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尖草坪区奋力建设北部新城的攻坚之年。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交织叠加的困难挑战,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真抓实干中求突破,在积蓄成势中求进取,经济发展在承压中前行,城乡面貌更上一层楼,生态环境稳居全市前列,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
经济增长: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3亿元,下降0.8%;第二产业增加值204.67亿元,增长0.3%;第三产业增加值183.27亿元,增长2.4%。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0.7%、55.4%、43.9%调整为0.7%、52.4%、46.9%。其中第二产业下降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3个百分点。
人口:据202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43212人,比上年末增加4609人。其中:城镇人口513586人;乡村人口29626人。城镇化率94.55%。全年出生人口4286人,人口出生率7.92‰;死亡人口3717人,死亡率6.87‰;自然增长率1.05‰。
二、农业
种植面积: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9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3.39千公顷。其中:秋粮种植面积3.3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0.53千公顷。药材种植面积0.002千公顷。
畜禽产品产量:年末生猪存栏0.4万头,生猪出栏0.96万头。猪牛羊禽肉产量1.11万吨,禽蛋产量0.06万吨,牛奶产量1.49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其中: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2%,占比为9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7%,占比为3.5%。
非传统产业增加值下降5.0%,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3%,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占比为10.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51.12亿元,去年同期1438.25亿元,同比下降13.0%。利润总额16.62亿元,去年同期50.15亿元,同比下降66.9%。
建筑业: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83.1亿元,增长6.6%。
四、服务业
产业结构:全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9.11亿元,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比上年下降1.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94.03亿元,占比为51.3%,增长0.6%;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5.12亿元,占比为8.3%,增长3.0%;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2.3亿元,占比为17.6%,增长10.7%;房地产业增加值25.11亿元,占比为13.7%,下降3.1%;金融业增加值4.50亿元,占比为2.5%,增长3.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1.84亿元,同比增长8.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上升趋势,完成111.35亿元,同比增长26.6%。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24亿元,同比下降2.8%;第二产业投资52.62亿元,同比增长93.5%;第三产业投资58.50亿元,同比下降3.3%。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1.75亿元,同比增长48.8%,较去年同期增速回升80.1个百分点,占全区投资的比重达37.5%。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零售: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71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8.94亿元,增长1.0%,占比为75.1%。
七、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61元,比上年增长4.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51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92元,增长4.3%。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为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