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扎实开展争当排头兵“三赛三竞”活动和五个专项行动,较好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183.8亿元(现价,快报数,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6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628.2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4.9:42.6:52.5调整为4.7:42.2:53.1。

  

  财政总收入完成32.7亿元,增长-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7亿元,增长-6.0%;全年财政支出45.4亿元,增长3.9%。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03.45亿元,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12.04亿元,增长2.0%;林业产值7.78亿元,增长4.3%;牧业产值80.16亿元,增长2.5%;渔业产值1.86亿元,增长8.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1亿元,增长2.6%。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比例由上年11.5:7.5:77.6:1.8:1.6调整为11.6:7.5:77.5:1.8:1.6。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1663亩,增长1.23%。其中,稻谷面积102688亩,增长0.95%;粮食总产量52365吨,增长1.25%,其中,稻谷产量45450吨,增长1.2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0188亩,增长2.4%;烟叶种植面积2605亩,增长0.3%;油料种植面积9533亩,增长6.2%,其中花生种植面积8914亩,增长3.5%;蔬菜种植面积87266亩,增长2.9%;蔬菜产量148334吨,增长2.8%。(见表1)。

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52365

1.25

#春收粮食

481

7.61

夏收粮食

8662

-0.49

秋收粮食

43222

1.54

油料

2369

-2.4

# 花生

2304

3.4

蔬菜

148334

2.8

水果

19955

5.1

茶叶

1154

-0.1

烤烟

351

2

肉类

200939

0.7

#猪

70974

-0.7

家禽

127878

1.3

禽蛋产量

16169

0.4

水产品

7583

8.2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达21.8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肉类总产量20.0万吨,同比增长0.7%;禽蛋1.6万吨,同比增长0.4%;奶类49.2吨,同比下降18.3%;生猪出栏86.9万头,同比下降2.4%;家禽出栏8626.9万羽,同比增长0.6%。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583吨,比增8.2%,其中,淡水养殖产量6739吨,增长8.7%;淡水捕捞产量844吨,增长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年末有规模以上企业433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4.3%。重点产业实现产值增长5.6%。其中,机械制造产业实现产值增长7.4%;精细化工产业实现产值增长-7.4%;能源互联网产业产业实现产值增长40.6%。其他产业实现产值增长-1.6%。其中,建材产业实现产值增长-13.0%;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实现产值增长-6.0%;煤炭产业实现产值7.7%;电力产业实现产值增长6.9%;轻工纺织产业实现产值增长-4.6%;烟草产业实现产值增长3.9%;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下降19.1%。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增长2.2%,重工业完成产值增长1.5%。主要产品产量中:水泥产量增长3.3%(见表2)。

  

   

  表2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饮料

440241

24.8

人造板

立方米

125662

7.7

饲料

841058

-1.9

水泥

万吨

1330

3.3

水泥熟料

万吨

742

-23.9

石灰石

7279791

-7.8

铁矿石原矿量

1229037

23.8

  亿元企业累计达159家,实现产值801.1亿元,增长3.9%。规模工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89.2亿元,增长0.8%;工业产品销售率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8.62亿元,增长11.1%。房屋施工面积1973.65万平方米,下降8.2%,房屋竣工面积512.42万平方米,下降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4.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国有投资增长-14.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7%,非国有投资增长13.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8.3%。

  

  表3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标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0

第一产业

64.3

第二产业

13.3

#工业

13.3

第三产业

-7.4

  表4  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行 业

投资额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69.6

采矿业

-43.5

制造业

22.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6.6

建筑业

——

批发和零售业

118.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7.6

住宿和餐饮业

279.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7.8

房地产业

26.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8.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84.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3.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56.5

教育

-71.2

卫生和社会工作

-56.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3.8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1.7

  202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5.1亿元,增长42.7%。商品房施工面积604.3万平方米,下降20.2%;竣工面积175.9万平方米,下降15.6%。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51.6万平方米,下降12.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6.6万平方米,增长1.7%。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1.9亿元,下降18.7%。

  五、国内贸易

  全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5亿元,增长2.6%,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9.5亿元,增长1.5%;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65.9亿元,增长3.1%。全区(不含经开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9亿元,增长3.0%,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类值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2%,粮油类增长-0.4%,肉禽蛋类增长17.7%,服装类增长19.9%,日用品类增长2.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5%,通讯器材类增长29.7%,化妆品类增长-5.8%,金银珠宝类增长8%,中西药品类增长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9%,家具类增长37.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0.4%。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3.4亿元,增长9.2%。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487万美元,增长235.9%。

  全年国内旅游营业收入213.65亿元,增长15.2%。共接待游客1769.13万人次,增长9.4%,国内游客人均花费1208元,增长5.3%。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公路客货运周转总量为908806万吨公里,增长8.1%。

  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道路交通3起,3人死亡;工商贸其他事故1起,1人死亡;非煤矿山1起,1人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去年持平。

  八、金融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79.47亿元,增长   4.7%,其中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775.10亿元,增长7.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026.83亿元,增长5.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专利授权总数1277件,同比增长-6.92%,其中:发明217件、实用新型968件、外观设计92件;职务发明专利与非职务发明专利比例93.35﹕6.65;年末有效发明专利量906件,同比增长19.05%。

  现有高等学校2所(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龙岩农校、龙岩卫校、龙岩体育运动学校、龙岩华侨职业技术学校),技校5所(龙岩技师学院、龙岩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龙岩市人才职业技术学校、龙岩市龙辉职业技术学校、龙岩市龙翔职业技术学校)。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96个,其中,一级公共大型图书馆1个,三级文化馆1个,三级博物馆1个,山歌戏传习中心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2个,镇街文化站20个。

  年末卫生医疗机构共703个(包括医院、门诊部、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卫生技术人员1080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55人,注册护士5226人,药师(士)455人,技师(士)929人,卫生监督员58人,其他技术人员179人,医疗床位数8221张。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20个镇(街道)中有10个街道、10个镇、76个居委会、282个行政村。年末全区户籍户数23.5万户,户籍总人口62.7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2万人。户籍人口中男性30.60万人,女性32.14万人。出生人口4640人,人口出生率7.40‰,比上年提高0.1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7315人,死亡率11.66‰,比上年提高7.9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26‰,比上年下降7.77个千分点。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76元,比上年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924元,比上年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85元,比上年增长7.2%。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717元,比上年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021元,比上年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21元,比上年增长7.3%。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802人,完成全年任务数8800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265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360人。全年共组织“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福在闽西 职在新罗”等大型综合系列招聘会与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妇女等特色专场招聘活动22场次,累计服务1239家企业,提供岗位3.49万个,促成就业意向超0.54万人次。利用“人策匹配机器人”、“免申即享”发放方式组合举措高效发放各类稳就业补贴共计1695.44万元,惠及企业3699家次、劳动者4.45万人。发放失业金7905.88万元,惠及4.47万人次。

  全年净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471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3.02万,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企业保正在参保人员214087人,享受养老待遇17409人,全年累计发放养老金约5.24亿元;机关保正在参保9324人,享受养老待遇6338人,全年累计发放养老金4.533亿元;城乡保正在参保18.98万人,享受待遇7万人,全年累计发放养老金1.75亿元;失地农民正在参保4.9万人,享受养老待遇2.74万人,全年累计发放养老金近1.08亿元。

  年末城镇养老机构共21个,公建公营1个,公建民营11个,民办9个。床位总数4901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床位数1569个,养老机构的床位数3192个(其中:护理型床位数3055个)。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5763户次8202人次,特困1364户次1366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24923户次40354人次,特困10956户次11031人次。

  注: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新罗区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101.1亿元。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除个别数据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其余均为新罗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涉及人口相关数据为公安户籍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