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统计局
2025年4月
2024 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四个强区”建设目标,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美好裕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0.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62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01.40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38.75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3.30:25.63:61.08调整为12.95:25.95:61.1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2591元,比上年增加2101元。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指 标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全区生产总值 | 3907702 | 5.0 |
第一产业 | 506176 | 3.4 |
第二产业 | 1014016 | 8.9 |
工业 | 650716 | 9.4 |
建筑业 | 365647 | 8.2 |
第三产业 | 2387509 | 3.6 |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25183 | 9.4 |
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2346 | 137.8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12803 | 2.9 |
批发和零售业 | 344584 | 6.8 |
住宿和餐饮业 | 102420 | 4.6 |
金融业 | 270820 | 4.0 |
房地产业 | 331938 | -1.6 |
营利性服务业 | 571455 | 7.7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525960 | 1.1 |
二、农业
202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782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475公顷,增长3.5%。棉花种植面积17公顷,下降383.6%。蔬菜种植面积13246公顷,增长2.6%。全年粮食总产量46.4万吨,增长1.8%。油料产量32168吨,增长0.48%。棉花产量14.8吨,下降23.2%。蔬菜产量290416吨,增长3.3%。
全年生猪出栏42.2万头,下降13.5%。年末生猪存栏24.3万头,增长3.1%。全年肉类总产量7.7万吨,下降6.0%,其中猪肉产量3.52万吨,下降12.9%;水产品产量31087吨,增长2.8%。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6886吨,下降0.1%。土地灌溉面积71600公顷。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绝对数(吨) | 比上年增减(%) |
粮食 | 463605 | 1.7 |
油料 | 32168 | 0.5 |
其中:油菜籽 | 24184 | 6.4 |
花生 | 7377 | -15.8 |
棉花 | 14.8 | -23.2 |
麻类 | 5525 | -21.2 |
蚕茧 | 20 | -62.3 |
茶叶 | 9317 | 7.3 |
肉类 | 7.7 | -6.0 |
禽蛋 | 11998 | 6.4 |
水产品 | 31087 | 2.8 |
蔬菜 | 290416 | 3.3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9家,比上年增加18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65.1%,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6.4%。全年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24.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5.8%。2024年规模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3.1%。营业利润增长24.2%。利润总额增长8.3%。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6.56亿元,比上年增长8.2%。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88家,比上年末增加9家,全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68.37亿元,增长0.6%。建筑企业当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3.5万平方米,下降3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8.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3.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0.6%。从投资领域看,全年工业项目投资增长63.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8.9%。当年商品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1%。施工面积与上年持平。商品房屋销售面积下降21.8%。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04亿元,比上年增长3.7%。从城乡结构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7.1亿元,增长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9亿元,增长3.0%。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19.4亿元,增长5.0%;商品零售208.6亿元,增长3.6%。2024年限额以上商业单位301家,比上年增加6家,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3%。其中,新智能手机同比下降22.7%,新能源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0.7%。
六、财政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341万元,同比增长0.1%。分部门看,税务部门完成104240万元,下降13.9%,财政部门完成56101万元,增长43.4%。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4648万元,同比下降2.8%。其中,农林水支出增长29.7%,教育支出增长2.9%,科学技术支出下降35.5%,卫生健康支出下降2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21.0%。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4年末,全区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所,专任教师530人,在校学生12792人,毕业生4289人。普通中学55所,专任教师3917人,在校学生52952人,毕业生18357人。小学41所,专任教师3893人,在校学生72600人,毕业生12498人。幼儿园228所,专任教师2125人,在园儿童24748人,毕业生1266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38人,在校学生359人,毕业生80人。
全年授权专利数1373件,其中发明专利114件。
八、文化和卫生
2024年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和教育股)文化广播电视站22个。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538个,其中医院16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全区共有全科医生326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49人,注册护士2167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
2024年末,全区公安户籍人口1030268人,其中男性547026人,女性483242人。据202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91.4万人,比上年减少0.7万人,下降0.8%。
2024年,全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06元,增长5.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10元,增长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26元,增长6.9%。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为统计快报数,同期也为快报数。
4.人均GDP=现价GDP/((上年末常住人口+本年末常住人口)/2),人均GDP增速=(GDP的发展速度/两年常住人口发展速度的均值-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