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战略部署,以县委“2346”发展思路为方向,以县委十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四提升一创建”为牵动,凝心聚力谋发展、方百计抓转型、笃行实干添福祉,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现代化甘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5.8%。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4.0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35.9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为43.7:22.6:33.7。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8%、67.9%和7.2%。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4个、4.0个和0.4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24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种植业产值47.65亿元,增长2.6%;林业产值1.02亿元,增长20.6%;畜牧业产值33.26亿元,增长3.3%;渔业产值1.11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亿元,增长6.4%。
粮食产量。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459万亩,粮食总产量31.62亿斤,比上年增长4%。其中,稻谷14.12亿斤,增长3.3%;玉米14.17亿斤,增长9.5%;大豆3.08亿斤,下降12.8%。
经济作物。全县经济作物播种总面积3.96万亩。油料152吨,比上年增长216.7%;蔬菜及食用菌28720吨,增长9.5%;瓜果类8053吨,增长70.2%。
畜牧业。全年肥猪出栏59.8万头,下降1%;牛出栏5.5万头,增长3.4%;羊出栏53.2万只,下降0.8%。猪肉产量5.24万吨,增长1.1%;牛肉产量0.9万吨,增长5.5%;羊肉产量0.89万吨,增长0.8%。生奶产量10.5万吨,下降4.9%;禽蛋产量1.8万吨,增长21%。
牲畜出栏和主要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20.8%,重工业下降8%。按行业分,食品工业增长20.8%,石化工业下降44.4%,能源工业下降6.5%,装备工业增长4.4%,建材工业下降49.1%、林木产品加工业下降1.9%。
工业效益。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3.08亿元,下降4.67%;利润总额19.89亿元,增长5.6%;资产总计104.61亿元,增长0.53%;流动资产合计86.25亿元,增长1.32%。
产品产量。全年12种主要工业产品有3种实现增长。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有,金属包装容器增长8.32%,大米增长3.34%、胶合板增长3.27%。
建筑业。全县有资质建筑业企业12户。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67.6%。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4.4亿元,增长28.2%;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2.2亿元,增长35.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9.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3.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3.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5.6%。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0.52亿元,比上年增长-81.3%。其中,住宅投资0.47亿元,增长-80.9%,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91.3%。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3.3万平方米,增长-58.8%;商品房销售均价为4843.5元/平方米,增长-0.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5亿元,比上年上升3.0%。
商品零售。当前全县商品零售数据虽受零售业影响整体承压,但商品零售消费市场仍呈现结构性亮点,乡村消费活力持续释放,餐饮服务型消费增长势头强劲,城乡市场梯度格局进一步显现。全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4.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上升14.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增长17.8%,商品零售下降6.0%。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2024年全年外贸进出口8591万,上升46.4%。进口8328万,增速41.9%。
七、交通、邮政
交通运输。2024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7698万人公里,客运量84.7万人,货运转量63900万吨公里,货运量426万吨。
邮政。2024年邮政业务收入7365.91万元。
八、财政
财政收支。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20165万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7291万元,同比下降1.1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516万元,同比下降5356万元,下降9.76%。地方财政支出414254万元。同比下降5.2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教育事业。全县学校33所,其中小学10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教学校1所。教职工2689人,在校学生25847人,毕业生7824人。其中,高中教职工492人,在校学生5753人,毕业生1933人;初中教职工493人,在校学生4107人,毕业生1563人;小学教职工569人,在校学生7211人,毕业生140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职工960人,在校学生6970人,毕业生2481人;职业教育教职工134人,在校学生1688人,毕业生423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41人,在校生118人,毕业生2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2024年末,全县共有文化单位5个。其中,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物保护中心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县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级1个,市级1个,县级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
卫生事业。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6个。其中:医院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1个、村卫生所(室)142个、民办医疗机构37个、公安局监管场所卫生所1个。全县医疗卫生系统编制总数916人,实有占编人员689人,卫生技术人员1423人(其中村医198人),全县有执业(助理)医师701人,注册护士508人。各类医疗机构床位编制数1288张。
体育事业。体育馆2个,体育场1个,体育社团14个。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2024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49元,比上年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17元,增长6.9%。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指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本公报中对外经济、交通、邮电、旅游、财政、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养老等数据来自部门统计。
5.卫生事业数据不包含查哈阳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