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大通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通县统计局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破瓶颈、精准施策促经济,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与人口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生产总值【1】154.38亿元,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63亿元,增长0.2%,对经济的贡献率为0.9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74.23亿元,增长3.7%,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9.66%,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7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54.49亿元,同比增长0.5%;第三产业增加值57.52亿元,增长4.9%,对经济的贡献率49.3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7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7:48.1:37.2。

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0.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47万人,乡村人口18.88万人,城镇化率53.2%。全县户籍人口46.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08万人,乡村人口27.55万人。户籍少数民族25.0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53.6%。

大通县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总量 1-12月
总 量(万元) 同比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1543804 3.5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226347 0.2
第二产业增加值 742303 3.7
其中: 工业 544888 0.5
第三产业增加值 575154 4.9
规上工业增加值 -- 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267897 0.5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 81.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3142 0.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1272 2.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89940 -1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9501 5.7
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1218 4.4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8477 7
居民消费价格 -- 2.4

2024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14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2024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与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4%。八大类中“五涨三降”,居住类价格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2%,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2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2%,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2%,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1%;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1%,衣着类价格下降0.7%,交通通信类价格下降1.3%。

二、农牧业

2024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41.38亿元,同比增长0.23%。其中:农业总产值19.74亿元,同比增长6.44%;牧业总产值20.63亿元,同比下降4.79%;林业总产值0.45亿元,同比下降0.25%。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1.37亿元,同比增长0.2%。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2024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9.48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种植面积35.31万亩,同比增长0.02%,产量9.49万吨,同比下降0.24%。其中:小麦面积23.65万亩,同比增长2.20%,小麦产量5.76万吨,同比下降0.36%;马铃薯面积9.79万亩,同比下降5.79%,产量3.40万吨(折主),同比下降2.42%。经济作物稳中略增,播种面积34.17万亩,同比增长0.1%。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23.54万亩,同比增长4.45%,油料产量4.59万吨,同比增长4.99%;蔬菜面积7.53万亩,同比增长2.02%,产量24.81万吨,同比增长2.31%;中草药面积0.15万亩,同比下降30.58%,产量0.09万吨,同比下降21.97%;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29102亩,同比下降25.73%,其中:青饲料2.55万亩,同比下降13.85%。

畜牧业发展面临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大通调查队反馈数据,全县生猪存栏3.03万头,同比下降49.87%,牛存栏15.88万头,同比下降15.03%;羊存栏28.27万只,同比下降7.34%;家禽存栏7.43万只,同比下降47.15%。全县生猪累计出栏6.09万头,同比下降24.82%;牛累计出栏10.55万头,同比下降16.25%;家禽累计出栏12.34万只,同比下降0.20%。牛奶产量7.58万吨,同比下降27.08% ;鸡蛋产量0.12万吨,同比下降40.19%。肉产量2.34万吨,同比下降8.03%,其中猪肉产量0.52万吨,同比下降24.03%;牛肉产量1.36万吨,同比下降9.57%。禽肉产量【2】0.02万吨,同比下降6.96%。仅羊肉产量保持增长,羊累计出栏22.76万只,同比增长25.75%;产量0.44万吨,同比增长32.19%。

三、工业

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26.79亿元,同比增长0.5%,工业增加值与去年持平,年底实现止跌回稳。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增速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1-7月 1-8月 1-9月 1-10月 1-11月 1-12月
增加值 -8% -5.3% -2.9% -2.9% -2% -2.9% -2.6% -2.5% -2.2% -1.5% 0
总产值 8.7% 1.2% 1.4% 0.9% -0.2% -1.1% -1.8% -2.6% -1.7% -0.4% 0.5%

分行业门类看,制造业企业生产保持平稳,完成工业总产值315.82亿元,同比上涨1.22%;电力、热力和燃气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97亿元,同比下降16.64%。

分行业大类看,全县51家规上工业企业11个行业大类中“五增六减”。有色金属冶炼延压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7.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1.9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同比增长15.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92%;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6.1%,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6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4.4%,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6%;废弃资料综合利用业产值同比增长95.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06%;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产值同比下降22.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5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8.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0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同比下降57.1%,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同比下降24.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2%;黑色金属冶炼业产值同比下降18.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同比下降12.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06%。

从重点产品产量看,全年电解铝完成产量82.20万吨,同比增长0.14%;铝材产量16.36万吨,同比增长18.38%;烧碱产量22.83万吨,同比下降0.70%;PVC产量32.16万吨,同比下降0.7%。铝合金产量51.85万吨,同比下降1.46%;电力电缆产量15771千米,同比增长187.32%;水泥产量108.58万吨,同比下降16.32%;商品混凝土产量97.5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5.04%;发电量26.4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91%;石墨及碳素制品产量20.33万吨,同比下降26.47%;铁合金产量9.35万吨,同比下降18.53%。

从企业营利情况看,从企业营利情况看。全县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企业亏损,亏损面43.14%,亏损企业亏损额4.32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亏损5.3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27.15亿元,同比下降3.6%;营业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22.1%;利润总额3.26亿元,同比增长13.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共166个(非房),其中,5000万元以上非房项目42个,500-5000万元非房项目124个;房地产开发在库项目共17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9%,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4.2%,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3.6%;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2.9%。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同比下降50%;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26%;第三产业同比下降6%。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1.2:69.4:29.4。分构成来看,建筑安装工程同比增长27%,设备工器具同比增长156.7%,其他费用同比增长500.7%

2024年年底在库建筑业企业31家,其中,全年新增建筑业企业11家,退转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85亿元,同比增长26.6%。

五、商贸

202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亿元,同比增长0.1%。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1-7月 1-8月 1-9月 1-10月 1-11月 1-12月
1.3 -2.9 -4.4 -4.4 -3.9 -3.8 -3.2 -2.4 -1.7 -0.7 0.1

限上零售增势显著。2024年,全县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实现3.17亿元,同比增长11.5%。随着家电“以旧换新”、房屋装修补贴,智能手机补贴以及消费券的发放等消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限上商贸单位15大类零售商品增长面为66.7%,超半数商品零售实现平稳增长,其中高效能等级家电、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90.4%、237.6%、15%。受交通活跃、项目增多、油价上涨等多因素影响,全县限上石油制品类商品实现销售额0.39亿元,同比增长507.4%,对限上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为99.4%,是全县限上零售额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限上住餐持续回落。全县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0.30亿元,同比下降0.66%,降幅较上月扩大1.5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27亿元,同比下降26.89%,降幅较上月扩大2.01个百分点。

六、财政、金融

2024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2.3%。主要收入来源中,税收收入完成5.22亿,同比下降10.9%,其中:增值税下降2.3%,企业所得税下降25.3%,个人所得税下降12.4%;非税收入完成1.91亿元,同比增长72.3%。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99亿元,同比下降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3%,教育支出下降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农林水支出增长1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4%,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支出3.08亿元,同比下降7%。

2024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9.34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住户存款183.27亿元,占年末存款余额的83.6%。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7.24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住户贷款88.2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98.98亿元。

七、交通、旅游、重点服务业

2024年完成货运量1385万吨,同比增长22.2%,完成货运周转量12586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2.4%;完成客运量59.9万人次,同比增长8.1%,完成客运周转量243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1%。

2024年接待旅游总人数492万人次,同比增长33.7%;实现旅游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36.7%。

从全县11家重点服务业统计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1%。其中: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2.19亿元,下降25.7%;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0.45亿元,同比下降25.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增长11.8%;水利环境和设施管理业下降52.33%。

八、城乡居民收支

2024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01元,同比增长5.7%。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18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77元,增长7%。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城乡收入中分别占到69.2%、67%。

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 单位:元
指标名称 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总 量 同比增长(%) 总 量 同比增长(%) 总 量 同比增长(%)
可支配收入 29501 5.7 41218 4.4 18477 7.0
其中:工资性收入 20203 6.3 28516 5.0 12382 7.7
经营性收入 5084 5.2 6831 5.3 3440 3.8
财产性收入 697 -9.3 977 -14.6 433 2.7
转移净收入 3517 6.1 4894 3.9 2222 9.6

2024年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908元,同比增长8.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729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314元,增长3.8%。城镇居民交通通信类支出增幅较大,同比增长54.2%,农村居民食品烟酒类增长最大,同比增长7.6%。

九、教育、文化、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96所,小学26所,初中28所,高中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职学校2所,另有12个教学点。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75375人,其中学前幼儿10034人,小学生32599人,初中生17665人,高中生10132人,职校学生4807人,特校学生138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0.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29%,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9.03%。

2024年我县已累计建成设施较为齐备、覆盖城乡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县级博物馆1个,县级三级文化馆1个(县级文化馆总馆),乡(镇)文化站20个,乡镇文化馆分馆5个(长宁镇、青山乡、朔北乡、城关镇、景阳镇)。县级二级图书馆1个(县级图书馆总馆),乡镇图书馆分馆7个(城关镇、青山乡、多林镇、塔尔镇、朔北乡、长宁镇、黄家寨镇分馆),学校分馆4个(桥头第二完全小学、闇门滩小学、六中分馆、朔山中学分馆),企业分馆2个(农商银行分馆、拾光书城)、机关分馆1个(县委党校分馆),全县农家书屋289个,村级服务点20个,图书馆流动服务点43个,总藏书合计99.8.万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89个。

2024年全县体育场地面积100.69万平方米,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9平方米/人,其中室外运动场地1561个,室内运动场地43个,田径场40个,球类运动场1094个,冰雪运动场地2个,体育健身场地(健身房、社区健身中心、全民健身路径、步行骑行综合道)453个。全民健身中心一处,占地面积35968平方米、场地面积16826平方米、总投资1340万元,内设:塑胶标准田径场、人工草坪足球场、篮球场等,是桥头地区主要的一处健身休闲中心,现对外免费开放。

十、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79户,33944人,累计支出9.57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205,参保人数7971人,累计支出4.43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52489人,累计支出1.54亿元;失业保险参保1238户19308人,累计支出0.1亿元;工伤保险参保1619户37151人,累计支出0.38亿元;2024年全年基金累计支出16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404867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单位915个,参保人数25595人,城乡居民参保379272人),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58亿元,基金支出1.01亿元。

全年累计为8698户13223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等各项资金0.865亿元。累计为1138户1202 人特困供养人员发放供养金等各项资金0.2亿元。累计为1112户3901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48.4万元,其中“救急难”为21户90人发放资金36.1万元;为402人发放贫困大学生补助资金229.3万元。审核认定低保边缘家庭742户2711人,认定城乡支出型贫困家庭290户1281人。

注释:

【1】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增长速度为五经普后重新核定数;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2】2022年肉类产量不包含非主要畜禽肉产量。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来自公安局;旅游、图书、体育数据来自县文体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畜牧业、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和物价指数来自国家统计局大通调查队;交通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数据、登记失业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其余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