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严把数据质量关,切实加强对各专业基层统计报表数据的质量控制措施,认真做好统计报表审核、评估和汇总,圆满完成了年度农牧业、城乡住户调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工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工资、能源、服务业、国民经济核算等专业的统计年报,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了全县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全县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一、经济总量和结构
2024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868.86万元,同比下降0.4%。其中: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411.32万元,同比增长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373.18万元,同比下降-9.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6084.36万元,同比增长1.5%。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34%,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19.54%,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63.11%,同比增加2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由上年29.94:31.85:40.21的转变为17.34:19.54:63.11。
二、农牧业
(一)农牧业总产值
完成农牧业总产值20443.2万元,同比增长2.03%。
(二)牲畜发展情况
2024年继续做好接羔育幼、牲畜饲放管理、畜疫防治和出栏出售等工作。全县牲畜存栏28万头只匹,牲畜出栏栏8.9万头只匹,牛出栏率达30.64%。
(三)主要产品产量
畜产品产量总:牛肉产量8731.9吨,牦牛奶产量5977吨。
全县22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实现收益363万元。
三、工业
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减少15.86%,其中: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9%。
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7.28%,其中: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8.9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6.87%。
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自来水公110.39万吨;电力公司发电1535.31万千瓦小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围绕城镇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社会服务、交通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等重点领域,着力推进项目实施,有效提高了项目实施水平和投资效益。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2772.5万元,同比下降5.38%,其中统计库内500万元以上项目73个。
从投资类型看:项目投资完成71215.5万元,占总投资的97.86%,房地产开发投资1557万元,占总投资的2.14%。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466万元;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499万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6807.5万元。
按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完成50950万元,设备器具工具购置完成1252万元,其他费用完成20570.5万元。
五、贸易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稳增长。随着疫情有效缓解,我县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消费,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加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使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85.22万元,同比增长2.6%。
按行业消费看:零售业完成10652.6万元,同比增长4.7%;住宿业完成634.8万元,同比增长2.2%;餐饮业完成5071.01万元,同比下降5.2%。
从城乡消费区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11750万元,同比增长2.74%;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4635.22万元,同比增长2.23%。
六、财政、金融
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我县的总财力为216449万元,地方收入为297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为144792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736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为26370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7070万元;结算补助收入3403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9865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5799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收入6566万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转移支付收入12247万元;国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29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793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2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048万元;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063万元;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833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5313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813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62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31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3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4190万元)。
上年结转6664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34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90万元。
(一)财政收入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77万元,超收144万元,较上年增长8.25%。年初预算数为2833万元,决算数为2977万元,决算数为年初预算的105.08%,其中税务部门完成17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2万元,增长7.31%;(主要增收原因为个人所得税增收7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增收53万元,房产税增收46万元,车船税增收2万元,土地增值税增收29万元;)。财政部门完成11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5万元,增长9.7%。(主要增收原因为罚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收,增收99万元;增收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33万元)。
税收收入1790万元,其中:增值税1227万元;企业所得税67万;个人所得税220万元;资源税4万;城市建设维护税为84万元;房产税81万;印花税9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6万元;土地增值税29万元;车船税50万;契税13万元。
非税收入1187万元,其中:专项收入为21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8万元;罚没收入394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13万;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33万元;其他收入189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24年政府性基金总收入4049万元,较上年增加3772万元,增长1361.73%。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13万元,较上年增加432.5%;上级补助收入3608万元;调入资金12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9万元。2024年年末累计结转99万元,均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4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8117万元,较上年增支51051万元,增长34.7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698万元,同比下降4.28%;国防支出7万元,同比增长250%;公共安全支出5524万元,同比增长15.04%;教育支出16429万元,同比增长0.45%;科学技术支出52万元,同比增长48.5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93万元,同比下降16.9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903万元,同比增长19.05%;卫生健康支出11782万元,同比增长25.54%;节能环保支出38932万元,同比增长158.86%;城乡社区支出18637万元,同比增长14.23%;农林水支出44908万元,同比增长25.67%;交通运输支出14318万元,同比增长177.43%;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57万元,同比下降70.62%;商业服务业等支出9万元,同比下降94.92%;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768万元,同比增长30.32%;住房保障支出5158万元,同比增长39.4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147万元,同比增长1.33%;其他支出2866万元,同比下降12.01%;债务付息支出328万元,同比增长11.56%;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万元,同比下降66.67%。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24年政府性基金支出3612万元,较上年增支3269万元,增长953.06%.具体为:超长期国债支出3196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支出4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74万元、专项债券付息支出33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37万元。
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情况:公共财政收入2977万元,地区生产总产值(GDP)88868.86万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3.35%。
4.全县金融机构存款情况: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398.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6%。各项贷款余额622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858.739公里,同比增长13.84%。其中:国省道534公里,县道164.13公里,乡道642.96公里,村道1517.649公里。全县公路客运6辆,出租客运63辆。
全县邮政局总数6个,其中:城镇1个,农村5个;邮政业务总量60万元,同比增长38.81%;全县电信局1个,电信业务总量1236万元,同比增长12.36%,固定电话4492户,同比增长0.58%;移动电话用户10306户,同比下降24.46%,互联网用户5641户,同比增长18.93%。全县联通公司1个,联通业务总量421.68万元,同比增长5.2%,联通用户4100户,同比下降14.22%。全县移动公司1个,移动全年通信收入1350万元,移动电话用户15299户,移动宽带用户6157户。
全县旅游人数7.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966.44万元,同比增长22.08%。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基本情况:全县现有各类学校16所,其中:幼儿园7所、小学7所、初级中学1所、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全县各级各类在校学生7271人,其中:学前教育学生数1925人、小学3598人、初中1748人、职业学校350人。全县共有各类学校教职员工684人,其中:专任教师464人,学前教育93人,小学365人,初中157人,职业技术学校62人。全县适龄少年初中阶段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8.1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2%。
全县文化馆1个,从业人员3人;久治县融媒体中心1个,从业人员14人。
全县卫生机构11个(不含诊所等),其中:县级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6所,疾控中心1所,妇计中心1所,县藏医院1所,卫生监督所1个。医务人员225人,其中:中、藏医67人;西医57人;护士64人;其他37人。全县有病床175张,其中:县医院80张。全县诊疗85557人次,住院人次2927人。
九、乡村振兴
全县已退出贫困村9个,其中智青松多镇1个,门堂乡1个,白玉乡2个,索乎日麻乡1个,哇尔依乡2个,哇赛乡2个,全县脱贫户1510户,脱贫人数6618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总户数10123户,2024年末常住人口30900人,其中城镇常驻人口6400人,农村常驻人口24500人,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71%。
全县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排名前五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满族,其中:藏族人口30029人,占总人口的97.18。
居民收入情况。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今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做好草补、林补资金发放,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使牧民群众从各种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全年完成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9元,同比增长6.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75元,同比增长3.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5元,同比增长8.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情况。城镇登记失业率0.74%,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3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5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7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350人,完成同比增加8.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656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735,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01,总参保率99%。
社会福利事业状况。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7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4人,年供保障资金192.92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49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49人,年供保障资金1483.06万元;民政养老服务机构数4个,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136张,供养人数138人,年供养资金245.79万元。
资料来源:公报中财政收支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县农行、邮储、农商行;公路通车里程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邮政局;电信数据来自县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文化广电数据、旅游数据来自文体旅游广电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民政局;乡村振兴数据来自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县乡村振兴局);其余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