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乐东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乐东发展奋进起势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拼抢争实,聚力攻坚,集中力量实施“三大行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一)地区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27.5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6.98亿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7.96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2.62亿元,同比增长0.8%。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55.8:12.3:31.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0%、20.7%和18.3%。地区生产总值(GDP)详见表1。

(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2024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184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按现行平均汇率计算为6590美元。

表1: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情况表

指标名称 完成

(万元)

年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 2275730 1.6
第一产业 1269891 1.9
第二产业 279627 2.5
工业 126860 4.3
建筑业 152766 1.1
第三产业 726213 0.8
批发和零售业 129142 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4764 9.8
住宿和餐饮业 42314 0.2
金融业 75040 10.4
房地产业 178995 -4.2
其他服务业 263350 1.3
#农林牧渔服务业 12608 -1.4

(三)财政收支

2024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2亿元,同比下降16.2%。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18.0%,非税收入3.69亿元,同比下降36.3%。

2024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35亿元,同比增长1.90%。其中,教育支出10.39亿元,增长1.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53亿元,下降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39亿元,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6.13亿元,下降14.5%;节能环保支出0.28亿元,增长34.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6亿元,下降22.7%;农林水支出9.28亿元,增长8.5%;交通运输支出0.76亿元,下降1.80%;住房保障支出1.67亿元,下降6.3%。全年民生支出44.44亿元,下降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4%。从投资种类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8.7%,其它投资增长1.5%。从投资结构看,建安工程24.95亿元,下降21.83%;设备工器具购置下降49.1%;其他费用增长6.9%。从投资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22.4%;第二产业增长21.1%;第三产业下降24.6%。本年资金来源50.35亿元,下降27.8%。本年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6.08亿元,下降14.5%;国内贷款8.42亿元,下降75.2%;自筹资金34.15亿元,增长28%;其他资金1.7亿元,下降15.3%。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深化“服务+责任”双领导机制,打通项目落地堵点,统筹推进108个省县重点项目。抱孔洋南繁配套服务区、乐东服务区综合能源补给站、海拓·和家园等8个项目建成投用,中兴生态智慧总部基地、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74个项目有序推进,全国首个“五网合一”公路示范项目等40个项目开工建设。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7.75亿元,建设千家产业聚集区道路配套工程等项目43个。

(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全县营商环境整体有效改善。数字化政府转型“强基提能”五项攻坚行动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率达98.47%。实行“倒计时审批”,“建筑许可”等多个事项办理效率提高60%。“非接触式”办税候办时长压缩至2分钟内,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500家,成功化解营商环境问题和诉求126件。新增市场主体4799户。推广“信易贷”平台应用,发放贷款1.8亿元。在全省率先实施“政银担”金融服务模式,担保流程和效率提升30%,累计撬动银行贷款3亿多元。赋权镇级审批权限32项,打通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施“审管法信”提升工程,编制检查清单1123项,实现监管事项认领率、审管衔接推送率、批后核查完成率“百分百”。“土地经营权不动产登记”“可视化勘验”“诚信商圈”等多项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二、人民生活和民生事业

(一)居民收入

2024年乐东县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64元,名义增长5.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38元,名义增长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5元,名义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994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48元,比上年增长8.7%。

(二)就业

打造“热带新农人”劳务品牌,城镇新增就业242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07人,发放创业贷款400万元,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三)保障性住房

优化出台两轮商品房政策,去化期减少59.5个月,房屋销售额同比增长36.1%,首次实现止跌企稳。建成海拓·和家园、珈宝花苑等安居房1488套,开工建设荣宸·祥庭安居房727套,改造老旧小区4个。

(四)教育

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中考平均分提高38.15分。新增3个教育集团,撤并15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妥善处置14所闲置校园校舍。开工九所中心学校综合教学楼,加快万冲中心幼儿园建设,建成万冲中学、民族中学教学楼。获评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获评省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开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引进医疗、教育等各类人才2027名,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疗专家47人,有效加强医疗、教育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1所(包含4所小学教学点)、教职工7802人,专任教师5981人、在校生77205人。其中,幼儿园123所,在园幼儿14613人,专任教师1137人;小学102所(其中4所小学教学点、12所九贯学校),在校生35473人,专任教师2599人;初中22所(12所九贯学校),在校生18057人,小学净入学率99.93%,初中毛入学率102.18%;专任教师1487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8951人,专任教师72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11人,专任教师35人。

(五)医疗卫生

深化健康乐东建设,县中医院开业运营,县妇幼保健院门诊综合楼、县二院改造提升等项目竣工,县人民医院内科综合楼、疾控中心实验楼及配套设施等项目顺利推进。改造170家卫生室,建设37家标准化卫生室。2024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311个;病床位2951张(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951张);卫生机构人员总数4061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180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014人,注册护士1485人,药师(士)119人,检验人员12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5人;妇幼保健院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5人; 农村乡(镇)卫生院14个,拥有病床位801张,卫生技术人员1729人。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2925人,报告死亡人数19人。

(六)社会救助和福利

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66人,比上年增长2.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712人,比上年增长4.3%;全县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共998人,比上年增长11.6%。全县共销售福利彩票1907.98万元,比上年增长75.6%。各类福利院床位数128张。

(七)社会保险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全省前列,基本医疗报销159万人次5.31亿元,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06万人,增长0.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2万人,增长1.6%。其中,在职人员2.93万人,增长0.3%;离退休人员2.59万人,增长3.2%。参加工伤保险2.86万人,增长1.1%;参加生育保险2.94万人,增长0.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12万人,增长3.1%。其中,在岗职工4.01万人,增长3.4%;离退休人员3.12万人,增长2.8%。

(八)安全生产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38起,比上年下降25.0%;其中死亡55人,比上年增长29.5%。全年发生交通道路事故117起,比上年增长25.9%;造成死亡33人,比上年下降35.3%;直接经济损失44.6万元,比上年下降62.7%。全年火灾事故发生449起,比上年增长30.52%,没有造成人员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29.08万元,比上年增长70.0%;无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5人,比上年减少2人。

三、国民经济各行业

(一)农林牧渔业

热带高效农业提质增效。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2.75万亩,冬季瓜菜种植41万亩92万吨,占全省出岛量的25%以上。粮食和生猪产能超额完成省定目标。深化“富域乐东”公用品牌运用,3个商标入选“海南鲜品”品牌目录。推广早熟荔枝、紫钻无花果等热带优异果蔬2.6万亩,乐东榴莲实现全省最早挂果上市。获批创建省级蜜瓜现代农业产业园,南繁种质产业园通过省级中期评估。康牧生猪养殖基地成功引种,肉联厂、饲料厂等配套项目进展顺利。无纺布加工厂等项目开工建设,农产品加工厂(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开工建设莺歌海渔港冰库与养殖工船构建基地,建成海洋牧场陆域配套(一期)项目,第三座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交付使用。成功孵化热带海洋优质新品种43万尾。渔业总产量达2万余吨,同比增长14.1%。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95.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其中:种植业产值171.62亿元,增长3.1%;林业产值5.07亿元,下降5.9%;牧业产值9.39亿元,下降16.5%;渔业产值7.49亿元,增长14.7%。粮食收获面积34.62万亩,比上年下降0.9%;产量11.99万吨,比上年下降0.1%;蔬菜(含菜用瓜)收获面积50.16万亩,增长0.3%,产量65.65万吨,增长2.7%。热带水果收获面积35.53万亩,增长2.5%,产量48.42万吨,增长2.3%。水产品总产量2.04万吨,增长14.1%。生猪存栏5.69万头、出栏11.76万头。2024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情况详见表2。

表2:2024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完成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19885 -0.1
蔬菜(含菜用瓜) 656452 2.7
瓜果类(指果用瓜) 508394 3.1
其中:西瓜 2217 0.5
甜瓜 2893 -2.6
哈密瓜 497076 3.2
水果 484246 2.3
其中菠萝 23597 9.3
芒果 157233 -3.1
香蕉 157942 1.7
荔枝 6039 -3.7
龙眼 25131 35.2
橡胶(干胶) 16146 -4.9
椰子 万个 192 -2.3
槟榔 22794 8.5
肉类总产量 18448 -5.4
其中:猪肉 10488 -11.5
牛肉 858 -9.2
羊肉 1178 -9.6
禽肉 4727 -4.2
禽蛋产量 1495 12
水产品总产量 20452 14.24
其中:海水产品 19298 15.33
淡水产品 1154 -1.28

2024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7.5万千瓦,比上年上升0.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24万吨,下降1.5%;年末耕地总资源46.93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30.39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44千公顷,下降0.01%。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利润总额3.79亿元,同比增长33.2%。规上工业企业产品生产中,火力发电量下降9.6%;黄金量开采增长3.0%;商品混凝土制造下降6.0%;环保砖制造增长53.5%。

建筑业。2024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28亿元,同比增长1.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3.3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其中,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1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0.5%。

(三)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2024年末,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完成增加值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0.9%;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4.23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45.6亿元,与上年持平;乡村零售额6.99亿元,比上年增长9.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4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餐饮收入10.65亿元,比上年增长0.6%。货物进出口总额1580万元,同比增长122.9%。

(四)旅游业和房地产业

旅游业。龙栖湾渔旅融合基地和首批规范化休闲渔船等项目开工建设,衡商等一批高端酒店加快建设,全省首个休闲渔业接驳点建成投用。紫金陶小镇、花梨谷共享农庄入选全省休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莺歌踏浪驿站成功引入盐文化体验、船屋民宿、品牌餐饮等精品业态。热带雨林徒步挑战赛、万人演唱会等活动赛事成功举办,莺歌渔梦海乐园等8个文旅打卡点点燃消费增长新引擎。汽车、家电家具等“以旧换新”消费活动火热实施,拉动消费2000多万元,创历史新高。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97.4万人次,同比增长22.3%,累计增速在全省排名第1;其中接待过夜游客241.18 万人次,同比增长29.4%,累计增速在全省排名第1;接待一日游游客156.23万人次,同比增长12.6%,累计增速在全省排名第8。今年累计实现旅游总花费35.5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过夜游游客总花费31.36亿元,同比增长22.1%;一日游游客总花费4.14亿元,同比增长18.7%。

房地产业。年末全县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7.9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28.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7.9%。其中本年资金来源同比下降19.5%。本年资金中,自筹资金同比下降26.3%;其他资金同比下降63.5%;国内贷款同比下降17%。商品房销售面积9.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2%;商品房销售额11.43亿元,比上年下降34.3%。

(五)交通运输和电信邮政业

2024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4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全县旅客周转量1773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92%;货物周转量269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56%。2024年全县铁路通车里程103.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8.6公里;省级公路通车里程55.1公里;县级公路通车里程98.373公里;镇级公路通车里程207.895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516.641公里。2024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9270万元,比上年减少4.62%;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577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县邮政函件业务量累计完成132265件,比上年增长51.0%;包裹业务量累计完成175万件,比上年增长22.3%;报纸业务累计完成4982378份,比上年增长1.0%;杂志业务累计完成135359份,比上年增长1.0%;汇兑业务累计完成70笔,比上年下降1.0%。

(六)金融业和保险业

金融业。年末全县金融业完成增加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0.57亿元,比年初增长26.3%;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3.13亿元,比年初增长7.5%。

保险业。年末全县原保险保费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5.3%。其中,财险1.37亿元,同比下降0.9%;寿险0.47亿元,同比下降16.3%;意外险0.04亿元,同比下降1.8%;健康险0.17亿元,下降5.8%。

四、文化和体育

成功举办龙行乐东踏浪骑行迎新年活动、“黄雨勋Y宇宙‘雨’他的巨星好友演唱会”、“黄流花灯巡展”、第四期童乐杯小篮球赛、四月天电音泼水节活动、2024年首届端午龙舟邀请赛等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场馆服务效能,共举办活动95场次,送电影下乡3157场、送戏下乡17场。组织开展“送对联、送剪纸”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4场,“5·19”中国旅游日惠民文化演出以及“强国复兴有我”文艺展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活动2场,同时开展海南省“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晚会活动走进九所镇罗马村。举办三亚经济圈热带雨林挑战赛(乐东站)活动,吸引了900多名省内外跑步爱好者参与。成功举办端午龙舟赛第四、五期“童乐杯”邀请赛、第五期乒乓球公开赛以及配合做好2024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等体育赛事活动。选拔优秀的25名苗子作为优秀体育后被人才,向省专业队和省体工大队输送4名优秀的体育苗子。全县运动健儿在全国体育运动会比赛中获得奖牌8枚,其中获得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4枚;在亚洲性运动会比赛中获得奖牌2枚,其中获得铜牌2枚。年末全县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不含社会民营团体)1个,文化艺术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

五、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空气质量指数连续位居全省前列。前两轮中央环保、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清零”,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到期完成率100%。整治违法图斑247宗4115亩。“六水共治”扎实推进,开展昌化江、佛罗溪等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中灶湾、大角湾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以及3条国控黑臭水体整治。保定电站提水工程开工建设,县城水厂供水管网延伸、佛罗老孔村供水改造等6个供水工程加速推进,三曲沟水厂扩容、望老水厂及管网配套工程通水运行,新荣村供水改造等3宗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全面竣工,有效保障20多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城镇内河(湖)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为0。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98%。保持“禁塑”高压态势,立案查处128宗。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提升至良好等次。

六、人口

年末公安部门统计户籍人口户数156718户,户籍人口550207人。按性别分,男性289374人,女性260833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125527人,乡村人口424680人。按年龄分,0-17岁113772人,18-34岁139139人,35-59岁208052人,60岁及以上89244人。根据202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全县年末常住总人口数47.25万人,城镇化率为34.64%;全县人口出生率8.87‰,死亡率6.88‰,自然增长率1.99‰。

注:

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乐东统计年鉴—2025》刊发数据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