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香洲建区40周年。香洲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迎难而上、顶压前行,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64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37亿元,下降3.1%;第二产业增加值716.58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1283.69亿元,增长0.4%。三次产业的比例为0.0:35.8:64.2。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8%,金融业增加值持平,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7.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2024年,香洲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7.33万元。
二、农业
2024年香洲区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67.69亩,同比增加86.3%;全年农作物总产量731.51吨,增长60.4%。其中谷物播种面积312.0亩,产量62.3吨;薯类播种面积2.0亩,产量(折粮)0.2吨;其他作物播种面积435.99亩,产量669.01吨。
三、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4.74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4%,民营企业增长7.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5%,股份制企业增长7.4%。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为418.29亿元,增长9.7%;重工业为226.44亿元,增长1.7%;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64.9:35.1。
六大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合计569.9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电气机械器材、电力热力生产供应、金属制品机械设备修理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93.37亿元、35.71亿元、25.11亿元和17.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8%、7.6%、3.9%和2.8%;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76.20亿元、21.7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0.3%、15.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4%,比上年增长3.9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2.7%,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3%,比上年增长1.3个百分点。
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74.44亿元,同比增长5.4%。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股份制企业产值1503.83亿元,增长5.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470.61亿元,增长5.2%。轻工业产值988.83亿元,增长8.0%;重工业产值985.61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的比例为50.1:4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89.54%。实现利润总额392.24亿元,同比增长27.8%。亏损企业87家,亏损面22.4%,亏损额合计11.51亿元,同比下降14.9%。
年末全区拥有资质等级以上独立核算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82家。全区建筑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8%。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5.46亿元,同比增长3.6%;利润总额88.67亿元,同比增长7.2%。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2%,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30.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长6.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下降5.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0.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6.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增长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2.2%。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7.9%,工业投资中的制造业投资下降3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3%。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7.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2%。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增长2.2%,办公楼投资下降15.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5.1%。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229.69万平方米,下降5.5%,其中住宅564.22万平方米,下降2.2%。商品房竣工面积66.42万平方米,下降44.8%,其中住宅33.26万平方米,下降55.2%。商品房销售面积72.02万平方米,下降14.1%,其中住宅51.09万平方米,下降19.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95.82万平方米,增长24.4%,其中住宅106.26万平方米,增长24.2%。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1.77亿元,同比下降0.2%。批发业销售额1668.83亿元,下降0.9%;零售业销售额464.13亿元,增长1.2%;住宿业营业额31.85亿元,下降1.5%;餐饮业营业额73.20亿元,增长7.1%。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92.42亿元,下降6.0%;汽车类零售额90.13亿元,下降8.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53.60亿元,下降1.6%;粮油、食品类零售额41.75亿元,增长33.6%;烟酒类零售额28.65亿元,下降0.5%;中西药品类零售额7.25亿元,下降6.9%;日用品类零售额8.89亿元,增长12.2%;化妆品类零售额8.64亿元,增长17.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7.42亿元,下降18.2%;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6.76亿元,下降5.9%;通讯器材类零售额7.60亿元,增长51.4%;饮料类零售额3.45亿元,增长52.2%;书报杂志类零售额1.46亿元,下降7.1%;五金、电料类零售额0.63亿元,下降67.6%;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0.82亿元,下降26.9%;金银珠宝类零售额2.53亿元,增长275.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0.33亿元,下降10.5%;家具类零售额0.09亿元,下降74.2%;其余类别零售额共计1.88亿元,增长11.6%。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56家,同比增长12.5%;全区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079万美元,同比减少24.1%。
六、财政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57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税务部门组织收入29.80亿元,下降7.0%。在税务部门组织收入中,增值税10.02亿元,下降4.7%;企业所得税4.10亿元,增长4.7%;房产税2.88亿元,增长18.3%。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03亿元,同比下降15.3%。其中,教育支出35.65亿元,增长0.4%;卫生健康支出6.84亿元,下降31.9%;城乡社区支出4.24亿元,下降56.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18亿元,下降1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19亿元,下降5.9%;科学技术支出0.99亿元,下降69.4%;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住房保障九项民生支出合计共60.82亿元,同比减少16.0%,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6%,较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有中小学校100所,其中,公办学校80所,包括小学54所、初中2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学校20所,包括小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专任教师人数9230人,其中公办学校教师7421人,民办学校教师1809人。学生158083人,其中公办学校学生128100人,民办学校学生29983人。
2024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980家,占全市的33%。2024年末,全区拥有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120家,其中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9家。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区共17个项目获奖,其中晋级国赛6个、省赛12个、市赛14个;2024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我区2个项目成功入围;“创客广东”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共13个项目获奖,其中省赛获奖企业项目8个、市赛企业获奖项目8个(全市10个,香洲区获奖项目数量占比超全市八成)。全区在册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3家。众创空间1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2家。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末,全区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镇街综合文化站10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5个。2024年,香洲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个(一指禅推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个(沙田民歌、前山凤鸡舞、孙氏踩跷理筋术、大休丝弦古琴斫造工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个(粤剧(曲)、造贝林九棍、湾仔官酿梅子酒酿造技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个(长沙墟卢相公诞、南屏九大簋、南屏刺笋糊、秦派三弦演奏技艺、相声(张派艺术)、意拳、八极拳(华南八极拳)、中国篆刻(工稳印风)、禅食文化(香厨妙供)、古琴艺术(泛川派)、传统剪纸、南屏蛇平海沙煨鸡、潮州工夫茶艺(巡茶技艺)、玉芝解冻敷灸疗法);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设立非遗传承基地28个;建立《香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区级联席会议制度》。
2024年,全区设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4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7家。全区民营医疗机构共有592家,其中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1家,门诊部162家,卫生站(所)9家,诊所331家,医务室12家,其他医疗机构9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413人,执业及助理医师2869人,注册护士2791人。2024年,全区实有卫生机构床位933张。
2024年,香洲区共有区级体育社会组织30个,其中体育总会1个,单项体育协会2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9个;建有镇街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10个,其中省AAA级站9个,省AA级站1个。全年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近160人,再培训救生员岗位技能近400人,率先完成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任务,共采集样本1481份。依托各体育类单项运动协会等活动载体,全面丰富群众健身内容,持续深化“一镇(街)一品、一区多品”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区长杯”六球争霸赛已连续举办11年,全年总共参赛队伍200多支,参赛人数超3000人,观赛观众和现场啦啦队超1万人次,受惠人群超5万人次。
九、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4年全区常住总人口116.12万人,比上年增加1.34万人,增长1.2%。全区户籍人口81.67万人,增长2.3%。
2024年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同比2023年持平,国考断面前山河石角咀水闸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珠海大桥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质目标,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维持100%,达到考核目标要求;全区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包括大镜山水库、竹仙洞水库、广昌泵站)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达到或优于Ⅲ类的饮用水水源比例为10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7.1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8%。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4%。
2024年,香洲区全年日照总时数为1574.9小时,较常年平均偏少15.6%;全年总降雨量2456.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7.1%。全年平均气温为24℃,较常年平均偏高1℃。全年受6个台风影响。
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2024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08元,比上年增长2.5%。
2024年末,香洲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60.01万人,失业保险缴费人数56.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1.4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12万人,其中低保户参保人数1346人,重度残疾参保人数1693人;全区学生、未成年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73375人。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均按不变价格计算。
3.本公报所有指标数据不包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2020-2023年数据不包含珠海保税区数据、2024年数据包含珠海保税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