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在龙马潭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围绕“四化同步推进、全域城乡融合、产城园港共兴”,在克难奋进、破难攻坚中全力促发展、聚力稳增长、着力抓落实。全区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加快显现、“好”的质效持续提升。

一、综合

全区行政区域面积333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3个镇,31个村民委员会、61个居民委员会。

经济总量。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240.3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209.5亿元,增长5.3%。GDP增速较三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降4.1个百分点,呈现进中趋稳发展趋势,三次产业比重2.5:52.1:45.4,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表1  2024年龙马潭区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总 量   (万元)

同比  增长(%)

占GDP比重(%)

一、生产总值(GDP)

4614208

3.3

100.0

   第一产业

115903

2.1

2.5

   第二产业

2402872

1.7

52.1

    #工业

1735087

1.5

45.4

    建筑业

671014

2.5

14.5

  第三产业

2095433

5.3

45.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8598

6.7

2.8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684486

4.6

14.8

  住宿和餐饮业

63434

4.4

1.4

   金融业

187317

5.9

4.1

  房地产业

152789

-3.1

3.3

   其他服务业

871593

7.1

18.9

二、民营经济增加值

2852146

2.9

61.8

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增加值285.2亿元,增长2.9%,占GDP比重达61.8%。

二、农业

农业。2024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13亿元,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11.42亿元,增长4.0%;畜牧业产值7.86亿元,下降3.3%。全年粮食总产量6.95万吨,增长0.6%。其中:夏粮产量0.31万吨;秋粮产量6.64万吨;全年油料产量0.32万吨,增长8.5%。蔬菜产量15.98万吨,增长5.1%;出栏生猪9.76万头,下降7.6%;期末猪存栏5.54万头,下降5.4%;出栏肉用家禽435.76万只,下降8.2%。

表2  2024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产品产量

增长(%)

粮食播种面积

公顷

11453.3

1.1

粮食总产量

69479

0.6

 其中:稻谷

37213

0.9

       高粱

8525

1

油料产量

3152.08

8.5

 其中:油菜籽

2880

9.2

蔬菜总产量

159805.83

5.1

水果总产量

15223.16

4.9

肉类总产量

16490

-2.5

 其中:猪牛羊肉产量

7822

-3.2

兔肉产量

1830

2.8

家禽肉产量

6838

-3

禽蛋产量

6894

-3.8

生猪出栏头数

万头

9.76

-7.6

年末生猪存栏头数

万头

5.54

-5.4

家禽出栏

万只

435.76

-8.2

三、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工业生产。2024年,全区第二产业增加值240.2亿元,增长1.7%,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2.1%。其中工业增加值173.5亿元,增速1.5%,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的72.2%,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37.6%。

表3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本月止累计

上年累计

累计同比+.-%

饲料

万吨

125234

118866

5.36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163153

117805

38.49

饮料酒

万千升

249677

289003

-13.61

化纤长丝机织物

万米

150221

139685

7.54

家具

2905

2846

2.07

纸制品

万吨

6007

121646

-95.06

多色印刷品

万对开色令

4966

4833

2.75

涂料

万吨

37725

33543

12.47

硅橡胶

121758

133680

-8.92

化学纤维

21870

22975

-4.81

生物基化学纤维

21870

22975

-4.81

塑料制品

万吨

18928

14251

32.82

泡沫塑料

11805

10012

17.91

日用塑料制品

2119

1980

7.02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159348

1454225

-20.28

水泥混凝土排水管

千米

208

274

-24.09

亿块

4045

66720

-93.94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9744674

13325473

-26.87

钢化玻璃

万平方米

38599

18254

111.46

夹层玻璃

万平方米

162643

181122

-10.20

中空玻璃

万平方米

792536

975895

-18.79

玻璃包装容器

万吨

13576

18850

-27.98

铸铁件

8034

7346

9.37

铜材

27001

17089

58.00

工业经济效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21.55亿元,下降14.4%,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收入78.77亿元,下降17.1%,纺织业实现收入42.73亿元,下降1.1%,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收入37.34亿元,增长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收入25亿元,下降11.2%,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实现收入22.4亿元,下降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收入22.1亿元,增长118.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收入19.6亿元,下降42.7%;共实现利润总额27.12亿元,下降10.5%。

建筑业。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8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4.67亿元,增长4%;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7.1亿元,增长2.5%。

服务业。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09.5亿元,增长5.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8.5亿元,增长4.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4.4%;金融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5.9%;房地产业增加值15.3亿元,增长-3.1%;2024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96.03亿元,增长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5%,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7.6%。

从投资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7.5%;产业投资下降33.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9.8%;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下降26.5%。从国民经济行业看,制造业投资下降33.7%,农、林、牧、渔业投资下降42.8%,批发和零售业投资下降1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22%,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1.6%。

表4  2024年龙马潭区分行业投资增长速度

行 业 名 称

增长(±%)

行  业 名 称

增长

(±%)

农、林、牧、渔业

-42.8

房地产业(含房地产开发)

-31.6

采矿业

-5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1.8

制造业

-33.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4.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9

建筑业

-10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批发和零售业

-13.8

教      育

-37.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2

卫生和社会工作

-20.8

住宿和餐饮业

1007.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1.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25.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00

房地产开发。年末有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43户,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9.8%,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8.7%。商品房施工面积429.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41.4万平方米。商品房新开工面积88.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70.5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49.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1.3万平方米。

商品房销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8.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7.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97.9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5.7亿元。

五、商贸物流(交通运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市场。202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3亿元,增长6.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4.98亿元,增长1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8.32亿元,增长47.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351.52亿元,增长6.7%;餐费收入11.78亿元,增长9.9%。

年末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465户,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345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61户,59户批零住餐个体户。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6.67亿元,增长9.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158.84亿元,增长9.6%。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8.04亿元,下降28.3%。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6.0%,汽车类增长21.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2.2%,中西药品类下降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4%,化妆品类增长6.3%,日用品类增长17.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0.7%,家具类增长36.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9%。

交通运输。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75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47公里。全区运输企业108户,客运车辆405辆,货运车辆1575辆,船舶33艘,完成公路客运量1008.22万人,下降3.47%,公路客运周转量29275.55万人公里,上升0.98%;完成公路货运量1077.21万吨,下降12.98%,公路货运周转量277901.12万吨公里,增长3.89%;完成水路货运量493.35万吨,下降28.05%,水路货运周转量712162.1万吨公里,下降25.1%。

港口业务。全年泸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428.87万吨,同比增长87.18%,集装箱箱量23.34万标箱,同比增长10.89%,其中外贸箱量7.08万标箱,同比增长11.69%。

对外经济。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18亿美元,增长18.88%;其中进口额0.56亿美元,增长68.81%;出口额2.62亿美元,增长9.2%。按人民币计算,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2.59亿元,增长18.88%;其中进口额3.99亿元,增长68.81%;出口额18.6亿元,增长11.79%。

旅游发展。全区共有旅行社1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家。星级宾馆(饭店)2家,星级宾馆(饭店)客房336间,其中:四星级宾馆(饭店)1家、二星级宾馆(饭店)1家。2024年,全区接待各类旅游人数741万人次,同比增长54.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38亿元,同比增长23.59%。

六、财政、金融

财政。2024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32亿元,圆满达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55%,展现出区域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态势。其中,税收收入实现7.65亿元,受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部分税收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20.78%,反映出传统税源面临一定挑战;非税收入完成10.67亿元,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32.78%,这主要得益于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力度以及部分一次性非税收入的入库。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32.84亿元,完成了调整预算的99%,与上一年度相比,同比增长11.68%,体现了财政支出在推动区域发展和保障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民生领域支出在龙马潭区财政支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民生领域支出达到23.0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13%。

金融。2024年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24.18亿元,同比增长3.8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88.75亿元,同比增长11.5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97.98亿元,同比增长16.34%。

七、教育、体育

学前教育。全区幼儿园76所,在园幼儿12615人,专任教师955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6460人。

义务教育。全区独立小学14所,九年一贯制小学部10个,在校学生32170人,招生5482人,毕业生4990人。专职教师1675人。全区独立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初中部10个,完全中学初中部3个,在校学生15609人,招生5407人,毕业生6029人,专职教师1159人,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总人数47779人。

高中和中职教育。2024年,全区参加普通高校考生(含高职)5713人,全区共录取4840人,其中本科一批次录取598人,本科二批次录取1292人,高职录取2950人,录取率84.7%。全区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高中部3个,在校学生8858人,招生2972人,毕业生3046人,专职教师641人。

特殊教育。2024年,特殊教育(盲聋哑学校)学校1所,专职教师19人,教职工21人,在校生116人,招生27人,毕业生23人。全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94%,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9.75%,15周岁人口文盲率0%,15-48周岁人口非文盲率99.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5%。

体育发展。2024年,我区承办了全国第九届“万步有约”精英赛暨龙马潭区第二届减重大赛、四川省第二届绿道健身暨体育公园运动会、四川省第六届全民健身冰雪季暨亲子越野滑轮活动、四川省第五届“贡嘎杯”青少年体育比赛、泸州市第十一届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比赛、泸州市“郎牌·黑马特”泸永江羽毛球邀请赛等国家、省、市级比赛。天立春雨学校在四川省第四届“贡嘎杯”校园体育联赛中初中男子足球获一等奖。泸化中学、天立学校等12所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接收了省、市级评估,天立春雨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新民小学、天立春雨学校在2024年四川省大课间活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八、文化、卫生

广播影视。全区电视用户99493户,增加1700户,入户率99%。2024年底全区光纤有线电视用户91363户,增加1500户,入户率97%,可收到有线电视频道208套;农村建有光纤接点410个,实现村村通光纤;共建有光纤干线695公里,电缆网线705公里,农村有线电视覆盖入户率97%;有线数字电视可收到电视频道208套。农村有线广播村通率达100%。

文化产业。2024年,全区共有文化产业法人企业787家,其中:工业40家、商贸业78家、服务业669家。共有规上文化产业企业28家,较上年底减少1家,同比减少3.4%。全年规上文化产业企业营业收入30.12亿元,同比减少3.2%。

医疗卫生。2024年,我区辖区内公立卫生机构、民营医院、村卫生站、诊所共447个。其中:医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个、建制镇卫生院3个,妇幼保健院2个、疾病预防中心(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2个、村卫生室124个、诊所(卫生站所、医务室)273个。辖区内卫生机构实有病床数6252张,比上年增加327张;卫生技术人员6479人,比上年增加46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05人,注册护士3165人。

2024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79‰,下降1.22‰,婴儿死亡率1.67‰,下降1‰,新生儿死亡率为0.28‰,下降1.06‰。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99.89%,下降了0.04%,孕产妇死亡率为0。

九、人口、人民生活、劳动与社会保障

区公安分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办理出生登记1876人,出生人口中男性996人,女性880人,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00:88.3;办理死亡注销登记2527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户籍登记146651户,总人口37.16万人,户均人口2.53人。户籍登记总人口中:城镇人口32.85万人,占总人口的88.39%;女性人口19.2万人,占总人口的51.6%;18岁以下的59895人,占总人口的16.1%;60岁及以上的99559人,占总人口的26.7%。

居民收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4%;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4.4%,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4.5%,恩格尔系数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5.2%,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5.4%,恩格尔系数36%。

社会保障。2024年养老保险覆盖24.11万人,参保企业职工10.25万人,增加0.08万人;参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0.65万人,增加0.03万人;参保企业退休人员4万人,增加0.17万人;参保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0.29万人,增加0.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8.92万人,减少0.0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75万人,增加0.61万人。

十、城建、环保和安全等

城市建设。2024年,全区抓住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机遇,推动解决城市用地散乱、闲置低效问题,杜家街社区综合体再开发利用项目成为全国低效用地试点典型案例,成功盘活玉带河“城中村”、石洞棚改地块等土地2100余亩。罗汉老旧小区改造融入工业元素,油布路成为集艺术、娱乐于一体的特色街区。红星龙南片区、莲花池宏达片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重塑区域形象,“改”出幸福生活。洞窝水电站入选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北滨路至胡市滨河路完成路基工程,红星醇香路修复通车,城市路网更加通畅。临港全民健身中心、北滨体育公园、高铁站前广场建成投用,石洞、特兴、莲花池老旧农贸市场和小市便民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城市设施更加完善。

环境保护。2024年,全区着力攻坚大气污染防治,完成34台燃气锅炉改造,升级12家涉气企业治污设施,完成3家大型货运企业“油改电”,实施秸秆露天禁烧奖惩机制,建成投用城市智能除霾二期,完成治理安宁火车站扬尘顽疾,全区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改造完成110个入河排污口,建成投用龙溪河鱼塘生态廊道,即将完成三叉河、龙涧溪河道防洪治理项目,全区9条河流达到水功能区要求。

应急管理。2024年,全区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创新开展安全生产清单制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治理“一月一专题”等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基层应急能力补短,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出台施工动火作业“五禁止”等规定,新建电动车集中充停点313处,完成鹿港小镇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整治。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民营经济。2024年,全区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举办民营企业家圆桌会,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工作。优化“首违免罚”机制,新增免罚事项148个,为企业进一步减负松绑。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助企贷款超200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入选全国法治建设典型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企业变更登记一体化、“一企一照一码”改革入选全省典型经验做法,创成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全年“个转企”115家、新升规入统100家、新增涉税市场主体3141家。

注:1、本公报中2024年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24年泸州市龙马潭区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中未特别指定基期的增减幅度计算都是以2020年同口径数据为基期;

4、公报中交通运输、金融、对外贸易、财政、教体、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区级相关部门名单

区发展改革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教育体育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局、区公安分局、区社保局、龙马潭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