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区统计局
2024年,锡山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5.76亿元,可比价增幅6.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5.12万元。从三次产业看,其中:一产增加值17.69亿元,增幅4.9%;二产增加值691.04亿元,增幅7.1%;三产增加值637.03亿元,增幅5.2%。三次产业比重1.3:51.4:47.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2.6%,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31万人,落实各项稳岗就业政策,拨付各类稳岗补贴资金6590余万元,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2298人,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依托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载体,全新升级“锡望向东,职等你来”线上平台,举办各类就业服务活动100余场,提供岗位近6万个,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率达99.6%。
年末全区新办企业5167家,比上年同期较少562家。新设内资企业5108家,比上年同期减少555家,新设外资企业59家,比上年同期减少7家。
-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9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18.68亿元,同比增长5.3%;林业2.13亿元,同比下降1.4%;牧业0.55亿元,同比下降70.2%;渔业3.58亿元,同比增长0.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526公顷,总产量5.20万吨,较上年增加0.16万吨,同比增长4.7%。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387公顷,总产量1.71万吨;水稻种植面积4002公顷,总产量3.45万吨。年末生猪存栏0.13万头,同比下降84.5%;家禽存栏1.55万只,同比下降58.3%。
深入实施“1+4+N”农业园区化发展格局,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坚实,浙江大学—无锡锡山现代农业联合研究中心实质化运营,新增市级物联网建设项目1个、省级智慧农业项目3个;羊尖镇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成投用锡山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建成11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省级绿美村庄,锡东“稻香吴韵”片区入选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培育名单。
三、工业、交通
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27.48亿元,同比增长5.3%;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43.90亿元,同比增长8.3%;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5.9%。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81.18亿元,同比增长6.3%,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6.9%;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996.36亿元,同比增长4.6%,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41.0%;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产值434.05亿元,同比增长0.1%,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17.9%。
从企业类型看,内资企业完成产值1867.72亿元,同比增长4.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191.91亿元,同比增长11.2%;外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367.84亿元,同比增长6.7%。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实现产值497.02亿元,同比下降11.9%;中型企业实现产值717.46亿元,同比增长18.3%;小微型企业实现产值1212.99亿元,同比增长7.0%。
全年30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大类产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到76.7%。超百亿行业有9个,分别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分别增长5.4%、8.3%、3.3%、-6.1%、4.3%、6.6%、13.3%、14.1%和14.1%;九大行业共完成产值1865.15亿元,占全部规上产值比重76.8%,同比增长5.7%,高于规上产值增速0.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百亿产值
行业总量及增幅
行业 |
总量(亿元) |
增幅(%)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427.69 |
5.4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99.75 |
8.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260.46 |
3.3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00.10 |
-6.1 |
金属制品业 |
156.57 |
4.3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51.42 |
6.6 |
汽车制造业 |
131.98 |
13.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26.40 |
14.1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10.79 |
14.1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132.68万吨标准煤,同比持平,低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3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5.1%。
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789公里,航道里程236公里,实有桥梁455座,客运汽车1417辆,货运汽车2522辆。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房地产开发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0.14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81.35亿元,同比增长4.2%;服务业投资完成287.73亿元,同比增长2.8%。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9.58亿元,同比增长8.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6.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5.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2%。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0.47亿元,同比增长2.1%;商品房建筑施工面积572.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7%;商品房竣工面积113.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商品房销售面积123.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4.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2%。
五、贸易、服务业、开放型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73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限上单位零售额194.77亿元,同比增长11.0%,从分类看,总量前三的【汽车】、【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粮油、食品】,实现限上零售额95.69亿元、24.93亿元、19.73亿元,增幅分别为23.6%、-6.6%、10.6%;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316.53亿元,同比增长9.9%;限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77.83亿元,同比增长21.1%。
全年实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75.40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42.34亿元,同比增长18.6%。从行业看,规上服务业十大行业五增五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幅前三,分别为38.0%、24.9%、10.9%。
规上服务业分行业营收情况
行业 |
总量(亿元) |
增幅(%)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8.91 |
7.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7.71 |
5.8 |
房地产业 |
10.51 |
-8.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8.07 |
10.9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45.70 |
38.0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60 |
-1.9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4.76 |
24.9 |
教育 |
0.16 |
-5.2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35 |
-36.8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62 |
-6.0 |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83.1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总额408.37亿元,同比增长7.2%;实际使用外资41080万美元,同比下降14.7%。新设外资项目57个,增资项目21个,新批境外投资项目42个,对外实际投资总额17956.3万美元,同比增长28.1%。
六、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33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税收收入100.44亿元,同比增长0.3%,税收占比8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2.41亿元,同比增长0.1%。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546.08亿元,当年新增存款157.81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1118.0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28.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617.55亿元,当年新增贷款314.01亿元。存贷比102.8%。
鼓励和支持优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成立全省首家“企业上市司法护航工作站”,无锡鼎邦成功上市,全区上市公司总数达24家,年内新增股权融资13.78亿元。全区年内三大母基金平台及参投子基金累计投资145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53.97亿元。
七、教育、科技、环保
年末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0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20所,小学1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00711人,专任教师7021人,全年招生24762人。小学和初中的普及率、巩固率均达100%。幼儿园45所,在园幼儿19722人。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东北塘中学(锡山体校)等10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全面投用,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777家,建成科创载体45.69万平方米,正式投用长三角工业芯谷,新增备案市级科创载体13家、创历史新高。市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落地锡山,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上海交大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等7家新型研发机构获得市级认定。引进南京大学郭子建院士团队,揭牌无锡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研究中心;南大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批“2024年度江苏省院士专家(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创新中心入选省基础研究专项资金(重大创新平台计划)支持榜单、全市唯一。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2家,实现“零”的突破。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全市第二,江苏省独角兽企业3家、全市第一。
全年专利授权量8155件,同比增长26.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783件,同比增长26.6%。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088件,同比增长26.1%,万人发明专利80.03件/万人,同比增长26.1%。
全年污水处理量1050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3%;工业烟尘粉尘排放量282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0%;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3.4%,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国省考断面和63条市考河道水质优III比例均达100%,40条新市考河道优Ⅲ比例达92.5%。建立全区“雨污一体”“厂网一体”管理机制,锡北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锡东工业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完成288个自然村农村污水改造,全面完成本轮727个自然村农村污水改造,实现应改尽改全覆盖,获评省级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示范区。
八、文化、卫生、民政、法律
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中心9个。区、镇两级图书馆10个,藏书97.92万册。开工建设区文体中心,成功举办第四届锡山宛山湖马拉松、中国网球巡回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建成投用市慈善博物馆,顾宪成纪念馆等15处“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全面完成,深化严家桥村耕读文化传承,打响“农文旅融合”特色品牌。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机构345个,拥有医疗床位3564张。卫生技术人员5297人,其中医师2232人,注册护士2298人。锡山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投用锡山人民医院二期、鹅湖人民医院新院区。
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2家,养老床位3324张,收养人数1473人。羊尖、东港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锡山分中心启动运行。
年末全区共有律师事务所24家,法律服务所10家,执业律师454人,全年代理各类案件11213件,行业业务收入2.24亿元。全区人民调解组织240个,人民调解员792人,受理矛盾纠纷15692件。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17.60万户,总人口527953人,较上年增加9198人,增长率1.8%。其中:男性人口253599人,女性人口274354人。全年出生人口3162人,其中:男婴1616人,女婴1546人。死亡人口358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年末常住人口89.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7.9%。
全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31元,同比增长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172元,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79元,同比增长5.5%。
居民养老保险参保93598人,参保率98.7%;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7103人(不含学生),参保率99%。
注:
1、本公报使用数据为快报数,公报中的比较指标均是2024年与2023年比较。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