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麒麟区2024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相关行业长期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止跌趋稳向好,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一、综合

2024年,辖区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49.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0.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3.83亿元,同比增长1.2%,正拉动GDP增速0.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66.04亿元,同比下降4.7%,负拉动GDP增速2.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50.1亿元,同比增长2.8%,正拉动GDP增长1.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97∶42.15∶54.88(五经普修订数)调整为2.94∶40.53∶56.53。麒麟区(不含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80.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1.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99亿元,同比增长1.1%,正拉动GDP增速0.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06.86亿元,同比下降6.2%,负拉动GDP增速2.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41.19亿元,同比增长2.8%,正拉动GDP增速1.4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65∶36.62∶59.73(五经普修订数)调整为3.63∶34.87∶61.5。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表(表1)

单位:(亿元、±%)

指 标 现价生产总值 同比增速(±%)
全区 麒麟区 全区 麒麟区
地区生产总值 1149.97 880.04 -0.7 -1.1
第一产业 33.83 31.99 1.2 1.1
第二产业 466.04 306.86 -4.7 -6.2
工 业 381.07 228.57 1.3 -1.2
建筑业 85.41 78.58 -22.4 -17.8
第三产业 650.1 541.19 2.8 2.8
批发和零售业 209.64 194.77 2.1 2.1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56.55 33.05 12.4 13
住宿和餐饮业 30.08 20.18 13.9 14
金融业 48.5 44.59 1.9 1.9
房地产业 66.83 60.30 -0.6 -0.7
其他服务业 237.48 187.47 2.2 2.1
营利性服务业 90.41 62.23 -1.2 -4.0
非营利性服务业 174.07 125.24 4.1 4.1

2024年,麒麟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比上年同期上涨0.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5%,非食品类价格上涨0.4%。在食品价格中,鲜瓜果上涨6.6%,蛋类上涨3.5%,水产品和鲜菜价格均分别上涨0.3%。薯类下跌12.3%,禽肉类下跌3.2%(其中,鸡肉下跌5.1%、鸭肉上涨1.6%),奶类价格下跌1.3%,畜肉类下跌1.3%(其中,猪肉上涨2.3%、羊肉下跌0.4%、牛肉下跌4.2%)。在非食品价格中,旅行社收费价格上涨21.9%,新能源汽车价格下跌6.6%,燃油汽车价格下跌3.3%。

二、农业

202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2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农业产值24.06亿元,同比增长2.9%;林业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0.7%;畜牧业产值24.42亿元,同比下降0.3%;渔业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1.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9亿元,同比增长4.7%。

全区粮食总产量为24653万公斤,比上年增产257万公斤,同比增长1.1%。烤烟移栽面积8.9万亩,烤烟收购 1211万公斤。蚕茧产量为78.5万公斤,水果产量4305万公斤,蔬菜产量24553万公斤,油菜籽120万公斤。2024年,义务植树190万株。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表2)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量 同比(±%)
粮食 万公斤 24653 1.1
其中:水稻 万公斤 5194 -6
玉米 万公斤 11435 6.8
其他 万公斤 8024 -1.8
烤烟 万公斤 1211 0
蚕茧 万公斤 78.5 10.8
水果 万公斤 4305 0.12
蔬菜 万公斤 24553 6.1
油菜籽 万公斤 120 29.3

2024年主要林产品产量表(表3)

品名 单位 产量 同比(±%)
棕片 百公斤 70 持平
核桃 百公斤 19482 1.6
板栗 百公斤 2190 -0.6
花椒 百公斤 6066 -0.2

全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守正创新,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麒麟区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种植粮食54.8万亩,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4.4亿元。完成合一、汇潮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启动三宝、潇湘数字化蓝莓产业园建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家,认证绿色食品3个,“麒麟大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 2.8:1。

2024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情况表(表4)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量/存栏数 同比(±%)
肉类 83945 -5
其中:猪肉 67053 -6.2
牛羊肉 5334 -0.07
禽类 11558 0.03
蛋类 15785 15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47.84 -9.2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8.63 -3.8

2024年,全区渔业产品产量1.07万吨,同比下降1.8%。

三、工业

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98.9亿元,同比下降18.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其中,麒麟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9.7亿元,同比下降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8.2亿元,同比下降4%;经开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9.2亿元,同比下降2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工业企业总产值756.1亿元,同比下降1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总产值40.2亿元,同比下降21.9 %;其他工业企业总产值2.6 亿元,同比增长6.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八大支柱行业总产值、增加值完成情况。烟草制品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5.8亿元,同比增长0.6%,其增加值同比增长1.6%;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2.4亿元,同比增长14.7%,其增加值同比增长9.1%;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6.4亿元,同比下降36.6%,其增加值同比下降30.2%;炼焦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3.3亿元,同比下降4%、其增加值同比增长2.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3亿元,同比增长9.7 %,其增加值同比增长0.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1亿元,同比下降63.7%,其增加值同比下降62%;汽车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0.8亿元,同比增长489.6%,其增加值同比增长175.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同比下降23.2%,其增加值同比下降14.9%。

2024年,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仅有发电量和汽车产量增长,其他行业整体呈现下降态势。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表5)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同比(±%)
原煤 万吨 228.5 -22.4
焦炭 万吨 195.31 -26.0
水泥 万吨 86.96 -34.8
发电 万千瓦/小时 184588.82 63.4
化肥 1967.23 -2.1
汽车 1165 1180.2
万吨 3.84 -12.8
万吨 12.29 -6.2

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334.8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减少42.5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1.27%。其中,麒麟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92.7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0.01 %。规上工业全社会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8%。

四、建筑业

2024年,全区资质以内192户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54.95亿元,同比下降23 %。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38.78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95.4 %;安装工程产值9.56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2.7%;其他产值6.61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1.9 %。在建筑业产值中,麒麟区建筑企业152户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19.33亿元,同比下降16.6 %;经开区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5.62亿元,同比下降54.2%。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麒麟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8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71个(含6个房地产项目)。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5.6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5.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8.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0.5%。

麒麟区2020-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图6)

2024年麒麟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表6)

项目 单 位 投资

完成额

同比(±%)
麒麟区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89.3 -45.6
房地产投资 亿元 22.5 -46.3
其他投资 亿元 66.8 -45.3
施工项目 236 -42.9
本年新开工项目 171 -43.6

六、房地产业

2024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6亿元,同比下降32.6%,其中,麒麟区投资完成22.5亿元,同比下降46.3%,经开区投资完成20.1元,同比下降5.5%;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5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2%,其中,麒麟区销售面积完成3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3%,经开区销售面积完成1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2%。商品房待售面积完成5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房屋施工面积60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3%,其中,麒麟区42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经开区17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3%。房屋竣工面积完成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6%,其中,麒麟区完成3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9%。

七、商贸业

2024年,全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40个,其中,麒麟区330个(批发企业129个,零售企业137个,住宿企业24个,餐饮企业40个);经开区110个(批发企业34个,零售企业46个,住宿企业7个,餐饮企业23个)。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68.2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麒麟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7亿元,同比下降2.2%;经开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亿元,同比增长10.5%。

麒麟区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图7)

2024年商贸业四大行业完成情况表(表7)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合 计 麒麟区 经开区
完成量 同比

(±%)

完成量 同比

(±%)

完成量 同比

(±%)

批发业销售额 916.5 -2.3 845.8 -2.5 70.7 -0.7
限额以上 681.6 -9.2 640.2 -9.6 41.4 -3.4
零售业销售额 315.9 3.6 241.6 4.2 74.3 1.7
限额以上 177.4 1.1 144.8 2.4 32.6 -4.3
住宿业营业额 13 2.4 10.1 1.2 2.9 6.6
限额以上 1.9 -18.4 1.5 -21.3 0.4 -6
餐饮业营业额 60.7 11.3 49.8 9.4 10.9 20.7
限额以上 5.2 11.3 3.1 7.5 2.1 17.4

八、规模以上服务业

2024年,麒麟区共有在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70户,纳入核算的企业40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8%。其中,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企业2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62%;互联网企业2户,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5户,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15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6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7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3户,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6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6户,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1%,多式联运服务企业1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2%。

九、交通运输、电信

2024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2051.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4.4公里。全区共有移动电话用户数134.84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数1.58万户;互联网用户数33.6万户。

十、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南城门人行通道提升改造、龙井路、欣荣路等项目全面竣工,改造破损路面11.2万平方米。全面启动405个庭院小区、61条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清淤疏浚雨污管网980公里。扎实开展易涝隐患点专项整治,城市主要内涝点全面消除。寥廓山空中步道、潇湘江生态廊道建成开放,西门街片区保护开发、珠江源广场提质改造(二期)加快推进。实施15个老旧小区改造、8个城中村提质增效项目,煤建西村片区完成拆迁,水石路、代河5组安置项目启动建设,东门街、 河云村等片区安置工作有序推进,余家屯安置小区完成分房。持续开展“清爽行动”系列专项整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

十一、财政、金融

2024年,麒麟区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19亿元,同比下降5.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3.52亿元,同比增长5.98%。

2024年末,辖区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77.46亿元,同比增长2.0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66.06亿元,同比增长0.8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7.57亿元,同比增长10%。

十二、教育、文化、卫生、旅游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24年,麒麟区(不含经开区)共有各类学校35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1所,在校学生49019人;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57487人;其中,初中22所,在校生31938人,普通高中12所,在校生25549人;小学107所,在校学生83972人;幼儿园197所,在园(班)儿童35619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681人。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24年高考全区实考6922人,2人进入全省文理前50名,600分以上282人,比去年增加166人;区属公办高中实考4319人,600分以上考生277人,比去年增加161人;一本人数1603人,一本率37.12%,同比增加3.62个百分点;本科人数3554人,本科率82.29%,同比增加0.19个百分点。35名教师参加市级课赛,20人获一等奖,遴选上报区级精品课例56节,一名教师手工课程“宋代霞帔”被收录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区特校《融园同美,融向未来》入选首届全国融合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24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583个,实有床位11815张,其中,综合医院22个,中医医院5个,专科医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个,卫生院3个,村卫生室115个,门诊部6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4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3545人,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8478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146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921人。

旅游业保持平稳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区有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3个,3星级以上旅游酒店3家,省级旅游名镇3个,旅游名村4个,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寨3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市级特色旅游村庄1个。全区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844.97万人次,同比上升11.5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5.18亿元,同比上升7.98%。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民生保障

2024年末,全区共有常住人口为100.65万人,男性50.47万人,女性50.18万人。全区共有户籍人口80.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61万人,城镇人口79.15万人,乡村人口21.5万人,城镇化率达78.64 %。常住人口男女比例为100.58︰100(以女性为10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口出生率6.46‰,人口死亡率6.36‰,人口自然增长率0.1‰。常住人口年龄结构:0-15岁18.49万人,16-59岁66.53万人,60岁及以上15.63万人,65岁及以上10.53万人,0-14岁17.16万人,15-59岁67.86万人。

据城乡住户一体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2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71元,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03元,同比增长6.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429元,同比增长4.1%。

城镇新增就业8954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3.4万人、转移就业17.3万人。高质量打造太和鑫源、茨营团结“一老一小”示范点,婴幼儿普惠托育千人托位数达4.01个。成功筹办“数赋文旅·出海两亚”产业对接观摩活动,区图书馆入选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南宁街道瑞东社区党委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十四、非公经济发展情况

2024年,区域内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561.04亿元,同比下降0.7%,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8.8%,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五经普对上年比重调整)。

备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或预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24年麒麟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曲靖市麒麟区统计局 撰稿人:朱华玉 联系电话:3122755)

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解释

一、地区生产总值(GDP)

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其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二、增加值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产业(行业)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三、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四、三次产业结构

是指在GDP总量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各自所占比重。以麒麟区2012年产业结构为例,当年GDP总量为42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18.3亿元,268.5亿元、142.2亿元。则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4.3%、62.6%、33.1%。

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指一定时期内地区生产总值的人均占有量。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人口数

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所得。

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指在报告期(通常为一年)内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业生产货物或提供活动而增加的价值,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扣除农林牧渔业现价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农业增加值通常采用生产法计算,即:

农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出-中间投入

八、粮食总产量

是指本年度内生产的各种粮食作物产量的总和。

九、工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通常是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不含税单价)。

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都应包括在内。2.最终产品的原则。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对外销售,那么也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也应包括在企业总产值内。3.工厂法的原则。工业总产值是按企业最终产品来计算的,所以不允许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是允许企业之间的重复计算。

十、工业增加值

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通常为一年)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有两种:

1.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十一、单位GDP能耗

是指生产一个计量单位的GDP所消耗的能源量。计算公式为:单位GDP能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GDP可比价),计量单位一般为:吨标准煤/万元

十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工业值所消耗的能源。计算公式为: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增加值

十三、建筑业总产值

是指建筑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以价值表现的生产总量,是反映建筑业生产成果的综合指标。

建筑业总产值包括:1.建筑工程产值: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2.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指设备安装工程价值;3.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指房屋、构筑物修理完成的价值;4.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指加工制造没有定型的、非标准的生产设备的加工费和原材料价值,以及附属加工厂为本企业承建工程制作的非标准设备的价值。

计算方法通常按“工厂法”计算,即以独立核算的企业为对象,按其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产值。计算总产值的价格,施工产值按施工图预算价格或按合同规定的包干价格计算;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产值和其他产值,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十四、建筑业增加值

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目前建筑业增加值采用分配法(收入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建筑业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劳动待业保险金、税金+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工程结算利润

十五、固定资产投资

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

十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其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金额;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给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与公共消费的商品金额。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状况。

十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中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后的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城镇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十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是指将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扣除各类相应的支出后,得到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是按照家庭常住人口计算的一个平均指标,是指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平均收入,而不仅是工资收入。家庭成员既包括有工作和收入的人员,也包括家庭中没有收入的其他成员,如老人和未成年子女等,这些没有收入的家庭成员同样分摊到数值相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家庭常住人口

十九、城镇化率

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城镇人口占其总人口的百分数。

城镇化率=本地区城镇人口/本地区常住人口

二十、人口自然增长率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二十一、“番”与“倍”的关系

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翻一番,也是增加100%。除了一倍和一番是一样的,两倍和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如增加两倍,就是增加200%(例如:以一为基数,一倍是一、二倍是二、三倍是三);翻两番,就是400%(例如:以一为基数,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是八)。

二十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指构成经济增长的各组成部分占经济增长总量的比重,是进行因素分析时常用的一个重要指标。用公式表示为:△i/△。△i表示第i部分对经济增长量,△表示经济增长总量,△i/△表示第i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衡量经济增长的核心指标为GDP,因而一般就用GDP增长的贡献率来具体反映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际工作中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生产角度分析产业(行业)部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如第一(或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二)从最终使用角度分析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如消费(或投资、出口)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三)从区域角度分析各地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二十三、人口红利

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二十四、商品房待售面积

指报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包括以前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但不包括报告期已竣工的拆迁还建、统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筑和房地产公司自用房屋面积。通常向社会公布商品房待售面积待售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未售商品房面积。

二十五、R&D研发支出占GDP比重

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国际上通常采用R&D经费总额占全国GDP比重作为评价一国科技投入强度的指标。

二十六、恩格尔系数

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它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指居民的食品支出总额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二十七、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是一个比值,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的数值越低由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

二十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相对数,以综合反映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它可观察分析消费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影响及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热门的经济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包括环比价格指数、同比价格指数、平均价格指数和定基价格指数等。

二十九、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是反映某个时期内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价格变动的相对数。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是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程度,用于国民经济核算和监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价格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十、股票价格指数

是描述股票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及其变动情况的指标。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组股票,把它们的价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反映某一时点众多股票价格相对于其基准期的价格的平均变动幅度的指标。股票价格指数高,预示着经济交易活跃,态势良好,反之亦然。

三十一、电子商务

是以商务活动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交易过程。广义的电子商务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狭义电子商务指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有:B2B、B2C、B2G、C2C、B2F。

B2B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交换的电子商务活动。

B2C即电商企业通过与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支付或货到付款。

B2G是企业与政府之间通过网络所进行的交易活动的运作模式,如电子通关、电子报税、电子采购等。

C2C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淘宝网是典型的C2C模式。

B2F即企业与家庭之间的电子商务。是企业以家庭为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商务活动,包括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零售。

三十二、刘易斯拐点

西印度经济学家指出,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瓶颈状态。

三十三、中等收入陷阱

是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其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后,人均GDP增速显著下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样情况。2014年,我国人均GDP为7575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三十四、大数据

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的技术:是指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格信息的能力。

大数据的特点:1.数据体量大;2.数据类型多样;3.处理速度快;4.价值密度低。

大数据的价值:1.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2.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长尾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服务转型;3.面临互联网压力之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

大数据运用案例:零售企业也监控客户在店内走动情况以及与商品的互动。它们将这些数据与交易记录相结合来开展分析,从而在销售哪些商品、如何摆放货品以及何时调整售价上给出意见,提供给公司进行调整营销商品品种及价格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