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罗庄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区各级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年全区生产总值472.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88.6亿元,同比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72.1亿元,同比增长6.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6:39.9:57.5。

二、农林牧渔业

全区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总产值22.92亿元,增长3.1%。其中,农、林、牧、渔和服务业产值分别为8.5亿元、1.05亿元、11.53亿元、0.74亿元和1.11亿元,分别增长3.2%、6.7%、1.3%、4.1%和10.7%。粮食面积41.78万亩,增长0.8%;粮食总产量17.47万吨,增长1.4%。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4万亩,增长6.2%;产量14万吨,增长2.2%。猪牛羊禽肉产量1.77万吨,增长6.8%。

三、工业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至23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累计产值过亿元企业8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58.3亿元、增长7.2%。累计产值过10亿元企业9家。

全区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9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9亿元,增长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8.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2.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8%。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0.6:46.6:52.8。工业投资增长41.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2%。

五、国内市场外经外贸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6亿元,增长7.6%。393家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04亿元,增长14.8%。其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77.6亿元,增长12.9%;石油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0.3亿元,增长19.4%;医药类实现零售额2.6亿元,增长16.9%;商超类实现零售额1.8亿元,增长11.2%。

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9.1亿元,增长21.5%。其中,出口额68.4亿元,增长22.1%;进口额0.7亿元,下降14.9%。

六、财税、金融

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5亿元,增长2%。其中,税收收入19.5亿元,下降6.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3亿元,增长3.3%。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5.8亿元,比年初增加55.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83.8亿元,比年初增加55.4亿元。

七、教育科学技术

“数字校园”建设扎实推进,49所学校通过“临沂市智慧校园”验收。年末,全区共有临沂市智慧校园75所。全区共有82处公办中小学校,其中普通高中学校3处、初中学校8处、小学59处、九年一贯制学校12处,另有小学教学点1处。全年共招收小学新生14780人、初中新生12889人,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小学、初中在校学生分别为86173人和41233人,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为100%、99.78%。招收高中新生7836人(其中公办高中5177人),在校生21340人。

年末,全区共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5家、高新技术企业128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8家、市级40家。全年共争取市级以上项目18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13个、市级项目3个。获批省级以上人才工程4项。

八、文化、卫生

新建顾里书院、双月书房、新华路书房等新型文化空间,顾里书院荣获全国“优秀文化空间案例奖”;组建区文化馆曲艺保护中心、区文化馆华武分馆;成功举办第24届秧歌会、第四届锣鼓争霸赛、首届舞蹈大赛、“阅读之光”经典故事会等文艺赛事;文化惠民演出“一村一年一场戏”200余场次,曲艺小品《免职风波》在第九届山东省小品新作展演中获得优秀作品奖;宝泉胜境成功创建3A级景区。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院8处(公立6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处(3处中心、2处站)、村卫生室 306处、其他类别医疗机构185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391人,其中执业医师1465人、执业助理医师409人、乡村全科助理医师440人、执业护士2769人、乡医308人。

九、行政审批、市场管理

年末,全区共有市场主体11.1万户,新登记市场主体1.3万户。

3家企业4项标准化创新项目通过评审;主导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16项;获批1项山东省专利导航项目。

全年授权专利1045件,同比下降4.4%。其中,发明专利106件、同比增长15.2%,实用新型专利721件、同比下降7.2%,外观设计专利218件、同比下降2.7%。国内有效注册商标26944件,同比增长8.9%。

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

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3,同比改善5.6%;优良天数252天,同比增加14天。PM2.5、PM10、SO2、NO2、CO浓度分别同比改善5%、10.3%、25%、6.7%、7.7%。

提升改造罗六路、文化南路等5条城市道路,新建双月湖路、规划四路等2条道路,启动即丘路工程建设;新增雨水管道6.4公里,完成湖东路、双月园路、湖东二路、临西九路等道路15km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新建供热管网16公里、燃气管网11.3公里、供水管网5.9公里;整合燃气配送体系,全面实现统一充装、统一配送、随瓶安检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存在安全隐患农村自建房3148栋,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19户并通过竣工验收;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100户;在3个镇建设运维6台污水处理设施。

建成区绿化率41.58%,绿化覆盖率46.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1平方米/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45%。

十一、居民生活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97元,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67元,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70元,增长6.4%。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28元,增长5.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03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7元,增长7.7%。

附注:粮食和畜牧数据范围包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国家统计局临沂调查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