72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5.5%;林业产值2.4亿元,可比价比上年下降30.5%;畜牧业产值20.18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5.4%;渔业产值0.12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3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3.5%。
表2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同比增长(%)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91.72 |
3.7 |
种植业 |
64.72 |
5.5 |
林业 |
2.4 |
-30.5 |
畜牧业 |
20.18 |
5.4 |
渔业 |
0.12 |
16.9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4.3 |
3.5 |
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36万亩,比上年下降5.6%;粮食产量24.14万吨,比上年增长7.8%。其中:玉米播种面积48.62万亩,比上年增长23.6%;玉米产量13.1万吨,比上年增长24.1%。蔬菜收获面积34万亩,比上年增长0.5%,蔬菜产量38.13万吨,比上年增长4.8%。烤烟收获面积5.5万亩,比上年下降1.5%;烤烟产量0.55万吨,比上年下降1%。
全年全县生猪出栏33.93万头,比上年增长4%;牛出栏2.74万头,比上年下降7.4%;羊出栏8.11万只,比上年下降11.2%;家禽出栏257.67万羽,比上年下降16.2%;禽蛋产量3.19万吨,比上年增长40.9%。四肉总产量4.18万吨,比上年增长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原煤产量1928870.06吨,铁矿石原矿627789.92吨,水泥1368587.58吨,铸铁件88011.39吨,发电量102380.82万千瓦时,锌2144吨。
表3: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24年 |
2023年 |
原煤产量 |
吨 |
1928870.06 |
927863.41 |
铁矿石原矿 |
吨 |
627789.92 |
464715 |
水泥 |
吨 |
1368587.58 |
1363399.17 |
铸铁件 |
吨 |
88011.39 |
101954.99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102380.82 |
106481.6 |
锌 |
吨 |
2144 |
2702.6 |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8%,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4%,规模以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7%。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797.3万元,比上年增长244%。
全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2.7%。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0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同比增长19.9%,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下降0.8%。
全年全县房屋施工面积比上年下降8.2%,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20.4%,商品房销售额比上年下降15.35%。
表4:2024年全县房地产开发和销售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完成值 |
比上年增长(%)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25.77 |
-8.2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13.42 |
-20.42 |
商品房销售额 |
亿元 |
6.86 |
-15.35 |
五、商贸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批发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4%,零售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5.5%,住宿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6.2%,餐饮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9.2%。
六、交通、邮政和通信
全县年末公路通车里程6294.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7.77公里,国道通车里程80公里,省道通车里程397.2公里,县道通车里程695.42公里,乡道通车里程955.89公里,村道通车里程1956.22公里,通组路通车里程2081.82公里。
全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845.8万元(不含快递行业),邮电业务总量54255.2万元(含移动、联通、电信、邮政)。
七、财税
全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71804万元,比上年下降4.1%。地方财政总收入212053万元,比上年下降6.7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1768万元,比上年增16.02%;基金预算收入160285万元,比上年下降12.28%。
全年全县财政总支出758180万元,比上年增长3.11%。财政预算八项支出373580万元,比上年增长4.38%。一般预算支出549990万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教育支出157490万元,比上年增长4.15%;农林水支出112893万元,比上年增长0.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335万元,比上年增长5.47%。
全年全县完成税收收入85720万元,同比增长9.96%。
八、教育事业
全年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647人,在校生1855人,毕业生831人。普通高中招生6919人,在校生18344人,毕业生5784人。初中招生12841人,在校生40982人,毕业生14562人。普通小学招生11264人,在校生77383人,毕业生13277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7125人。
全县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7533人,其中历史方向2037人,物理方向3512人,高职分类考试1984人。实际参加普通高考考试人数5549人,全县共录取5648人,其中,分类招生录取1303人,本科录取2046人,专科录取2299人。
表5:2024年教育事业情况 | ||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普通中学 |
所 |
45 |
招生 |
人 |
19760 |
在校生 |
人 |
59326 |
毕业生 |
人 |
20346 |
教职工数 |
人 |
7206 |
专任教师数 |
人 |
4306 |
普通小学 |
所 |
119 |
招生 |
人 |
11264 |
在校生 |
人 |
77383 |
毕业生 |
人 |
13277 |
教职工数 |
人 |
4990 |
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数 |
人 |
4519 |
九、文化、旅游、卫生、招商引资
全年全县广播覆盖人口61.23,广播覆盖率99.63%;电视覆盖人口61.29万人,覆盖率99%。
全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60.1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花费45.92亿元,同比增长17%,过夜游客91万人次,同比增长23%。
全年全县卫生机构数590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828张,卫生机构人员数639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07人。
全年全县引进产业项目36个、企业36家,完成产业到位资金36.56亿元。
十、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6元,比上年增长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7元,比上年增长7.6%。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31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99%。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44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5640人,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71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3803人。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
3.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5.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7.财政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税收数据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赫章县税务局,卫生数据来源于县卫生健康局,教育数据来源于县教育局,就业及保险数据来源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邮政及通信数据分别来源于县邮政公司及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电信公司,交通数据来源于县交通局,旅游、文化、广播电视数据来源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招商引资数据来源于县投资促进局,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赫章调查队。
8.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