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州委全会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好。
一、综合
县情概况:全县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47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26万平方公里,全县辖11个乡镇(恰卜恰镇、龙羊峡镇、倒淌河镇、塘格木镇、江西沟镇、黑马河镇、石乃亥镇、切吉乡、沙珠玉乡、廿地乡、铁盖乡)、99个行政村、18个居民委员会。
财政收支:2024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607万元,同比增长9.82%(如图3所示)。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8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州产值比重为24.4%。其中,农业完成总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8.18%;林业完成总产值1.49亿元,同比增长1.2%;牧业完成总产值9.96亿元,同比增长5.31%;渔业完成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0.81%;服务业完成总产值0.48亿元,同比增长3.42%。(如图4所示)
2024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5.75万亩,同比增长1.69%。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5.93万亩,同比增长1.93%。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看,小麦种植面积为2.4万亩,同比下降7.69%;玉米种植面积为0.0042万亩,青稞种植面积为19.95万亩,同比增长1.42%;豆类种植面积为3.2万亩,同比增长14.29%;马铃薯种植面积为0.36万亩,同比下降2.7%;二是油料播种面积为14.84万亩,同比增长4.54%;三是药材种植面积为0.942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四是其他作物种植面积为3.85万亩,同比下降9.95%;五是蔬菜种植面积0.189万亩,同比增长51.85%。
全县粮食作物总产量为4.62万吨,同比增长8.71%。其中:小麦产量为0.61万吨,同比下降4.69%;玉米产量为0.0018万吨,豆类产量为0.6万吨,同比增长46.34%;青稞产量为3.33万吨,同比增长7.07%;马铃薯产量(折粮)为0.08万吨,同比下降20%;蔬菜产量为0.25万吨,同比增长39.05%;油料作物产量为1.41万吨,同比增长10.6%;瓜果产量0.0038万吨(如表1)。
表1 202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农产品产量
2024年,全县各类牲畜存栏达190.25万头(只),其中,牛存栏25.87万头,羊存栏161.89万只,生猪存栏0.24万头;各类牲畜出栏87.74万头(只)。牛出栏6.77万头,羊出栏75.26万只,生猪出栏0.54万头;家禽存栏2.25万只,家禽出栏5.18万只,禽蛋15.4吨。全县肉产量为21174.84吨,其中,牛肉7077.19吨,羊肉13513.53吨,猪肉485.53吨,家禽98.6吨。渔业水产品产量为1.52万吨,其中冷水鱼养殖产量为1.52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表2 2024年度共和县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表
注:工业增加值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2024年年末资质内建筑企业23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8055万元,竣工产值28092.5万元。
四、能源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9%。其中,工业用电量5.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5%;城乡居民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农业用电0.0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2%。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202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1%(如图6所示)。
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36.8%;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7.2%。
六、国内贸易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24年全社会营业性公交车辆48辆,营业性客运车辆59辆,出租车辆272辆,货运总车辆1152辆。完成客运量36.3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471.05万人公里,货运量300.29万吨,货物周转量77439.75万吨公里[2]。
2024年邮政营业收入1117.31万元,比上年下降3.39%;电信营业收入3399.7万元,移动用户46302户,固定电话户数40187户[3]。
202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89.95万人次,同比增长20.58%,实现旅游总收入13.21亿元,同比增长20.87%[4]。
八、金融
九、教育和科技
2024年全县共有各类中小学校22所,各类中学5所(其中普通中学1所,民族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7所(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学生20086名(小学在校学生13516人,中学在校学生6570人)。幼儿园65所,其中县属10所,乡镇幼儿园14所,村级幼儿园41 所(公建民办幼儿园5所,民办3所)[6] 。
2024年我县辖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 家;科技型企业达到6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68万元;立项实施州级科技计划项目11个,州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162万元。培育州级科技示范基地2家。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个,服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机构13个,引进新品种10种,推广新技术2个,建立示范基地10个,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0人,举办培训场次30期,培训农牧民1000人次。年内充分利用共和县科技特派团技术资源优势,重点围绕果蔬、油菜、青稞、牛羊养殖、牧草等产业开展科技指导5次,组织各类技术培训20余次,培育“土专家”“田秀才”80余名,培训农牧民600余人次,攻克解决关键技术10个,转化应用技术成果5个,藏羊高效养殖1.515万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5个(其中包括城北老年曲艺队),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36266册,广播电视台1个,乡镇文化站11个(其中包括倒淌河中心文化站)[8]。
2024年全县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225所,其中县级公立医院1所,床位数核定350张,实际开放317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乡镇卫生医疗机构14所,床位数核定238张,实际开放200张;村级卫生室114所(其中寺院卫生院1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所,学校医务室12所;民营医疗机构73所(其中民营医院5所,个体门诊68所)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079人(其中高级职称107名,中级职称204名,初级职称537名),执业(助理)医师437人,每千人拥有3.29人[9]。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23元,同比增长5.5%。其中工资性收入18270元,同比增长5.2%;经营净收入6773元,同比增长6.0%;财产净收入859元,同比增长2.6%;转移净收入3421元,同比增长7.1%。消费性支出20713元,同比增长7.9%。
2024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74元,同比增长4.5%(如图8所示)。其中工资性收入33603元,同比增长4.6%;经营净收入2860元,同比增长5.4%;财产净收入1277元,同比增长2.4%;转移净收入3734元,同比增长3.3%。消费性支出23376元,同比增长8.8%。
202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35元,同比增长7.3%。其中工资性收入5289元,同比增长7.6%;经营净收入10086元,同比增长6.3%;财产净收入504元,同比增长2.6%;转移净收入3156元,同比增长11.1%。消费性支出18459元,同比增长6.8%。
2024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2121户,3845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3010户,6692人,特困供养户361户,365人(其中分散供养305人,集中供养309人)[13]。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县林地总面积74.2134万亩,森林覆盖率2.91%。湿地面积46.8323万亩,非国有林管护面积46.68万亩,天然林保护面积10.06万亩,全年全民义务植树16.6万株[14]。
注:[1] 财政方面的数据由县财政局提供。
[2] 交通方面的数据由共和县交通局和共和县水陆运输管理所提供。
[3] 邮政和电信方面的数据由海南州邮政分公司和海南州电信分公司提供。
[4] 旅游方面的数据由县旅游局提供。
[5] 金融方面的数据由中国人民银行海南州支行提供。
[6] 教育方面的数据由县教育局提供。
[7] 科技方面的数据由共和县农牧科技局提供。
[8] 文化方面的数据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提供。
[9] 卫生方面的数据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提供。
[10] 总户数及人口数、出生、死亡及人口系县公安局提供户籍数据。
[11] 离退休人员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不包括企业退休人员,数据由县社保局提供。
[12] 医疗保险有关数据分别由县新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局和县医保局提供。
[13] 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数据由县民政局提供。
[14] 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数据由县林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