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87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2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4.38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50.17亿元,同比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为11.7:37.3:51.0。

  

  年末常住人口9.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0%,比上年末提高0.7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为8.70‰,死亡率为9.78‰,自然增长率为-1.09‰。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08820人,比上年末减少1420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0.8%,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

表1    2024年末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县总人口

108820

100.0

其中:男性

56709

52.1

女性

52111

47.9

其中:城镇

44440

40.8

乡村

64380

59.2

其中:0-17岁

24077

22.1

18-59岁

62970

57.9

60周岁及以上

21773

20.0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64人,比上年增加139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10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0人。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80亿元,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14.03亿元,增长5.8%;林业产值3.48亿元,增长5.4%;牧业产值1.63亿元,下降4.2%;渔业产值0.49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8亿元,增长5.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030亩,比上年减少225亩,产量26057吨,比上年增加406吨。其中,春粮产量926吨;夏粮产量163吨;秋粮产量24968吨。全年稻谷播种面积60004亩,比上年增加670亩,产量23718吨,比上年增加543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4617吨,下降9.8%。其中,猪肉产量4110吨,下降10.0%;牛肉产量32吨,下降28.2%;羊肉产量118吨,下降1.9%;家禽肉产量304吨,下降9.5%。禽蛋产量1104吨,增长65.4%;兔肉产量53吨,与上年持平。年末生猪存栏19563头,下降5.9%;生猪年出栏50082头,下降11.4%。

  全年主要水产品产量1454吨,增长4.2%。

  全年主要林产品采集产量55112吨,下降5.1%。其中,油茶籽产量3964吨,增长7.3%;竹笋干产量830吨,增长7.4%。

表2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吨)

(%)

粮食

26057

1.6

其中:稻谷

23718

2.3

油料

252

6.3

中草药材

8038

7.1

其中:太子参

6757

7.8

蔬菜

29138

1.5

茶叶

8388

6.8

其中:白茶

5509

7.6

水果

4432

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2.37亿元,同比增长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17.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2%,私营企业增长13.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1.5%,重工业增长9.9%。分工业门类看,采矿业增长85%,制造业增长17.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

  

  表3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精制茶

1618

21.28

钢材

14720

47.92

铸铁件

51295

-9.71

铸钢件

7204

8.02

  规模以上工业的20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全县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7%,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9.9%;金属制品业增加值下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0.36亿元,比上年下降85.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37亿元,增长0.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1亿元,增长16.3%。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50.17亿元,增长6.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06亿元,同比增长8.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1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6.18亿元,增长7.0%。

  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7家,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9%。

  

  2024年旅客运输量 20.16万人次,下降12.4%;旅客运输周转量1226.51万人公里,下降7.0%。货物运输量768.84万吨,增长7.3%;货物运输周转量48385.20万吨公里,增长6.7%。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81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7.17亿元,增长14.8%;限额以下零售额33.63亿元,增长2.6%。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33.8%,日用品类增长96.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0.9%。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3%。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8.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5.2%,其中,工业投资下降35.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3%。民间投资下降29.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7.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1.3%。商品房销售面积4.36万平方米,下降32.6%。

  

表4  202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

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额

万元

-51.3

其中:住宅

万元

-52.0

其中:90平方米以下

万元

50.7

房屋施工面积

平方米

-53.3

其中:住宅

平方米

-60.7

房屋销售面积

平方米

-32.6

其中:住宅

平方米

-31.4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万元

-72.4

  七、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96亿元,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1亿元,增长6.8%,其中税性收入1.63亿元,下降30.8%,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00亿元,增长18.8%。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5.76亿元,增长4.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29亿元,增长7.7%。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可支配收入31623元,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06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6元,增长6.9%。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305元,增长6.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947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561元,增长7.0%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742人,比上年末增加94人。其中,企事业参保人数12703人,离退休人数2680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为2348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870人,比上年末减少265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72人,比上年末增加8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6873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953人,比上年末增加87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638人,比上年末减少343人。全年领取国家定期抚恤金、定期生活补助金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458人,比上年末减少47人。

  全县共有养老机构101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1个。民政养老床位数1084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床位10张。

  、教育与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高中1所,招生630人,在校生2088人,毕业生583人。初中6所,招生1634人,在校生4348人,毕业生1460人。普通小学12所,招生1230人,在校生8351人,毕业生16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0%,毛入学率为100.37%。幼儿园19所,招生946人,在园幼儿2825人,毕业生12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84%。职业技术学校1所,招生542人,在校生1902人,毕业生634人。

  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21家,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截至年末,共建成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达13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省高端药物制剂山海协作创新中心1个。全年授予发明专利权10件,下降16.67%。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125件,比上年末增长2.46%。全年商标注册443件。

  2023年全县R&D经费内部支出4280万元,增长21.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49%。

  

  、文化、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08场,其中,政府采购公益性演出13场,观众47500人次。公共图书馆组织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0场,全年共接待读者7万人次,借还书刊4.57万册次,新增藏量近1800册,订阅报刊133种。文化馆组织举办展览9个,组织文艺活动32次、培训班20期和公益性讲座2次,服务43200人次。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活动9场,社教活动6个,其中线上展览3个、培训班1期,全年共接待游客14.3万人次,新增藏品177件(套),藏品总数量达11751件(套),微信公众号及网站阅读达5.1万人次。

  年末共有影院2家。其中:国产影片放映达到2988场次,观影人数达到34948人次。进口影片放映达到1202场次,观影人数达到9050人次。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406个,体育场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7平方米。累计投入了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新增健身步行道、登山步道逾8公里。

  全县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4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8个(乙类卫生院1个,丙类卫生院7个),村卫生所(室)69所,卫生服务站1个,个体诊所29所。全系统公立医疗机构共有卫技人员641人,其中高级职称66人,中级职称174人,2024年平均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技人员6.97人;全县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267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90人;注册护士307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3.34人。全县医疗机构核定床位532张,实有床位548张,平均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5.96张。现有注册乡村医生82名。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2%,工业用电量增长1.4%。初步核算,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3万吨标准煤,增长21.7%。2023年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29.6%。

  

  全县共完成造林绿化合格面积6555亩,其中人工造林更新面积2668亩,完成森林抚育65840亩,封山育林53914亩。与“国土三调”数据融合后,林地保有量38744.05公顷,森林覆盖率60.84%,森林蓄积量188.43万立方米。自然保护地面积6301.87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小区)面积4952.87公顷,风景名胜区面积1349公顷。湿地面积661.91公顷。

  全年平均气温为17.4℃,比上年上升0.4℃。共有4个台风影响。

  2024年全县达标天数比例为99.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有效监测天数366天,其中一级(优)276天(占比75.4%),二级(良)88天(占比24.0%),轻度污染2天(占比0.6%),优良率同比下降0.3%。

  2024年,对管阳溪、茜洋溪、仕阳溪、桃坑溪、东溪五条主要河流上的6个断面共计6个点位进行了水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6个,占总监测断面数的100%(其中达到Ⅱ类断面6个)。2024年柘荣县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满足功能区要求,与2023年相比县域地表水水质总体上保持稳定。

  2024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起,其中工贸领域

  生产经营性事故1起,道路交通领域生产经营性事故1起,火灾事故6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安全生产四项指数“三升一平”,即事故起数上升,死亡人数上升,受伤人数持平(受伤人数为0),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8万元,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注释

  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工、农业总产值等指标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数据、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县运管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宁德市分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旅游相关数据来自县文体和旅游局;科技创新数据来自县科技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