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北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自治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的部署要求,紧扣清朗繁荣文明和谐美丽新玉林“1158”目标任务体系,全面实施“十大工程”,奋勇建设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流篇章,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500.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2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9.58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73.43亿元,增长6.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4%、27.9%和5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1%、28.6%和58.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82元,比上年增长6.2 %。

IMG_256 IMG_257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1.2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6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86%,比上年末提高0.31个百分点。

IMG_258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1万人,比上年增加0.19万人。农民工总量36.68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外出农民工(离开本乡镇)25.86万人,增长0.8%;本地农民工10.82万人,增长40.3%。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4.5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9千公顷。甘蔗播种面积 0.55千公顷,减少0.25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5.11千公顷,增加0.20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29.57千公顷,增加0.77千公顷。果园面积50.50千公顷,增加0.21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30.66万吨,比上年增加 0.21万吨,增产0.7%。其中,春收粮食产量1.08万吨,增产2.2%;早稻产量 13.2万吨,增产0.9%;秋粮产量15.19万吨,增产0.4%。全年谷物产量28.65万吨,增产0.6%。其中,稻谷产量27.3万吨,增产0.6%;玉米产量1.22万吨,增产0.6%。

IMG_259

全年蔬菜产量(含食用菌)109.17万吨,比上年增产3.5%。园林水果产量46.64万吨,增产2.7%。油料产量2.78万吨,增产7.2%。

全年肉类产量11.5万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猪肉产量6.37万吨,增长8.1%;牛肉产量0.12万吨,下降8.4%;禽肉产量4.71万吨,下降4.1%。禽蛋产量0.60万吨,增长21.7%;牛奶产量0.38万吨,下降44.1%。全年生猪出栏81.2 万头,比上年增长8.4%。年末生猪存栏54万头,比上年末增长3.9%。

全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17万吨,比上年增长1.1%。

全年木材采伐74.56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

表1 2024年北流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 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30.67 0.7
其中:稻 谷 27.33 0.6
          其中:早 稻 13.21 0.9
                晚 稻 14.12 0.3
          玉 米 1.22 0.6
油 料 2.78 7.2
其中:花 生 2.78 7.2
蔬 菜(含菌类) 109.17 3.5
园林水果 46.64 2.7
肉类总产量 11.5 2.4
猪 肉 6.37 8.1
禽 肉 4.71 -4.1
水产品 3.17 1.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8.1%;股份制企业增长1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3.1%;非公有工业企业增长15.8%。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29.8%,制造业增长1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2.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2.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0.3%,汽车制造业增长107.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下降11.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

表2   2024年北流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比上年增长(%)
大米 -39.5
饲料 8.3
鲜、冷藏肉 2.3
服装 -3.2
轻革 11.1
家具 2
人造板 -4.1
塑料制品 42.7
建筑用天然石料 -24.9
硅酸盐水泥熟料 -52.7
水泥 4
商品混凝土 2.1
-10.6
玻璃包装容器 -34.4
电力电缆 1.8
电子元件 -0.9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0亿元,比上年增长4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2.1%,股份制企业增长49.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7.6%,非公有制企业增长65.3%。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6%,制造业增长7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81元,比上年减少1.2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提高1.8个百分点。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

全年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73 亿元,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1.7%;金融业增加值20.9亿元,增长5.3%;房地产业增加值47.74亿元,增长1.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7.30亿元,增长5.7%。

IMG_260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183公里,比上年末新增3.9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76公里。

全年公路水路货物运输总量0.54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公路货物运输总量0.52万吨,比上年增长4.2%;水路货物运输总量0.01万吨,比上年增长6.8%。

全年公路水路客货运周转量85304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3%,其中,公路客货运周转量820883万吨公里,增长0.2%,水路客货运周转量32163万吨公里,增长2.7%。

全年公路水路旅客运输总量395.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公路旅客运输总量395.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8%。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8.82亿元,比上年增长9.0%。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1%。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4.1%,餐饮收入额增长13.3%。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3.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6.4%,粮油、食品类增长2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6.5%,饮料类增长57.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1.5%,中西药品类增长54.0%,烟酒类增长5.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6%,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3.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0亿元,比上年下降25.5%。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出口25.98亿元,增长20.2%;进口1.53亿元,下降31.7%。进出口顺差(进口小于出口)24.5亿元。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58.9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4.3%。

表3 2024年北流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 27.50 15.4
其中:一般贸易 14.74 26.3
其中:货物出口额 25.98 20.2
其中:一般贸易 14.43 21.6
                加工贸易 11.55 18.5
货物进口额 1.53 -31.7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 7.34亿元,下降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50.63亿元,下降2.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25.92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3.7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52.71亿元,比上年增长9.3%。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9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0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3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7,比上年缩小0.05。

IMG_261

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5.47万人,增加0.5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2.42万人,减少2.4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13万人,增加0.1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4.30万人,比上年减少2.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97万人,增加0.52万人。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1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91万人,增加0.46万人。年末全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 119.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1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9937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4852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838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年末共有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机构8个,床位1316张,收养539人;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1个,床位100张。社区数量为34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为100%。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市取得县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 28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 27项,基础理论成果 1项。全年全市三种专利获授权295件,比上年下降23.4%,其中发明专利15件,增长114.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 2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37586.65万元。

年末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指全区获得县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实验室)1 个。累计完成产品认证企业个数(有效期内)69个。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9631台枪/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

全年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招生1635人,在校生3447人,毕业生577人。普通高中招生13781人,在校生40132人,毕业生13236人。普通初中招生28669人,在校生83881人,毕业生27021人。普通小学招生22623人,在校生158122人,毕业生30112人。特殊教育招生31人,在校生206人,毕业生41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54457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8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13%。

十一、文化旅游和卫生健康

年末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全市共有 6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037.1万人次,增长9.6%,国内旅游收入117.9亿元,增长11%。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47个,其中医院19个,乡镇卫生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21个,村卫生室27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861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317人,注册护士3473人,乡村医生61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774张,其中医院3282张,乡镇卫生院2342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0张。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2024年全年总用水量32060.4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4043.91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373.92万立方米,农业用水25788.82万立方米,生态补水853.8万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066.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666.8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13.16%。截至年底,全市建成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077.3公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比上年增长0.1%,规模以上风电发电量增长1.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下降3.3%。

全年全市城区空气质量为优189天,良170天,中度污染0天,轻度污染7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09,同比下降3.7%。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

全年平均气温为22.4℃,与上年对比温度持平,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227次。

注释:

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除农业数据外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2024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4.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5.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价格计算。

6.常住人口指在北流市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北流、外出北流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资料来源:

本公报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部分农业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北流调查队;对外贸易数据、科技数据来自北流市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局;公路里程、公路水路客货周转量数据来自北流市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总量来自玉林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来自北流市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数据来自北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北流市财政局;金融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玉林市分行;师生人数来自北流市教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北流市卫生健康局;低保救助服务数据来自北流市民政局;社区数据来自北流市社会工作部;医疗保障数据来源于北流市医疗保障局;专利申请和产品检测数据来自北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城镇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北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北流市林业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北流市水利局;气象预警、平均气温等数据来自北流市气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北流市生态环境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北流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