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引领,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全县上下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全部精力聚焦于经济建设,矢志不渝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县经济运行态势愈发稳健,不仅持续向好,更在稳步推进中实现了质的全面提升,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潜力。

一、综合

国民经济。根据绵阳市统计局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2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2亿元,同比增长2.9%,贡献率为7.8%;第二产业增加值69.38亿元,同比增长7.3%,贡献率为31.6%;第三产业增加值121.17亿元,同比增长8.5%,贡献率为60.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6.93亿元,同比增长7.6%,对GDP的贡献率为65.20%。

二、农业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5.86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47亿元,同比增长2.9%。分行业看:农业产值42.24亿元,同比增长5.4%;林业产值7.48亿元,同比增长8.2%;牧业产值31.58亿元,同比下降1.9%;渔业产值3.04亿元,同比增长5.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6.9%。

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58万亩,同比增长0.2%,粮食总产量30.45万吨,同比增长1.5%。其中,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5.46万亩,同比增长0.4%,小春粮食产量8.21万吨,同比增长2.9%;大春粮食播种面积52.13万亩,同比增长0.2%,大春粮食产量22.24万吨,同比增长0.9%。初步统计,全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2.50万亩,同比增长1.4%。其中:油料播种面积34.51万亩,同比增长0.05%,油料产量7.62万吨,同比增长0.7%;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3.02万亩,同比增长3.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8.51万吨,同比增长5.5%;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97万亩,同比增长6.3%,中草药材产量0.48万吨,同比增长10.6%;瓜果类播种面积2.37万亩,同比增长6.6%,瓜果类产量5.70万吨,同比增长8.5%。

畜牧业。全年生猪出栏56.57万头,同比下降6.4%;牛出栏1.46万头,同比下降11.6%;羊出栏20.97万只,同比下降14.2%;禽出栏733.27万只,同比下降7.8%;禽蛋产量3.09万吨,同比下降4.2%。

农田水利。全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2.79千公顷,农机总动力达到47.85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43.37亿元,同比增长7.1%。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3%,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0.5%,工业拉动GDP增长1.45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同比增长2.0%,制造业同比增长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89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77亿元。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总产值41.95亿元,同比增长10.3%。年末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9个,有工作量的57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5.6%;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4%;技术改造投资同比下降11.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6.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72亿元,同比增长8.7%。

六、交通和电信

交通。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837.6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813.77公里,同比增长2.54%;等级外公路23.84公里。

电信。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21万户,同比下降38.86%;移动电话用户35.79万户,同比下降5.49%;互联网宽带接入户数17.23万户,同比增长33.4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20亿元,同比增长0.2%。

金融。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6.67亿元,同比增长11.87%;各项贷款余额206.58亿元,同比增长17.4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8.24亿元,同比增长11.73%。

保险。年末全县共有保险公司及营销服务部12家。财产险公司7家,寿险公司5家。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8.48%。其中,人身险2.53亿元,同比下降0.78%;财产险2.33亿元,同比增长20.10%。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年末全县共有小学23所,在校小学生14261人;特教1所,在校学生70人;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1216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824人。

文化。年末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馆、文化馆(站)34个,博物馆、展览馆1个。全县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

卫生。年末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12个,其中:等级医院11个,卫生机构人员2515人,卫生技术人员1953人,执业(助理)医师766人,注册护士789人,卫生机构床位2401张。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户籍人口。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6.03万人,比上年减少0.3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8.50万人,女性人口17.53万人;城镇人口7.67万人,乡村人口28.36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年末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87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939元,增长7.1%。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37元,比上年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996元,增长6.0%。

社会保障。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6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4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62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52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361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交通、保险保费收入、教育、卫生、户籍人口、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市级相关部门。

4.公报中电信、财政、金融、保险公司户数、文化、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县级相关部门。

5.上级未反馈本年末全县电信业务总量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