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经济活力复苏,但面对国内、国际市场等因素影响及各种风险挑战。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建设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为总牵引,以“基础支撑、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全域公兴”为总抓手,坚持“首尾呼应、两翼齐飞、三区一体”的发展路径,瞄定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创了发展活力更足、民生事业更实的崭新局面,县域经济实现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态势。

一、综合经济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完成822023万元,同比增长7.95%,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完成761252万元,增速7.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6765万元,增速2.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0325万元,增速16.8%;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54914万元,增速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2.8%;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5464万元,增速28.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54933万元,增速8.2%。现价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是22.729.7767.51。全县人均GDP26907元。

二、人口

2024年户籍人口:出生人口7916人,死亡人口2100人,迁入人口524人,迁出人口2008人,年末总人口395650人,比上年增加1.1%。

分性别来看,男201410人、女194240人,男女性别比为10369100分居住地来看,乡村人口297833人,占总人口的75.28%;城镇人口97817人,占总人口的24.72%。分年龄段来看,18周岁以下人口143390人,占总人口的36.24%;18—59周岁人口215021人,占总人口的54.35%;60周岁以上人口37239人,占总人口的9.41%。分民族来看,汉族66974人,占总人口的16.93%;彝族324009人,占总人口的81.89;藏族3757人,占总人口的0.95;其他少数民族910人,占总人口的0.23%。全县年末总户数102852户,比上年同期减少690户,减少0.67%。

2024年全县常住人口30.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5万人,城镇化率37.56%,比上年增长1.24%

三、农业

大力推广“粮烟”“粮经”融合种植,推动蛋鸡产业全链条发展,全面盘活村集体经济组织,全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657.7万元,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发放产业奖补3550万元,坚定苹果、花椒、草食畜三大主导产业为发展方向。完成烤烟种植面积6.08万亩,收购烟叶155万担,产值2.41亿元。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0.17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7.75万亩,包括马铃薯种植面积21.66万亩,总产量33.43万吨(未折合原粮),水稻种植面积3.87万亩,产量1.59万吨,玉米种植面积13.07万亩,产量4.63万吨,小麦播种面积0.21万亩,产量0.04万吨,燕麦种植面积0.63万亩,产量0.09万吨,荞麦种植面积7.06万亩,产量0.99万吨,豆类种植面积1.25万亩,产量0.14万吨;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8.09万亩,产量13.25万吨。油菜种植面积38000亩,产量7175吨;水果种植面积59293亩,产量44354吨,其中:苹果种植面积53000亩,产量37859淡水养殖总面积为2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355吨。生猪全年出栏23.22万头;牛出栏1.43万头;羊出栏14.79万只;特色小家禽出栏53.24万只,粮食及肉类总产量分别达到14.17万吨、2.34万吨。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8039.09万元,实现现价增加值191844万元,增速2.7%。

四、工业和建筑业

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工业强州战略,坚定“围绕农业抓工业、立足资源抓工业、依托能源抓工业、无中生有抓工业”思路,深入推进风电、光伏和水电为代表的能源开发建设。摸排可开发“水风光”资源400万千瓦。落实“一对一”帮扶机制全力以赴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完成工业投资3.16亿,培育凉山越荣服装制造有限公司升规入统大凉山食品产业园完成标准化厂房和附属办公房建设12577.04平方米。积极推动“荆越苑·东方城”“巨能·滨江越秀”“水墨·阳光城”“巨能·峰汇”“铜锣湾时代广场”等5个项目的建设,共计总投资超14亿元,建筑面积超23万平方米。全年完成房地产房屋销售面积7.1万平方米,全年发放租赁补贴24.6万元。20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累计实现产值10.9亿同比增长20.98。工业完成增加值54914万元,增速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2.8%2024年新入统建筑施工企业3户,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08亿元,同比增长21.02%。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5464万元,增速28.4%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年统筹推进24个续建项目,全力推动56个新开工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资金3844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安村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丁山小学校学生宿舍、大花镇武警春蕾希望学校学生宿舍建设;争取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8651万元,用于城市内涝治理、中彝医院、县第一人民医院、旅游集散中心、大凉山食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项目、贡莫库区粮食仓储项目等工程建设。全力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包装谋划总投资641亿元的189个储备项目,并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7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其中:项目投资完成215178万元,增长8.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113万元,增长108.3%,州返国网项目投资1463万元,增长32.6%按行业分类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521.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36.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0.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30.6%,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0.9%

六、交通运输

2024年全县道路总里程1053.81km,国省干线219.727km,县道185.32km,乡道387.25km,村道261.51km

20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9741万元,同比增长29.3%,增速3.2%

七、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释放,抓住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兑付补贴资金189.55万元,发放消费券170万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047.9万元,增速5.3%。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1158万元,同比增长14%,增速14.1%,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3941万元,同比增长4.25%,增速2.9%。

2024以信息传播、房地产、居民服务业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7529万元,增速3.8。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77404万元,增速10.5

八、财政金融

202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017万元,同比增长18.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688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0328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1512万元,同比增长3.2%。全年累计通过“一卡通”系统成功发放惠民惠农补贴资金58430.26万元,惠及86.91万人次

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3.11亿元,同比增8.89其中:储户存款余额102.19亿元,同比增12.5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1.46亿元,同比增14.35。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9236万元,增速5.5

九、教育、卫生

(一)教育。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投入3.7亿元的越西县文星中学、四川省越西中学初中部竣工投入使用,增加5000个初中学位。投入0.74亿元启动越城镇第四小学、邮电贝尔小学、新民镇中心校3所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教育资助政策持续推进,减免学前教育幼儿保教费1273.65万元,兑现学前生活补助764.2万元,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春季学生70310人、秋季学生70267人,投入资金6675.8万元。投入6569.84万元,春季为寄宿制学生29264人(小学12352、初中16912))、小学非寄宿生28597人,初中非寄宿制4445人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秋季为寄宿制学生29385人(小学12263、初中17122人))、小学非寄宿生13646人,初中非寄宿制2611人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共154所,其中:职业高中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50所,幼儿园90所(其中:全县一村一幼1所,公办28所,民办61所);全县在校生95049人,其中:学前教育17590人,特殊教育171人,小学47022人,初中23733人,高中5279人,职中1254人。全县有教师3676人,其中:幼儿园老师51人、小学教师2168人、初中教师1081人、普高教师328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48人。全体教师中有正高级教师2人,副高级教师634人,中级教师1241名、初级教师1399名。教育行业实现增加值107202万元,增速10

(二)卫生。截至2024年底,标准化卫生院覆盖20个乡镇,卫生室实现168个行政村全覆盖。开展全民体检筛查工作,累计筛查364517人,筛查覆盖率为99.99%。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建档人数394809份。

2024全县有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共26个,民营医疗机构4个,诊所19家,村卫生室168个。全县拥有医疗卫生编制1011名,现有在编职工900名,有卫技人员1588名,公立1245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23人,公立445人,注册护士675人,公立445人,床位1188张,公立764张。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床位数分别为6.27人、1.84人、1.83人和3.71张。正高级11人,其中公立10副高级90人,其中:公立74人;中级职称224人,其中:公立196人;初级职称445人,其中:公立405人。全部卫技人员中,有研究生4人,本科学历847人,大专及以下学历737人。卫生和社会工作实现增加值47932万元,增速11.7%

十、民营经济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缩短至1-15个工作日,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同比分别新增4.926.05。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集中办理量达到10.16万件,案件办结率97.4。医药、食品综合执法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稳步发展。

2024年全县登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户等市场经营主体期末总户数14279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1516户,私营企业1923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144户、民营企业284户,完成个转企37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8968万元,增速3.8%,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4.88%。一产业完成180570万元,增速2.2%;二产业完成31042万元,增速1.9%,其中:工业完成21584万元,增速12.3%,建筑业完成9511万元,增速-14%;三产业完成157356万元,增速6.2%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着力纾民困、惠民生,社会民生事业开创新局面。2024年全县共纳入城乡低保对象1858040586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1759838933人,城市低保对象9821653人;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6912.1万元,其中:农村低保金支出15907.9万元,城市低保支出941.2万元;救助特困供养对象402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425.14万元。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362.57万元、惠及残疾人36311人次,发放重度和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431.53万元,惠及残疾人48977人次。临时救助保障4401730人次累计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211.06万元,兑现703人孤儿基本生活补助(含艾滋病感染儿童)累计发放资金1156.44万元,兑现2501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累计发放资金3961.23万元;筹集未成年人保护基金,收到捐款金额5.57全县纳入高龄津贴老人4271人,累计发放高龄津贴549.97万元。

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结合县内发展需求,开展多元化培训22期,累计培训974人。落实各项措施促进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2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人。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各类专场招聘会17场,提供就业岗位20545个。安置公益性岗位6752人,累计发放岗位补贴5982人次,累计发放补贴2415.99万元。建立6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3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8.86亿元。兑现跨区域务工就业交通补助资金2820.88万元,享受人数28319人。发放东西部协作一次性生活补贴51351.3万元,稳岗补贴277.2万元,人数583人。发放创业补贴106106万元,发放返乡创业担保贷款49797.5万元。继续健全治理欠薪工作长效机制,办结州长信箱欠薪线索247件,12333全国欠薪线索平台101件,协调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56件,为1529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246.42万元,收取37个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银行保函共计4523.35万元,退还36个无拖欠农民工工资项目保证金1133.65万元,新办理3家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3%以上280人配发基本型辅助器具,使用资金21.6万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50万元,完成人工耳蜗手术救助1人,1名残疾儿童适配矫正鞋;投入资金10.5万元,完成假肢装配12完成家庭无障碍改造78户,使用资金33.29万元;投入资金51万元开展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成培训340人;投入资金2.35万元,教育资助28名困难残疾学生,为1552名重度残疾人,代缴医保金44.21万元。

2024年认真开展排查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等专项活动,平安越西建设得到较大提升,深入推进养老诈骗、缉枪治爆、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寄递物流安全管理、道路交通等专项行动。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6.7%,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0.9%。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880件,审结3729件,结案率96.11县检察院办理各类案件368件,同比下降6.6%其中,刑事检察案件207件、民事检察案件46件、行政检察案件42件、公益诉讼检察案件47件。

参保扩面工作持续推进。共计参保企业405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55万人(其中,在职参保人员0.93万人,退休0.6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81万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参保747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4.73万人,为2.17万名低保对象、特困人群、重症一二级残疾人员及致贫返贫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完成率100%,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生存认证2.8万余人。全县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25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28.58万人,职工参保1.6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参保目标任务,综合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全县脱贫人口、返贫监测对象、重点人员81478人已全部参保,其中:特困人员391人,孤儿436人,低保对象38933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23814人,持证重度残疾人Ⅰ级、Ⅱ级1552人,参保率均达100%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8%

十二、环境质量状况

积极整合乡村振兴、重点生态功能区、“千村示范”等资金,梯次治理全县乡村农村污水。累计9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57.1%

(一)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完成情况。202411-20241231日,我县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对越西县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6项。本年越西县环境空气质量共监测365天,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达标天数为365天,达标率为100

(二)水环境质量指标完成情况。一是农村集中式饮用水监测。2024年开展农村12个地表水型和25个地下水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检测,检测频次(1半年),达到Ⅲ类水质要求,达标率100%;二是县城饮用水监测。开展大水沟饮用水水源地、邓家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检测,检测频次(1半年),达到Ⅲ类水质要求,达标率100%;三是河流地表水监测。开展越西河(滨河路段)、尼日河(梅花巴姑)断面河流地表水水质检测,检测频次(1月),达到Ⅲ类水质要求,达标率100%;四是农村环境试点监测。开展中所镇和平村空气质量监测,检测频次(1季度),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