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区统计局
2024年是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龙沙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总体稳定向好、稳中有进。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2.8亿元,比上年增长3.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27.4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为1.8:14.8:83.4。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27.2%和71.3%。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个、0.9个和2.4个百分点。
人口。全区户籍总人口27.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0.4万人;城镇人口2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59人,出生率为3.9‰;死亡人口2127人,死亡率为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
表1 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18岁以下 18-59岁 60岁及以上 |
27.2
26.8 0.4 13.1 14.1 2.6 15.0 9.6 |
100.0
98.5 1.5 48.2 51.8 9.6 55.1 35.3 |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541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32,786万元,增长1.2%;林业产值14万元,增长39.1%;牧业产值6,206万元,增长41.3%;渔业产值1,905万元,增长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31万元,增长8.6%。
畜牧业。全年生猪出栏7783头,比上年下降12.6%;牛出栏846头,增长75.2%;羊出栏2139只,增长6.0%;活家禽出栏19.7万只,下降36.8%。猪肉产量667吨,下降1.2%;牛肉产量136.3吨,增长94.6%;羊肉产量65.7吨,增长89.4%。生奶产量627吨,下降53.4%;禽蛋产量661吨,下降5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18.0%,重工业下降0.3%。按行业分,装备工业下降2.5%,食品工业增长18.1%,能源工业增长5.6%,石化工业增长31.4%,林木建材工业下降65.6%,其他工业增长0.3%。
工业效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下降8.3%;利润总额4.9亿元,增长6.9%。资产总计167.6亿元,增长1.5%。
表2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减情况
名 称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 |
饲料 | 吨 | 9380 | -12.0 |
鲜、冷藏肉 | 吨 | 35165 | -34.7 |
冻肉 | 吨 | 1657 | -82.8 |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 千升 | 5851 | 14.7 |
木质家具 | 件 | 3178 | -92.4 |
塑料制品 | 吨 | 2673 | 10.9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234655 | -38.6 |
钢化玻璃 | 平方米 | 7881 | -5.8 |
夹层玻璃 | 平方米 | 1104 | -6.9 |
中空玻璃 | 平方米 | 140070 | 8.3 |
钢结构 | 吨 | 21669 | 6.9 |
铸铁件 | 吨 | 8024 | -3.4 |
金属切削机床 | 台 | 446 | -12.9 |
金属成形机床 | 台 | 14 | -30.0 |
石油钻井设备 | 台(套) | 20549 | 698.0 |
电力电缆 | 千米 | 1124 | -3.9 |
建筑业。全区建筑业企业102户。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104.4亿元,增长37.6%;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45.9亿元,下降14.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6.5%。按三次产业分,本年无第一产业投资、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7.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5.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下降15.3%,民间投资下降31.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下降32.7%。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8.9%。其中,住宅投资4.5亿元,增长6.8%。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9.9万平方米,下降4.2%;商品房销售均价为6048元/平方米,下降4.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全年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亿元,同比增长0.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0.3亿元,下降54.4%;商品零售43.3亿元,增长1.0%。
商品零售。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75%;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7%;家用电器和影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9%;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0%。
六、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11万美元。新设立外资企业1户。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8,785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出口总额20,152万元,下降8.0%。进口总额8,633万元,增长38.2%。
七、财政和工资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研究。全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户,复审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户,年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70户。新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60户,引进转化科技成果8项。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新增营业收入11,990万元。技术成交额3,154万元。
教育事业。全区学校22所,教职工1719人,在校学生20666人,毕业生4425人。其中,高中教职工215人,在校学生1902人,毕业生603人;初中教职工589人,在校学生5923人,毕业生1859人;小学教职工915人,在校学生12841人,毕业生1963人。
九、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全区共有文化单位20个,其中图书馆12个(分馆11家),文化馆8个(分馆7家)。文物保护单位4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9个。A级景区4家,其中,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2家。
卫生事业。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58家。其中,诊所157家、卫生所8家、门诊56家、医院12家、公共卫生机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家、乡镇级卫生院1家、村卫生所(室)11家。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33元,比上年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21元,增长7.0%。
养老产业。全区养老机构10个,均为民办养老机构,养老床位1273个。开展医养结合的养老院10个。
救助事业。全区城市低保户数2655户,低保金额2,519.1万元;农村低保户238户,低保金额177.7万元;特困供养117人,特困供养金额166.4万元;临时救助481人次,救助金额92.1万元。
劳动就业。2024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75人,自然减员436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员4322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88人。新增就业创业证发放1085本。
十一、城市建设和住房保障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024年末,全区园林绿化面积32,775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7.8%和31.4%。
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年共为590户符合公共租赁住房条件家庭办理入户手续,为710户家庭发放租赁补贴款176.1万元。
注:
1.本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值指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包括农户投资、军工和国防项目。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零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营业额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6.本公报中对外经济、财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养老、城市建设、住房保障等数据来自部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